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企业的影响
一、2002年两会和民法典的经济历史背景
1.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2.十九大“新时代”战略和银行业发展
3.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压力
4.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5.全国经济和山东经济走势
6.2020年全国两会发展目标
7.2020年“保民生、保就业”背景下银行业经营
8.2020年两会货币政策和金融形势
9.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金融风险
10.中国经济转型迫在眉睫--转型背景下的山东经济
11.我国十年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和银行业经营
12.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历史回顾
13.我国五十年经济周期--中国经济趋势展望
二、2020年两会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力保全面小康目标实现
2.物价调控目标
3.疫情下中小企业救助政策
4.“两新一重”基本建设
5.新基建解读
6.财政政策解读--过紧日子
7.落实*贸易战第一阶段协议
8.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9.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10.产业升级政策
11.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12.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13.创业版试点注册制
14.都市化和落户政策对房价的影响
15.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6.自贸区和海南自由港建设重大突破
17.建立港澳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三、民法典颁布对行业发展、企业管理和财富传承的影响
1.民法典的概况和重大意义
-民法典编纂的进程回顾
-民法典含义
-民法典编章内容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和重大意义
2.对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住宅用地“自动续期”
-非住宅用地推定无法续期
-小产权仍然非法
-住宅价值远高于非住宅价值
-写字楼、厂房、非住宅土地使用权谨慎投资
-增设“居住权”的深远影响
-违反预约合同应承担违约责任
-买卖双方不能绕过中介“跳单”
3.对物业行业的影响
-地方政府和居委会指导协助成立“业主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决定对业主有法律约束力
-物业服务不能转包
-物业公司不能以停水、停电方式催缴物业费
-业主共有资产获取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
-降低业主作出决议的“门槛”
-高空抛物和宠物伤人新规
-紧急情况业主委员会可以动用维修资金
-业主行为要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4.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担保合同新规
-动产抵押融资风险加大
-建立价款抵押优先权制度
-抵押财产可转让,无需抵押权人同意
-取消了禁止流质契约的规定
-耕地和海域使用权可以抵押
-明确应收账可以质押
-多次抵押质押统一按照登记时间顺序清偿
-禁止高利放贷
-《债券募集办法》和《基金招募说明书》视为要约邀请
-格式合同和“霸王条款”新规定
-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发展
5.对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影响
-网购的签收时间为货物交付时间
-自然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
-扩大了保护个人信息的范围
-不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侵害他人肖像权
-不以营利为目使用肖像权也构成侵权
-扩大了隐私权界定范围
-完善了网络避风港规则
6.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人格权受到侵害不适用诉讼时效
-违约行为损害人格可要求精神赔偿
-新增维护生命尊严的权利
-明确单位向员工追偿的法律依据
-职场性骚扰企业担责
-环境污染被侵权人可提出惩罚性赔偿
-企业承担环境修复责任
-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解除合同
-无偿委托合同解除需要担责
-水电气合同新规
-立法禁止“霸座”
-“生死文书”合法化
-集体成员有权查阅、复制村委会或集体经济财产状况
-遗失物发布公告一年内无人认领充公
-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医疗机构的保密义务范围
-基因胚胎医学科研活动不得违背伦理道德
-疫情防控可征用组织或者个人的动产、不动产
7.婚姻家庭新规
-婚前患病婚后未愈不再宣布无效婚姻
-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
-劳务报酬和投资受益算作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个人名义对外借款视为个人借款
-离婚30天冷静期
-婚内出轨离婚需赔偿
-突发情况居委会负责临时照料被监护人
-未成年人性侵诉讼时效18岁开始计算
8.企业家财富传承
-数据、虚拟财产属于遗产
-最后一份遗嘱是有效遗嘱
-打印遗嘱有效
-遗嘱信托
-丧失继承权新规定
-胎儿拥有继承权和接受赠与权
-亲子关系可以申请司法认定
-侄、甥可代位继承
-八岁以上就是“小大人”
-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遗体和器官,死后家属可共同决定捐献
-无人继承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应用于公益事业
四、“转危为机”--银行业如何度过经济寒冬
1.2020年经济寒冬--保存实力、共度难关
2.2021年孕育未来新趋势--银行业转型关键之年
-智慧银行、区块链银行 -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业全产业链
-“一带一路”全球化 -金融业供给侧改革、向民营小微三农倾斜
3.2022年从防御到进攻--中国经济开启新周期
民法典对企业的影响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