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经济形势 [返回PC端]

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29 16:32:53

讲师:韩复龄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3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经济新常态课程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商业银行也将迎来自身发展的“新常态”:整体规模增长放缓,融资需求结构性低迷,负债成本有所上升,盈利能力面临持续挑战,部分区域和行业信用风险明显。银行业在多种外部压力下,必须谋求转型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1.新常态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
2.新常态对把握增长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拉动下,过去30年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年均22%的信贷增速,过去10年间银行业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超过18%,过去5年间新增贷款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的总和。
3.新常态之下,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商业银行业务增速的下降和盈利增长的放缓也将成为常态,以往两位数的高增长已难以为继。
4. 新常态之下,经济增速趋缓,同时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客户经营出现困难,前期隐藏的部分风险也容易暴露出来。
二、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转型路径
中国银行业过去十年更多依赖的是外延扩张和粗放发展。规模的快速扩张产生或者掩盖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经济金融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一是规模冲动,主打价格战。中国商业银行,无论规模大小,都具有很强的“做大做全”倾向,各家银行的竞争主要是靠价格战与规模战。
二是产品和业务同质化。
三是行业整体缺乏主动创新意识。过去十年在利率双轨制环境下,利差可观,相比创新而言,规模扩张是更加有效的盈利途径,因而行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
四是整体风险管理能力仍相对薄弱。
经济新常态下银行面临全面转型挑战。
一是盈利模式转型。银行原有的利差、规模推动利润高速增长的盈利模式,将不得不向靠中收、资本集约维持利润中高速增长转变。
二是发展方式转型。“低资本消耗、高收益回报、风险可控”的经营发展方式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银行将加快向小微、零售、投行等新兴业务转型。
三是创新动力转变。由被动监管套利向主动服务客户需求转变。
三、商业银行新常态下的应对策略
经济新常态悄然来临,在问题倒逼之下,商业银行应对“新常态”的策略“经营分化、内涵增长、打造特色”。
1.经营分化取代跟随增长
2.外延增长转向内涵增长。
3.打造特色取代同质化竞争。
4.优化业务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商业银行相应调整客户结构、区域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实现业务、渠道、市场和盈利来源的多元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管控资产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新常态课程

上一篇: 股权投资项目选择和风险控制
下一篇: 《Get新视野:从管理到经营》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