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风险管理 [返回PC端]

新形势下对公信贷全流程风控及部分热点行业的审批要点

发布时间:2022-12-16 14:25:23

讲师:陈开宇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0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对公信贷全流程风控

课程背景:
银行对公信贷全流程风控包括了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
贷前调查是银企博弈的第一步,企业都会在把可以包装好的一面展现给银行,客户经理需要在贷前调查中避开误导陷阱,快速识别企业的真实面目;
贷中审查时银行风控中决策环节,贷中审查岗位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企业各类材料材料的真实性,估算客户的承贷能力,并设计出最合理的授信方案;
贷后管理是对公信贷“三查”中最重要的环节,既是尽调信息的验证环节、授信方案的利益实现环节、也是风控措施的落实环节;需要客户经理具有更高的专业技巧和更强的责任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随着三期叠加及全球疫情泛滥,许多行业表现出新的特点,银行需要紧跟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行业特点变化,及时调整视角抓住关键风险点。

课程目的:
本课程有以下四个教学目的:
1、按照贷前调查从听到客户名称到实地走访企业的流程,逐一讲解容易形成误导的要点,提升客户经理现场尽调中识别客户基本面的能力;
2、梳理罗列贷中审查时常见的关键风险点,传授更具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的快速寻找潜在风险点的技巧,同时罗列当前热点行业的风险评判。
3、列举贷后管理中常见错误、存量的潜在风险预兆,帮助银行风控人员提升贷后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了解社会热点行业出现变化的内外部原因及审批要点。

授课对象:银行行长、专职贷款审批人、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等。

课程大纲/要点:
导言:当前的经济环境简述。
1、“PPI CPI剪刀差”再现的含义
2、目前所处的货币小周期
3、十四五展示的发展方向
课堂练习:开篇案例

第一章、贷前调查时对客户基本面的快速判断
本章主要重点讲解企业各方面信息容易误导之处,提供快速识别企业基本面的各种技巧。
一、由客户名称展开的快速判断
(一)企业名称可能引起的误导
1、企业名称可能误导企业性质
2、企业名称可能误导企业背景
3、企业名称可能误导行业属性
(二)企业名称中包含的企业愿景分析
(三)企业名称体现了企业领导人的思想
(四)由企业名称开始构建企业形象
二、评判企业领导人的个性
企业家的个性决定了企业的风格,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前景。本节从创新理论及企业家精神角度讲解如何评判企业领导人的个性。
(一)企业家精神的由来及标准
(二)如何评判企业领导人的个性
1、由成长经历看领导人创新、预测、意志力
2、由危急时刻看领导人的意志、说服、组织能力;
3、由童年梦想看领导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约束;
4、由家庭事务看领导人的真实个性;
5、领导人个性的常见误读
(三)由企业领导人个性匹配适当的银企合作区间
三、通过产品看企业
本节的目的在于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而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资源、渠道、成本、品牌、差异化、技术等
1、企业成本优势
2、企业的品牌价值
3、企业产品的差异化
4、企业技术的成熟度
5、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6、用波士顿矩阵评判产品组合风险
四、通过行业看企业
本节重点讲解如何明确行业前景及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1、行业成功要素
2、同业的风险点
3、行业地位变化趋势
4、产业链形态
5、小结及案例
五、透过管理看企业
本节重点讲解如何评判企业管理水平是否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
1、由企业演变评判企业所处阶段
2、评判企业的经验战略
3、由投融资管理看企业
4、由内部流程看企业
5、小结及案例
六、通过简单的财务数据的看企业
当我们掌握了企业的产品特点、行业前景、产业链位置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推导企业应有的财务特征,为后续识别企业财务报表的真伪奠定基础。
1、行业猜测
2、产业链猜猜看
3、案件猜猜看
4、作假猜猜看

第二章 贷中审查时快速查找关键风险点
本章重点讲解如何根据各种客户信息快速寻找关键风险点,以及当前热点行业的风险表现。同时,讲授有关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相关知识和观点。
一、快速浏览中寻找关键风险点
(一)根据客户特征寻找关键风险点
1、根据存量客户特征寻找关键风险点
2、根据规模特征选择优先审查点
3、根据行业特征寻找优先审查点:
热点讨论:
(1)涉及大宗原材料进口的钢铁、石化等行业的行业前景、行业特点、产业链格局、风险表现及审批要点;
(2)涉及新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的行业前景、行业特点、产业链格局、风险表现和审批要点;
(3)涉及新的商业模式的现代农业、养殖业、大健康等行业的行业前景、行业特点、产业链格局、风险表现和审批要点;
4、集团类客户优先审查点
5、事业法人类客户优先审查点
热点:如何评判15号文对政府平台还款能力的影响。
(二)根据授信产品特征旋转关键风险点
1、流贷:流贷之初、性本不良
2、承兑汇票:期限错配
3、固定资产贷款:技术优先吗?
4、房开发:封闭运行是否构成低风险?
5、小微企业贷:产品创新更考验内功
6、进出口贸易融资:如何评判经办行能力
7、保函业务:先看合规性
8、项目融资:高风险品种为什么实际表现出低风险?
9、银团贷款:先看清楚我们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10、集团综合授信:
课堂讨论:最高风险的产品是什么?*风险的产品是什么?
(三)如何选择优先审查点
1、合规合法优先
2、准入门槛优先
3、重要性优先
4、效率优先
5、同类比较优先
6、注意事项
二、审查授信方案基本要素的合理性
授信的基本六要素中,用途、金额、期限是最容易出现不合理情况的。
(一)授信用途的合理性审查
1、审查授信用途时必须的六个问题
2、偿还其他负债的特征
3、涉及固定资产项目挪用的识别
4、投机或投资活跃的格式
5、借款人用款人不一致的识别
6、关联交易识别
(二)授信品种的合理性审查
(三)授信金额的合理性审查
1、常见资金需求测算方法点评
2、承贷能力计算
3、风险限额法的偏差
4、垄断企业
5、贸易企业
(四)授信期限的合理性审查
1、什么是期限错配
2、常见的期限错配
(五)授信价格的合理性
(六)授信币种的合理性
课堂讨论:房地产项目的总投资应该怎么判断?

