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政策解读 [返回PC端]

《三次分配的内涵、特点及政策体系》

发布时间:2022-02-25 14:50:21

讲师:李晓林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590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三次分配的内涵特点

【课程背景】
   *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课程大纲】
一、解读发挥三次分配内涵与价值意义
1、什么是“三次分配”?
2、三次分配是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
3、对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释放出什么信号
4、三次分配如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二、三次分配如何让社会群体间趋向均衡的微循环行为
1、三次分配在概念内涵、分配参与者和分配价值取向
2、三次分配中参与分配的主体、内容和涉及领域呈现四个新特点
A、资源贡献者已不局限于社会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个体或家族
B、志愿性属性给贡献者以“主动性、选择性”
C、惠及民生领域广大公共事业的进步
D、促进世界更加和平和谐等深刻意蕴
三、抓住时机建设和完善第三次分配的政策体系
1、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税收与行业法律体系
2、明确政府在第三次分配中的定位和作用
3、慈善事业发展有三大模式:
A、政府主导,通过财政部门支持以及动员社会成员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B、社会主导,通过减税和免税等方式获得政府资助;
C、政府社会相结合
四、建立内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监督机制
1、高度重视筹募后善款善物使用的规范透明及高效
2、必须有效管控“黑天鹅”类风险
五、三次分配重要作用
1、三次分配正在成为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道路
2、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政策抓手
3、充分发挥企业在“三次分配”中的主观能动性
4、增进社会福祉、助力共同富裕方面进行持续探索
六、互动交流+答疑

三次分配的内涵特点

上一篇: 茶礼创绩效 服务赢未来--银行优质文明服务茶礼提升
下一篇: 深度发掘——创新能力提升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