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企业文化

诚信: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4-04-27 02:32:01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2307   


     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已经过去了,当时央视晚会的主题就是“共筑诚信,我们在行动”。诚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
 
    诚信成为热门话题后的冷静思考
 
    企业信用问题是今年两会代表和委员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的两会报告都专门谈到了诚信问题。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政协在第二次记者招待会上专门邀请五位委员就市场经济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热门话题已经开始变淡了,但也引起我们更为深刻的思考。应当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各种经商的招数和策略真是层出不穷,变化万千,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塑造品牌,“取信于民”,以赢得客户的信赖。

    2001年被媒体称为“信用年”。大家一定还记得去年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而去年高考作文试题就是要求考生读一则简短寓言后,写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文章。一位考生用古白话文编撰的关羽坐骑赤兔马为“诚信”殒命的《赤兔之死》,借古喻今,文如流水,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许多人也许赞誉其美文美仑美奂,我却惊叹出题者对时事的关注。

    市场经济本来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守信是成功者的纪念碑,而失信则是失败者的墓志铭。据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居民对企业诚信度普遍不满。道德的沦丧、信用的缺失,会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不由得又想起那句话:三天能出一个暴发户,三年未必能够造就一个贵族。实际上,这句话是对诚信问题最逼真的写照和最深刻的注解。假冒伪劣,只能欺瞒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因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诚信应当是永恒的话题,企业需要精心呵护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经济生活中的诚信原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银广夏陷阱到基金黑幕,骗局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原以为这是市场经济初期的混沌,可去年末*安然公司宣告破产,信誉光环失去后如此脆弱,我们便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信用绝不是昙花一现的热门话题,既不是市场经济初期特有的问题,也不是市场经济特有的问题,而是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永恒主题,应当成为所有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曾经有一句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孔子的弟子子路曾经问孔子,说食物、军队和信用三者如果不能保全,那么将作何选择。孔子首先放弃了军队,然后又放弃了生命,但是却不愿意放弃信用。并说,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对个人而言要讲究公道,对企业而言则要讲求信用。过去,我们谈论得更多的是人要言而有信;今天,企业信用成为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从而引起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归根结底,诚信就是求实,就是先做人,然后才能成就事业。
 
    诚信要求企业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对内建设相互信任的团队
 
    对于企业而言,诚信的含义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形象,包括企业的身份、守法经营情况、产品质量和服务情况、银行信用和商誉等内容。市场竞争是公平竞争,是在规范的经济秩序中进行的,一切欺诈、投机取巧、不讲信誉的行为都是社会公众所排斥和鄙视的;二是内部的文化。孙子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里的“信”字,是说领导者必须信赖自己的下级,并能够获得下属的信任。诚信在企业内部就是表现为老板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企业团队的相互沟通和合作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就是以诚为根。

    中国新兴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是常有的事。哲学上有个原理,说外因因内因而变化。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低层次的企业经营产品,中层次的企业经营资本,高层次的企业经营文化。这个观点未必就是正确,但是至少说明和印证了优秀的文化才能够造就优秀的企业。企业只有以对诚信原则的张扬,才能够对外树立形象,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诚信建设需要企业自我维护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企业管理中有这么一句话:信任是好的,制度是更好的。规范管理要求我们以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企业不断跃上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搞企业在对外商务谈判、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大都写上要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而市场竞争惨烈到无序浑沌时,你首先考虑的往往不是赚钱的问题,而是风险防范,只有规避风险之后才能研究如何盈利。市场经济*的风险是道德风险。当人们的良知泯灭的时候,一切都是无法预知和不可控制的。因此,诚信应当建立在市场规则之上的。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永恒追求。企业自创立伊始,便踏上了充满风险与挑战的成长之路,这时,需要企业首先要洁身自好,树立起诚信的旗帜,以品牌形象赢得市场的长久发展;同时,整个社会也要营造出诚信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使诚信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通行证。
    一般来说,通常有三个标杆来判断企业的行为:一是法律的,这是*的标准;二是道德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高于法律的约束;三是理念的,这是最高的标准。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事之根。诚实守信,才是打造长寿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上一篇: 浅谈沟通的四种态度
下一篇: 老板对待下属要因人而异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