婚姻家庭编与继承编解读
【课程背景】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已经正式生效,同时,《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物权法》等9部法律同时废止,自此中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作为一部全方位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每个人,从出生,入学、到工作、买房、结婚、甚至离婚、死亡,都离不开这部《民法典》。而婚姻家庭作为老百姓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旨在解决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编立法目标就是要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依法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家庭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港湾。
-当今社会已经是法治社会,不懂法处处踩坑,非法律人如何拥有法商思维,如何学会运用法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民法典时代已经到来,原有的《婚姻法》、《继承法》已经废止,法律都做了哪些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新规定?
-婚姻中出现诸如家暴、婚外情等问题,如何正确的应对,拒绝“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只有零点五”的悲剧?
-家长在呵护子女成长过程中犹如闯关,如何运用法律解决子女遇到的问题,呵护子女周全?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承方式,将财产安全的传承给下一代?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是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重要课题,也是本课程的内容所在,课程突破了很多法律课程只讲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的瓶颈,用丰富的案例故事,剖析典型婚姻家庭问题,继承传承风险,让学员从别人的故事中,预判自己的风险,进而提早规避风险,让婚姻家庭更加幸福稳定。
【课程收益】
-掌握全面的婚姻家庭、继承传承的法律规定,学会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非法律人如何从四大方面拥有法商思维,用法商思维助力事业和生活
-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婚姻中出现的三大类问题,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
-了解两大财产传承方式,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财产安全的传承给下一代
-了解孩子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家长的应对策略,力所能及护子女周全
【课程对象】总经理、副总经理、总裁助理、人力资源总监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
【课程大纲】
一、新法篇:什么是民法典时代下的法商思维?
1、《民法典》的立法意义
-民法典是私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2、非法律人拥有法商思维的方法
-规则思维:从P2P看规则思维
-证据思维:证据三大问
-风险思维:预判风险,规避风险
-平衡思维:中立思维,取舍思维
案例:每月2万换每年200万的取舍、白纸黑字《协议书》无效案
3、《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的十大变化
-离婚冷静期
-扩大过错范围,保护婚姻家庭
-取消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
案例:民法典家庭主妇获补偿第一案
二、婚姻篇:如何维护好婚姻关系,你的婚姻你做主?
1、婚前:学好法律再结婚
-嫁妆、彩礼,婚前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婚前法律上必查询的三大方面
案例:萱萱的千万嫁妆、烟台女子分手被要求返还86万彩礼
2、已婚:正确应对婚姻中出现的问题
-婚内出轨一定能净身出户吗
-应对伴侣婚外情的正确打开方式
-婚内财产协议和离婚协议的区别
-签署婚内财产协议的禁忌
-婚内一方承诺放弃财产放弃子女抚养权的《保证书》效力问题
-遭遇家庭暴力的应对方法
案例:出轨取证构成非法拘禁案、一语之差婚内财产协议失去效力案、美妆博主宇芽遭遇男友家暴案
3、离婚:如何将离婚对双方和孩子的影响降到*
-离婚的两种途径
案例:小乐和洋洋的离婚房产大战
三、传承篇:传承无小事,如何选择工具和方式?
1、传承方式-生前赠与、身后继承,如何选择
-世上有没有后悔药,赠与能否撤销
案例:吴女士前夫赠与儿子房产反悔案
2、遗嘱——我的遗产我说了算,有遗嘱就无争议吗
-多种遗嘱形式该如何选择
-实战:如何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
3、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的传承方式其实是误区
-误区一:独生子女能继承父母全部遗产吗
-误区二:隔代传承,财产能否按老人意愿传给孙辈?
案例:老人立遗嘱后又将房产卖给女儿案、杭州小丽的房产继承困境案、小文奶奶的翻车隔代传承案
四、亲子篇:从胎儿到成年,孩子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
1、胎儿最重要的权利——继承权
2、孩子在学校受伤,责任谁承担
-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适用范围
-民法典的“自甘风险”原则
案例:北京小学生踢球踢伤眼案
3、父母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属
-民法典的“儿童利益*化”原则
案例:代孕龙凤胎监护权纠纷案
4、孩子遭遇校园暴力,性骚扰,家长如何应对
-校园暴力的*解决途径
-遭遇性骚扰,民法典给你保护
5、父母出资帮子女买房,如何保住父母的血汗钱
-父母资助子女购房的法商六计
-父母子女代持房产的风险防范
案例:女子离婚被前婆婆告上法庭,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婚姻家庭编与继承编解读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