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近日撰文透露,将深入研究“托宾税”、无息存款准备金、外汇交易手续费等价格调节手段,抑制短期投机套利资金流出入。
后危机时代应对货币正常化引发的资本外逃,成为各国的一个难题。征收金融交易税是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之一,旨在增加金融交易成本、遏制投机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尽管对于中国是否应该征收金融交易税争议很大,但仍应积极研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全球经济虽处于修复性增长,但无疑已从危机治理过渡到复苏模式。全球系统性风险大大降低,新兴市场的避险功能褪色。中国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速的同时维持资本的稳定将变得十分具有挑战性。
一是复苏差距收窄,将相对增加发达市场和降低中国对资本的吸引力。由于受到内部失衡、政策变化和外需不足的影响,中国的复苏步伐明显放缓,虽然增速仍然高于欧美,但它们之间的差距有所收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8%,*经济增长达到4.1%。李嘉诚在 2013 年卖出北京、上海和香港资产,同时加大对欧美的投资。这其中既有主动降低杠杠应对未来利率上行的考虑,又有对新兴市场资产泡沫的规避,还有对发达和新兴经济相对增长的比较。
二是中国面临美元和利率走强的双重紧缩压力。一方面,*经济转型有力支撑美元。全球不平衡发展模式主要来源于*负债型的不平衡经济增长模式。2008年金融与经济危机后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制造业振兴战略是*走向再平衡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观测*经常账户逆差的调整与制造业复苏的现状,可以看出,*制造业复苏与经常账户再平衡调整正在同步进行,并向制造业长期复兴的趋势转换。 另一方面,全球基准收益率由1%大幅跃升至3%时代。*等发达国家正迈向长期利率上升的通道。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去年春天一度跌至1.61%低点,但在2013年底时突破了3%,创下2011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2014*企业有望重新进入加杠杆周期,这会进一步推升长期资金借贷成本以及长期利率水平。
三是全球分化的货币政策趋势导致资金波动更频繁和复杂。由于复苏进程的差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在2013年开始分化。美联储削减QE规模的决定正式揭开了全球货币政策的转折。如果*逐渐退出QE将加强美元资产的吸引力,这对欧美日经济复苏都是利好;对中国则有利(外需回升)有弊(资本外流,债务压力增大)。虽然资本外流风险有限,但中国如何化解债务上行、产能过剩、地产泡沫和不良贷款的压力仍不可忽视。
综上,中国面临上述融资成本增加和资金来源减少的三大挑战。随着中国资本项目的逐渐有序开放,避免短期资本投机套利的“托宾税”也呼之欲出。不过,任何形式的市场干预是有害的,市场流动性越强,市场越有效。而外生于市场机制的“托宾税”,主要目的却是“向飞速旋转的车轮上撤一把沙子”。现阶段,在对国际经验评估的基础上,中国可适当采用审慎管理手段来抑制过度的短期资本流动.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