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商业模式 [返回PC端]

提升管理者的商业格局

讲师:王恺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87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提升商业思维格局

课程概述
有些企业,把企业制度理解成了“法律”,规定了无数员工不可以做的事情,但却从来不通过制度告诉员工该做的事情,然后还反过来抱怨员工素质不行,员工没有创新能力。却从来不思考员工素质不行的罪魁祸首是否就是自己亲手施行的惩罚性的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高管尽职尽责打点一切,造成中层非常依赖高管的决策。而中层对高管的依赖又会反过来倒逼高管更尽职尽责,形成死循环。于是高管埋怨中层没有能力,中层埋怨老板管得太多不信任自己。整个公司乌烟瘴气内耗严重。
更有些企业,从来不注重业务的安全检查,以至于各个部门忙于奔走为业务救火。可是你越是忙于救火,就越没有时间做业务的安全检查,越是不做业务的安全检查,你就越要到处救火。最后,整个企业的核心资源统统被忙于救火给拖住的时候,企业CEO才幡然醒悟“都去救火,谁去做新业务保证企业增长?”。这时,所有人都只能异口同声地回答“老板我忙,顾不过来啊!”
以上所有的一切问题,皆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既管理者缺乏足够的格局观。
什么是格局观?在管理上,格局观就是明白企业设计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平均工作能力的下限。因此,好的管理制度一定不能是惩罚性的制度(当然并不是说企业不能有惩罚制度,而是惩罚制度不能占主体),而应该是鼓励性的制度。因为惩罚性的制度只能告诉员工你不能做什么,只有鼓励性的制度才会告诉员工你该做什么。用鼓励性的制度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不是用惩罚性的制度把自己的员工都罚成怕犯错的胆小鬼,就是管理者的格局意识。
什么是格局观?在企业发展上,格局观就是明白企业的格局意识决定了企业发展空间的上限。一个好的格局观可以让企业越做越顺畅。而一个坏的格局观则只会让企业越做越困难。就拿百度之于谷歌为例。当谷歌上市时提出“我们的使命是检索全球所有的数据”的时候,百度在做搜索。当谷歌联合互联网用户开发电子图书馆,希望把全部的纸质书录入互联网的时候,百度还在做搜索。当谷歌开发AlphaGo人工智能碾压人类专业棋手的时候,百度还是在做搜索。谷歌就叫格局,百度就叫没有格局。所以,百度发展的上限已经被其拙略的格局锁死了。
同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国内的阿里巴巴。当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的时候,只是一个致力于解决中国产品出口国外的B2B的对外贸易网站。然而,经过4年的潜伏,2003年,阿里巴巴基于对外贸易积累的电商经验开发出了C2C电商平台淘宝,并一举干掉卓越亚马逊、易趣网成为国内*的电商平台。2004年,马云发现淘宝旗下的互联网支付解决方案支付宝大有可为,于是当年,支付宝分拆成为独立公司。2006年,阿里巴巴在淘宝的基础上孵化B2C电商淘宝商城,而淘宝官方商城在2012年正式独立成为今天的天猫。2013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第一次让国内金融行业的人认识到原来还有一种玩法叫“互联网金融”。而由此吃到甜头的阿里巴巴在2014年马上成立蚂蚁金服,并将支付宝并入蚂蚁金服成为其旗下平台。最近,发现京东利用自建物流渠道领先阿里之后,马云又推出了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骨干网平台菜鸟网络。
所以什么是格局?格局向下是管理,是企业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实力的能力。格局向上是天花板,是企业发展空间的上限。所以,对于有格局的管理者来说,他可以同时拔高企业的下限,也可以拔高企业的上限,让企业永远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说管理者必须要具备格局意识的原因。
本课程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对商业的基本原则逐层剖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找到行之有效的思考方向。从而提升企业高管的商业思维格局,增加大局观能力。

培训目标
利用物理思维的思维模式,解析商业的基本原则
学习如何通过对商业基本原则的认知,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定位能力、营销能力
通过互动练习,理解商业价值观的实际应用
提升管理视野与格局

课程受众
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开场破冰
自我介绍
什么是物理思维
我们该如何认知我们所不理解的事物
练习:活用物理思维找到“颠覆”的核心
商业的三个基本法则
互动:为什么我们心甘情愿的为一件商品付钱?
什么是商业价值
如何理解商业价值观
怎样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练习:如何利用商业的三个基本法则进行企业自检
互动:我们现在对企业自身的认知是怎样的?

提升商业思维格局

上一篇: 如何切实提升管理能力
下一篇: 从校园到职场 ——应届生初入社会首先要学会的一些事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