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国学文化 [返回PC端]

国学文化源流——国学文化概论

讲师:张云溪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12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国学文化概论课程

课程背景
国学的作用是什么?
国学是一门开启人生智慧的课程。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现今社会,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又成了一个热门。学习国学,已经成了一个趋势,不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甚至很多政府管理者,企业的领导者,都开始转向国学文化中汲取营养,可以毫不不夸张地说,如今,如果不学习国学,甚至都会感到自己落伍了。
国学在社会上又重新流行,是有其原因的: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成倍地增加,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的百姓,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随着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开放和一切以经济为中心,社会的各行各业,由于单纯地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心灵世界的给养,从而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过于追求利益,从而忽视了人格方面的塑造,以及人与内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最后引发了种种的社会问题,比如急功近利,人际之间越来越冷漠自私,诚信度下降,以及儿童教育问题和社会犯罪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本原因,都是国学教育、国民素质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全社会都开始重视国学教育,重视向中华文化的浩瀚经典之中汲取营养,寻求智慧,因此,社会大众对国学教育培训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
国学课程,究竟涵盖了哪些方面?当下的很多国人都不是十分清楚,因为这个原因专门开设这样一门课程,讲国学的源流,到现今发展现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帮助国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国学文化,并能使其为自己所用。
这是一堂国学课,更是一门人生的课程。
课程收益:帮助培训对象通过认识和了解国学,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课程对象:社会各级精英人士,国学爱好者
课程特色:案例讲解+智慧启迪
 
课程大纲
上篇 从《易》的起源到诸子百家
第一章 《易》的起源
【开篇故事】伏羲画*--文化的传承
一、易有三易:连山
1.连山易--远古的时代
2.归藏易--母系时代
3.乾坤易--周易的演变
二、周易是什么
1.文王做卦辞
2.周公做爻辞
3.孔子作易传十篇
【国学智慧】从“易更三圣”说文化的传承
三、周易的“理象数”
1.易理--天地之间有常理
2.易象--通过表象看本质的学问
3.易数--占卜究竟是怎么回事
【国学智慧】大道都是至简的,真理却是唯“一”不“易”的
 
第二章 儒家
一、儒家经典之《易经》
1.《易》为《儒家五经》之一
2.《易经》和《易传》讲什么
【国学智慧】《易》到底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
二、儒家经典之《诗经》
1.《诗经》的起源
2.《诗经》的作用:温柔敦厚,诗教也
【国学智慧】现代人从《诗经》中学什么
三、儒家经典之《书经》
1.祖述尧舜:尧舜禹的禅让
2.宪章文武:文武周公的圣王之治
四、儒家经典之《礼经》
1.《礼经》:国家治理的范本
2.《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
五、儒家经典之《春秋经》
1.《春秋》讲什么
2.《春秋三传》讲什么
【国学智慧】《麟经》的由来--孔子与《春秋》
 
第三章 道家
一、道家的源头:“黄老”之黄帝
1.黄帝问道广成子
2.《黄帝阴符经》讲什么
【国学智慧】道家与道教是两回事
二、道家的源头:“黄老”之老子
1.老子其人其事
2.《道德经》说什么
【国学智慧】《老子》变成《道德经》的典故
三、列子
1.列子的传说
2.《列子》的人生大智慧
四、庄子
1.从老子到庄子的传承
2.庄子《南华经》讲什么
【国学智慧】庄子的逍遥游与禅
五、抱朴子
1.道家的炼丹文化:外丹与内丹
2.葛洪:人类化学之祖
六、周易参同契
1.魏伯阳和参同契
2.文化的融合:《易经》和《老子》、《庄子》
【国学智慧】《参同契》为什么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第四章 杂家
一、兵家与谋略家
1.兵家--孙子兵法的智慧
2.谋略家--鬼谷子的“纵横捭阖”
二、法家
1.荀子:从儒家到法家
2.商鞅变法
3.韩非和李斯
【国学智慧】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屡屡失败国学文化源流
三、墨家
1.墨家思想的由来
2.“兼爱”和“非攻”,究竟在讲什么
四、阴阳家
1.阴阳理论
2.万物一太极
【国学智慧】太极学说,是儒家还是道家
五、淮南子
1.汉代时期诸子百家的演变
2.淮南子的思想
 