第三章、对还款来源、二还款来源的分析和评判
一、通过还款来源的审查
1、还款来源重充足性、可靠性、可控性。
2、还款来源的充足性
(1)各类偿债指标的缺陷
(2)利润和现金流
(3)自由现金流
(4)现金流量的粉饰问题
(5)筹资现金流的可能性
(6)投资现金流的可能性
(7)现金流的预测
3、还款来源的可控性
(1)是否自偿
(2)客户特点
(3)用途
(4)口诀讲解
(5)案例
二、第二还款来源审查
1、概述及五性
合格性、合理性、完备性、可控性、可执行性
2、保证的五性
3、抵押的五性
4、质押的五性
回到开篇案例,互动讨论:如何处理左右脚事件?

第四章 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套路及识别技巧
案例:由财务报表引出的惊天大案
一、常规财务分析方法简述。
1、比例分析法
2、趋势分析法
3、同业比较法
4、结构分析法
(1)资产结构
(2)负债结构
(3)资本结构
(4)利润结构
(5)现金流结构
二、粉饰财务报表的常见手段
1、资产重组类
2、资产计价类
3、交易类招术
4、收入确认类
5、费用计量类
6、非经常性损益
7、会计政策变更
8、会计估计变更
9、重大会计差错调整
10、关联交易类
热点讨论:利用隐形关联交易反复套取银行资金的手法
三、评判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八类招术
1、审查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2、阅读审计报告内容
3、阅读审计报表附注
4、剔除异常利润
5、剔除关联交易
6、对照现金流评判利润质量
7、剔除虚拟资产
8、同业比较
热点分析:景区、学校、基建、政府平台、医院、钢铁、制造业、汽车、光伏、养殖、石化等行业的财务特点。
四、超越财务报表评判财务状况
1、结合会计政策评判财务状况
2、结合财务政策评判财务状况
3、结合行业属性评判财务状况
4、结合市场竞争评判财务状况
5、结合产品生命周期评判财务状况
6、结合财务披露目的评判财务状况
7、结合企业营销政策评判财务状况
8、结合企业转型时期评判财务状况
9、结合小企业财务特点评判财务状况

第五章 贷后管理中快速评判企业风险状态
本章重点讲解贷后管理中容易犯的错误、企业经营不正常的预兆,及对存量客户的重检、调整案例。
一、贷后管理中的常见错误点评
1、态度上不重视贷后管理
2、授信方案明确的贷后监管方案存在重大漏洞
3、授信方案确定的贷后监管方案实施难度太大
4、贷后管理中不能与时俱进
5、预见风险不果断
6、遭遇风险处置粗暴
7、贷后管理没有与综合收益捆绑
二、企业经营不正常的9类预兆
1、是否具备挪用贷款的意愿、手段和时机
2、不利的外部环境变化
3、不合理的关联交易
4、不合理的财务指标
5、不合常理的人事变动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展延误
7、必要性不足的跨行业投资
8、与同行业不同的特征
9、领导人行为习惯的突然改变
三、案例分析:“问题”类客户的识别和对策
我们根据企业的诚信状况和经营前景,把不良贷款或隐形不良贷款划分为烂鱼、死鱼、病鱼、慢鱼四类,并分别采取压缩转贷、诉讼追收、新增盘活、资产出售、债务转移、债务重组、撮合交易、资产重组等各种手段,但各种盘活手段均有其使用说明和适用范围。
(一)案例分析:烂鱼:鱼已死、肉已烂
(二)案例分析:死鱼:鱼已死、肉还在
(三)案例分析:病鱼:鱼已病、还没死
(四)案例分析:慢鱼:鱼太慢、吃不饱

第六章 信贷风控全流程十八条口诀讲解

对公信贷全流程风控

上一篇: 闪亮入镜——拍摄类微课开发训练
下一篇: 银行信贷风控全流程中的常见误区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