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华

蒋小华

中层管理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企业文化

打造同修文化,加速团队熔炼

讲师:蒋小华   已加入:2759天   关注:1040   


  《增广贤文》中说:“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佛教信徒把夫妻之间一起修佛学称作同修,彼此之间互相证悟,互相参悟,互相指正。我认为团队也可以同修。

  例如,阿里马云与蔡崇信虽然个性不同,但可以做到相互同修。马云说:“我最感谢的人就是蔡崇信!”蔡崇信也表示,“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马云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占为己有。他也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很多强势企业家都会说我擅长一切。但其实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团结在一起。这些年来,我觉得真正行之最有效的一点,就是我们彼此能够分享的坦诚态度。我可以批评他,同时他可以批评我,当然我们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点至关重要。”

  我们在本书其它章节提到了马云和蔡崇信相互成就,那同修便是他们相互成就的关键基础。那么,我们的团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达到同修的目的呢?

  共勉:让团队共同鞭策

  即创造相应场景达到互勉同修的目的。比如,我在课堂会进行一小游戏,请学员伸出右手,拍拍右边学员的肩膀,对他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着再请大家伸出左手,拍拍左边学员的肩膀,对他们说:“谢谢你继续陪我上课”。虽然是一个小趣味活动,但很快能让大家觉得他们是一个整体,在同修共进,而且需要每个人共同发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接下来,很快就会发现大家都学习的投入度明显提高了。

  在工作上,也可以这样做。比如,为了更好地改善工作中的问题,同事之间不宜用打小报告的方式来解决,这样会损害人际关系,对此可以开展批评或自我批评,具体做法为:每季度一次,大家围成一圈,依次握住其他人的手,并且诚恳地说出来。

  “某某,你很棒,假如你改掉某个缺点你将更棒!”

  “谢谢你!你帮我提缺点等于往我口袋里放钱。我一定会改进。请你一定要监督我!”

  如此轮流下去,直到全部完成。每次这样做的时候,团队成员都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而且自愿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远比领导直接指出他们的不足,效果好得多。类似的方式,长期以往地坚持进行,团队凝聚力比一般的团队就是要强一些。

  共情:用行动感染团队

  什么是共情?在电影《卡特教练》中,卡特教练为帮助球队重塑团队凝聚力,提出一人犯错,全队要受罚的机制,比如一人迟到,全队共同受罚,而且当事人要加倍,目的是让团队明白什么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后来,当他们第一次赢球,就有离队的人想要归队,卡特教练要求这个离队的人必须在周五前完成10000个俯卧撑和5000次“自杀”。可是,时间要到了,他还没有完成任务。这时其他的队员纷纷站出来,替他一起完成了任务。慢慢地,大家形成了“我们是一个球队,有一个人拼命我们就都要拼命,一个队员的胜利就是我们大家的胜利”的团队文化。

  这就是团队共情。类似这样的方式,需要领导人像卡特教练一样,通过团队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团队,从而产生强大的改变力量和惊人的潜力。

  比如,当团队有人被夸奖时,被夸奖的人一定要说是团队成员配合的结果,并且分享成果给大家;这样,每夸奖一次团队凝聚力就会随之提升一次。

  再比如,当有人被批评时,团队的其他人员会向领导求情,并且要求主动分担责任。每当有人被批评一次,团队的凝聚力就会提升一次。

  也可以在新人加入时,让团队集体欢迎亲人,并齐声说:“你是我们团队的一员,我们团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团队,但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些都是不错的共情方式。

  其实,共情是同理心效应的直接体现。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只要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有时一个眼神,一句贴心的话都能达到共情的效果。

  共创:让群众教育群众

  众创,这是互联网领域流行的做法,比如百科、文库,它是让群众生成内容,让群众教育群众。企业培训也可以众创,让每个人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观念,避免传统培训内容由少数几人开发的局限性。按照众创模式,即使专门由讲师授课,也要由学员提供案例和问题,这不只是HR和讲师的工作。

  在众创的模式中,可以采取问答的形式,类似互联网中的“知乎”“百度问答”,就是集大家的力量,实现知识共享。比如,让每人填写个人的问题卡,然后传递给其它的同事回复问题卡,回复的同事要认真解答,即使自己有些困难,也要找人请教或百度搜索寻找答案,最后给予有价值的回复。这一做法还可以写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其它人。最后,将问题和回复张贴到白板上,内部共享学习。

  当然,这一个做法可以在公司内网上直接发布和回答。比如,华为的心声社区,被号称华为的罗马广场,员工可以自由发贴,跟贴,包括进行一系列的评价,而且是完全公开的。

  众创的这一做法,是集团队智慧,创造团队的参与感,集体感,并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同修的文化氛围。

上一篇: 如何把握问责与容错的尺度?
下一篇: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重要性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