第五章 医学
一、医学的发端:《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医学的发端
2.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讲什么
【国学智慧】黄帝问道歧伯--“歧黄”的由来
二、药典之祖:《神农本草经》
1.中国第一部药典
2.药物和四气五味
三、《难经》和《脉经》
1.《难经》:医学问难
2.《脉经》:脉学的形成
【国学智慧】古人眼中的神医是什么样的
四、医圣张仲景和《伤寒论》
1.学会《伤寒论》,就懂得了开药方
2.《金匮要略》讲什么
【国学智慧】一部家族的血泪史铸成的《伤寒论》
五、百岁药王孙思邈和《千金方》
1.百岁真人的长寿养生之道
2.《千金方》讲什么
【国学智慧】中国的“药食同源”文化
 
第六章 史学
一、中国历史的断代
1.神话时期: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
2.远古时期:伏羲画卦和燧人氏钻木取火
3.上古时期:炎黄到夏商周三代
4.中古时期: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两晋
5.近古时期: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
【国学智慧】“中国”这个名字是如何产生的
二、左丘明和《国语》、《左传》
1.《国语》--第一部“国别史”
2.《左传》--既是经,又是史
【国学智慧】“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讲的是什么
三、二十四史
1.二十四史都包括哪些历史
2.《史记》
3.《汉书》和《后汉书》
4.《三国志》
【国学智慧】古代史官是如何记载历史的
四、资治通鉴
1.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资治通鉴》讲什么
【国学智慧】宋代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篇 文字的起源与诗词书法
第一章 文字的起源
一、文字的起源
1.从“一”到“十”
2.从《说文解字》到《康熙字典》
【国学智慧】人、仙、神、鬼是怎么来的
二、文字的发明
1.象形字
2.会意字
3.形声字
4.假借、指示和转注
【国学智慧】中国的“象形”文化
三、字体的演变
1.甲骨文的产生
2.钟鼎文
3.竹简和木简
4.隶书和楷书
5.草书和行书
 
第二章 书法
一、篆字的线条美
1.小篆:周代的古朴
2.大篆:秦代的
二、隶书的庄重美
1.秦汉的古书
2.隶书的碑帖
三、楷书的规范美
1.楷书的演化
2.盛唐楷书三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
四、行书和草书
1.行书:书圣王羲之
2.草书:草圣张旭
【国学智慧】练习书法有什么好处
 
第三章 诗词、散文和小说
一、诗经和楚辞
1.《诗经》--黄河流域文化的采风
2.《楚辞》--长江流域文化的起源
二、汉乐府
1.汉代《乐府诗》是从哪里来的
2.《乐府诗》的特点
三、唐诗
1.全唐诗:盛唐的博大气象
2.《唐诗别裁》和《唐诗三百首》
【国学智慧】儿童教育学唐诗,学什么
四、宋词
1.词的起源和演化
2.宋词--诗词文化的巅峰
【国学智慧】应该如何从宋词中汲取人生智慧
五、散文
1.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2.唐宋散文--文化革新
六、小说
1.小说的起源
2.明清小说:四大名著
 
下篇 民俗节日和文化
第一章 民俗
一、民俗的形成
1.民俗的地域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2.民俗的民族性:民族不同,民俗不同
二、黄河流域的民俗
1.古代的中原人
2.从炎黄时代到现今民俗的变迁
三、长江流域的民俗
1.楚国文化
2.越国文化
3.川蜀文化
4.长江流域民俗的演化
四、二十四节气
1.节气的产生
2.24节气的特点
【国学智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如何传承
 
第二章 节日
一、春节
1.除夕的由来
2.春节的由来--一年的开始
二、上元、中元和下元
1.上元--元宵节
2.中元--鬼节
3.下元--十月十五
三、清明
1.清明--祭祀祖先
2.寒食的由来
四、端午
1.端午节--纪念屈原
2.粽子和龙舟
五、中秋
1.中秋:秋天的一半
2.月饼的由来
 
第三章 饮食文化
一、中国各个地域的饮食
1.八大菜系
2.传统烹饪方法的由来
【国学智慧】《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火
二、饮食养生
1.食物的四七五味
2.食疗养生
第四章 建筑文化
一、中国建筑的特点
1.天地格局--道法自然
2.风水养生
【国学智慧】建筑中的风水学
二、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
1.古城建筑
2.园林建筑
【国学智慧】人类理想的“家园”应该是什么样的

国学文化概论课程

上一篇: 禅修智慧与人生
下一篇: 易经的人生智慧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