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合理避税 [返回PC端]

2018增值税发票、账务处理、纳税申报表比对管理实务及财税风险识别与控制

讲师:陈立文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39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财税风险识别与控制

【课程背景】
   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适用税率从17%和11%分别下调1%,至16%和10%,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提高申报质量,优化纳税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并从5月1日起执行。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票、账、表的财税风险明显增加:一些纳税人因为对*的计税政策没有掌握好,或者涉税风险意识不够,在合同签订,开票,账务处理和月底填写增值税纳  税申报表时出现了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让纳税人轻则受到税局罚款处理,重则被税局纳入辅导期管理,严格限制领票和开票。
   如何应对新的税率变对,以及税局新的比对要求,如何规范做账,规范开票,正确填写申报表,降低纳税人的风险,这是本次课程主讲老师想要与大家分享的。

【课程对象】
会计,主办会计,财务经理,财务负责人。
特别适合营改增企业或者前期纳税申报出现问题较多的企业。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增值税发票实务管理要点及风险控制

发票的作用
行业专业发票简介
增值税普通发票简介
增值税专用发票简介
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简介
増值税发票管理系统简介
增值税发票的具体开具要求
互联网连接状态下在线开具发票
选择相应的编码开具增值税发票
填写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成品油”发票开具要点
“差额征税”发票开具要点
“通行费”电子发票开具要点
“备注栏”注明经营业务的发票开具
收取款项未发生销售行为开具的发票
发售加油卡、加油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作废或开具红字发票
一般纳税人不得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
一般纳税人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
取得走逃(失联)企业的异常增值税扣税凭证
用于抵扣或出口退税的发票认证、逾期认证、逾期申报抵扣
发票违章处理规定,国家2018-2019重点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行为

第二部分:增值税账务处理要点及风险控制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三级专栏)”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代扣代交增值税”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核算及涉税政策要点解析

第三部分:《增值税纳税申报比对管理操作规程(试行)》要点解读及涉税风险控制
申报比对管理具体指什么?
申报比对的范围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信息。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发票信息。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进项抵扣凭证信息。
4、纳税人税款入库信息。
5、增值税优惠备案信息。
6、申报比对所需的其他信息。
申报比对比对内容
1、表表比对
2、票表比对
3、表税比对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票表比对规则
1、销项比对
2、进项比对
3、应纳税额减征额比对
4、预缴税款比对
5、特殊规则
申报比对其他规则
1、税务总局可以根据增值税风险管理的需要,对申报表特定项目设置申报比对规则。
2、各省国税机关可以根据申报比对管理实际,合理设置相关比对项目金额尾差的正负范围。
3、主管税务机关可以结合申报比对管理实际,将征收方式、发票开具等业务存在特殊情形的纳税人列入白名单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适用的申报比对规则。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比对结果分别采取以下处理流程:
1、申报比对相符
2、申报比对不相符

第四部分:2018增值税日常及特殊业务要点解读
“视同销售业务”计税政策及风险控制要点
“混合销售业务”计税政策及风险控制要点
“兼营不同业务”计税政策及风险控制要点
5月1日后,红冲发票如何处理?税率17%还是16%?
5月1日前的业务,5月1日开票,税率17%还是16%?
5月1日后,客户要求降价,合理否?该怎么沟通?
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纳税人,要考虑哪些因素?
2019年如何加强内部合同管理?让合同,发票,现金流保持一致?

课后互动,你问我答。

财税风险识别与控制

上一篇: 酒店会所服务礼仪
下一篇: 酒店员工职业心态塑造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