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管理
课程背景:
近年来劳动用工政策立法比较频繁,企业用工管理需要适时了解新的政策变化以及对管理的影响。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也需要在工作中了解相关的风险防控,将劳动用工风险防范在萌芽状态。
2016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所规定的10%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开始执行,超出10%比例的劳务派遣用工应当如何调整,劳务派遣工转外包的流程如何设计,劳务外包与业务外包核心区别是什么,成为企业派遣用工调整亟需解决的问题。
综上,为解决上述问题,特举办《劳动用工风险防范与劳务派遣用工调整模式设计》培训,以期系统的从实务角度分析上述问题,给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以及劳务派遣用工转型带来帮助。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企业基础劳动用工风险防范与操作规范
1. 民主管理:企业民主管理流程如何梳理、职代会对管理制度以及重大决策不满意怎么处理、如何有效解决制度公示与职工充分知晓制度内容等;
2. 招聘管理:国有企业招聘如何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招聘公开、公示、公平的要求,招聘环节对于背景调查、劳动合同签订等环节应当注意哪些事项等;
3. 劳动合同管理:企业如何建立劳动合同的管理流程,如何建立劳动合同签订、续订、终止的考评机制,劳动合同续订或终止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劳动合同的解除如何在依据、证据、程序上予以合法化规制等;
4. 试用期管理:试用期的录用条件设定、考核标准设定,试用期的工资标准,什么情形属于违法约定试用期,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如何确定;
5.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管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认识、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前提,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是否是原岗位原待遇,如何在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下建立员工岗位调整机制等;
6. 休息休假管理:职工请的哪些假单位必须批,哪些假可以不批,年休假以职工申请为准还是单位审批为准,医疗期、停工留薪期与病假的关系如何等;
7. 工时与加班管理:加班的情形如何认定,不同工时加班如何区分,加班与值班如何在管理上予以界定等;
8. 员工退出管理:企业如何建立员工岗位、劳动关系、身份等退出机制,不同的退出机制在管理上需要哪些调整,岗位退出如何与劳动合同进行衔接,身份退出有哪些选择,在企业生产力不足,如何进行部分工作时间或轮班制的劳动关系管理等;
9. 退休返聘、停薪留职、内退、实习生等特殊用工管理:退休返聘、停薪留职、内退人员、实习生用工关系分析,退休返聘人员因工伤亡、患病与非因工伤亡的认定及处理,返聘协议制作的注意事项、风险提示,实习管理的注意事项与法律风险防范等等;
第二部分:劳务派遣用工调整的方式与风险防控
1. 劳务派遣工对企业法律和管理价值的分析;
2. 劳务派遣工是否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实务理解;
3. 劳务派遣工的三性岗位如何界定,超比例劳务派遣工的调整模式有何选择;
4.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是什么;
5. 业务外包、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三者的的理解与适用范围;
6. 劳务派遣转外包,供应商如何进行选择,什么资质的公司承接劳务外包,什么资质的公司可以承接业务外包;
7. 劳务派遣转外包,是否需要向派遣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派遣工不同意转外包的如何处理;
8. 外包情形下,如何对员工进行间接管理,如何建立外包模式下员工的沟通管理模式;
9. 外包被认定为派遣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如何杜绝外包被认定为“假外包”真派遣;
10. 派遣转外包经济合同的起草、劳动合同变更、不同意员工的安置等事宜的处理方案。
劳动用工风险防范管理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