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职业素养 [返回PC端]

银行员工合规管理及道德素质提升

讲师:王可妮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182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银行员工合规管理

课程背景: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着核心和枢纽作用,同时也是发生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高发行业之一,使金融安全运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金融犯罪不断出现新动向,并具有基层发案率高、非法放贷、智能型、合伙作案、携款潜逃、连续作案、主动犯案等七大极具行业特色的犯罪特点;犯罪形式主要是利用银行贷款、储蓄、结算、信用卡等各个环节来实施职务犯罪,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主要是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到位,金融运行机制缺乏规范,金融环境尚未真正形成,金融部门工作人员思想上出现偏差等,诸多因素糅合到一起,导致金融职务犯罪不断地产生。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有效地防范金融职务犯罪,一要加强对金融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二要加强金融系统内部的监督和管理;三要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四要强化检察机关在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只有切实加强对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有效预防,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金融腐败,才能达到减少和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目的。
提高银行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我国金融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面对负责的社会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诱惑,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提高全体员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讲廉洁、拒腐蚀、守法纪、比贡献”的风气;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职业行为的规范,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讲纪律,重合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使员工爱岗敬业,勤勉尽职,维护银行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近年来银行发生的各种经济案件来看,大都是银行从业人员理想信念丧失,职业道德不保,从一点点小恩惠开始滑向深渊,不能自拔甚至走向犯罪,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声誉及形象,也葬送了自身的前程,为此要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遏制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发生,对于稳定金融秩序、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及稳定政治秩序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收益:
● 提升员工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标准
● 通过大量案例的分享,加强思想意识和法制观念,筑牢风险防控防线
● 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廉政自律

课程对象:银行管理人员、基层一线人员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视频案例《人民的名义-副行长欧阳菁受贿罪被抓》
思考:欧阳菁因受贿罪被抓的三点疑问

第一讲:违法犯罪与金融职务违法犯罪概述
1、犯罪和职务犯罪的概念界定
2、国家工作人员的定义
思考:银行的劳务派遣工算国家工作人员吗?
3、从事公务的定义
思考:从金融业职务犯罪的案例来看,哪些职位/岗位的犯罪比例比较高?

第二讲:银行工作中职务犯罪的类型及法律适用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要点解读
1、从业人员职业行为
2、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职业行为
二、银监会严打银行违规的相应措施
1、罚款+问责
2、银行从业人员黑名单和灰名单
案例分析:《上海银行业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系统》
三、职务犯罪的类型
思考:银行系统中,哪三三类犯罪类型的案件比例相对比较高?
视频案例:一个金融专家的堕落
1、贪污罪
案例:国开行的副行长王益
2、私分国有资产罪
3、挪用公款罪
案例:中国人民银行冯强
4、受贿罪
案例:贵州信用社信贷员
5、滥用职权罪
6、玩忽职守罪

第三讲:银行业违法犯罪案例警示
案例:银行业近几年犯罪的特性总结
案例:金融高官中国银监会“首虎”杨家才受贿案宣判!16年+罚金200万
案例思考与讨论
案例:被聘半年被查,民生银行CIO林晓轩涉嫌严重受贿
案例思考与讨论
案例:恒丰银行原董事长姜喜运等受审:被控转移银行股份合7.5亿
案例思考

第四讲: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1、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是合规文化的内在要求
2、人人合规是培养合规团队的前提
3、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是人人合规的核心
4、职业道德的内含
分组讨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

第五讲:银行业廉政思考
思考:金融业:人品VS智力
1、内外勾结
2、员工流失率
视频案例:人民的名义:李达康了解欧阳菁受贿,王大路说地方银行贷款有黑幕

银行员工合规管理

上一篇: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培训
下一篇: 监管趋严背景下如何做好信贷业务防假反假 ——风险客户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