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招聘面试 [返回PC端]

招聘与面试实务课程

讲师:钟熳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12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招聘面试实务课程

【课程背景】
“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并明确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一个「新时代」开启,也是全新的发展机遇的开启。
企业要想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增长,关键靠人才。企业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松下幸之助说 : 企业即人。企业的兴衰,关键在人,企业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招聘与面试作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关,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企业在招聘中常常遇到下列问题:
1、“招“不到人。由于近年来中国出生率的下降、自主创业的兴起、95后就业观念的转变,不仅是中小企业招不到人,连大企业、央企、国企也遇到了招聘难的问题;
2、被“放鸽子”。由于现在的候选人从某种程度上掌握着择业的主动权,因此,他们去面试时爽约现象频发;
3、简历过度包装。由于现代各种科技手段的发达,诚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很多应聘者为了获得自己心仪的职位,对简历做过度包装,“事实”与“谎言”并存,需要在面试时予以辨别;
4、招不到合适的人。很多企业不惜重金,通过各种途径来招聘企业员工,但是由于考官识人能力不强,招聘面试技术欠佳,导致有的岗位员工招不到,有的岗位员工留不住,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最后还是劳神费心,没什么收获。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否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能够很好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长久发展的关键。为此。系统掌握招聘与面试技巧,为企业发展选拔符合需要的优秀人才是现代职业经理人必备的基本能力。

【课程收益】
● 通过课堂学习,学员迅速掌握选人的理念、方法和工具
● 能够扭转“招聘面试是HR部门的事,与我无关”的错误观念,与HR部门共同把好选人关
● 通过课堂深入讨论,学员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团队成员绩效不同的深层次原因
● 通过现场模拟,使学员练就识人的“火眼金睛”,通过面试技术,迅速辨别候选者的“真实”与“谎言”
● 学员通过课程学习后,工具方法可以迅速落地,应用于企业人员招聘、选拔中,将大大提升优秀人才识别的准确率。

【课程对象】董事长、总经理、HR总监、部门经理、HR主管、部门主管、HR专员

【课程大纲】
第一讲:如何应对招聘难
一、严峻的用工形势
1、严峻的用工形势超乎你的想象
2、抢人白热化的原因
讨论 抢人白热化的原因
视频 北大硕士卖米粉
二、*领导应做的七件事之一----选对人
1、你知道离职成本有多大吗
2、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3、选、用、育、留哪个最重要
4、*领导应做的七件事之一----选对人
讨论 选用育留哪个最重要
三、如何应对招聘难
1、应对招聘难的招聘策略
讨论 应对招聘难的措施

第二讲:把招聘作为HR价值提升的途径
一、招聘需求的确认
1、从HR专业的角度帮助用人部门厘清用人需求
2、你知道招聘的经度
3、招聘的纬度
案例:这个用人需求问题在哪里
讨论:如果用人部门让我们代写招聘需求怎么办
二、招聘渠道的选择
1、你知道职场人才的流动现状吗
2、各类线上招聘渠道趋势分析
讨论:本公司选用哪些招聘渠道,为什么
三、把握校园招聘的关键点
1、在眼花缭乱的“宣讲会”上怎样去吸引学生的“眼球”
2、在众多校招企业中怎样“抢”到好学生
案例分析:某公司校园招聘案例

第三讲:掌握面试技术,练就“火眼金睛”
一、简历筛选“七要素“
1、怎样在上百份简历中迅速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候选者
2、简历筛选“七要素”
3、简历不代表本人
现场练习:分析四份简历的优劣
二、掌握面试技术,练就“火眼金睛”
1、面试的理论依据
2、面试的类型
3、结构化面试的常用问题
4、在面试的不同阶段,关注点不同
5、评分表的设计
6、培训面试官关乎面试质量
7、怎样练就“火眼金睛”
8、这些问句会帮助你---会说的不如会听的
现场模拟:运用上述问句进行面试
案例分析:这个考官的错误是什么
三、面试高管候选人时不容忽视的细节
1、面试高管时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现场练习 用行为面试法面试高管

第四讲:运用识人工具、选合适的人
一、选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素
1、选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选人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案例:为什么领导要提拔她 她反而要离职
现场练习 设计8种问句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
1、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利弊
2、无领导小组讨论时的五项评价指标
三、其它识人工具
1、运用九型人格识人
2、*测试及应用
3、血型分析及搭配简介
分享与判断 你是九型人格里的几号人
现场测试 *测试

招聘面试实务课程

上一篇: 如何进行团队建设课程
下一篇: 高效沟通技巧机制课程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