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经济形势 [返回PC端]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解读与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3-18 03:57:48

讲师:林广阔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62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宏观经济形势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2023年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风云突变,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对未来全球经济走向带来深远影响。在此大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发展也历经曲折与艰难,宏观经济形势充满未知和变数,而年底*经济工作会议的周密部署,以及疫情管控的解封,又为2024年度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充满希望。本课程以对2023年和2024年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解读及预测为主线,从影响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着手,分析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机遇与误区,提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大热点领域。课程无论是对于企业深度挖掘市场机遇、寻求经营增长突破点与变革创新,还是寻求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都极具战略性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与参考。

【课程收益】
理解国际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把握国际市场发展趋势
把握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及存在的矛盾问题
了解当前中国企业发展的新机遇和存在的认识误区
掌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大热点领域和关注要点

【课程对象】
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科研、信息及销售等方面的企业中层管理者

【课程大纲】
一、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调整变化
1、*关系的发展走向决定了国际宏观经济的未来动向
原有的全球化经济发展秩序已经被打破
*以一己之力造就了全球的经济危机趋势
*政治经济逆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和挑战
新的国际经济发展秩序正在艰难重组
2、当前世界经济秩序正处于分化瓦解与重构重组的关键阶段
分裂的世界与逆全球化发展的经济新秩序
对欧洲的经济打击将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经济领域零和博弈让我国经济发展受周边地缘政治影响增大
2024年是全球二战后最不稳定之年
中国被迫重新调整国家安全发展战略
3、战争冲突对世界宏观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
战争全面改变了全球的地缘政治环境
战争全面促进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快速发展
战争全面提速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战争全面打断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步伐
4、世界经济进入“三低三高”大调整期
低增长、低贸易、低投资
高债务、高通胀、高风险

二、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1、对*经济工作会议的解读
当前经济形势研判及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
对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2024年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与重点任务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最核心的是什么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最关键的是什么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七个信号
对*经济工作会议一些细节内容的解析
2、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呈现出危险与机遇并存的特征
国内宏观经济呈现出三期叠加艰难转型的特征
疫情的疤痕效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仍然难以散去
该如何提振消费需求
该如何拉动投资热情并防范房地产风险
该如何解决青年人就业难题
该如何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该如何把握调控进出口超预期下滑问题
如何精准把握快速变化的国际国内市场
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的步伐
如何管控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风险与影响
金融机构脆弱性与爆发国际金融危机风险
3、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新机遇新窗口
政治上的主动出击带来新的市场和机遇
用市场换取规则重建国际贸易体系
用进口带动出口用共享和援助培育新市场
大力扶持发展新的创新性中国制造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4、中国式新经济模式的未来潜力
未来人口经济地理加速优化将释放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高储蓄率是应对调整和重振增长的基础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重要基础
我们拥有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
中国的大市场孕育了一批*的数字经济企业
国际经济的应对能力和塑造能力上升
统一大市场将进一步释放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

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解决现有经济问题的关键
1、新发展格局支撑和引领体系逐步成熟
制度化保障不断完善
国有企业活力增强
国内市场和创新支撑产业高端化发展
脱贫攻坚孕育着中等收入群体增长
新能源产业优势引领产业升级
2、构建新发展格局将进入快车道
国内统一大市场助力内需接力外需
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科技产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进入快车道
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成型
金融结构性改革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发展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进入加速融合期
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巨大需求和供给
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入收获期
军民融合进入深度发展期
3、支撑经济复苏的五大因素
房地产触底风险化解政策有效
基建投资将保持高位运行
制造业投资内生动力将持续提升
供给侧不利因素得到缓解
“一带一路”综合发力支撑双循环体系发展
4、经济复苏需克服的主要困难
国内消费恢复还需要时间和时机
出口下行压力加大拖累经济复苏
企业和家庭资产负债压力急需缓解
市场需求弱化民营企业生存压力大
经济运行效率持续下滑
高成本约束进一步增强

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几大热点领域分析
1、5G需求侧技术应用领域
引发用户需求爆发的增长点在哪里
黎明前的黑暗和积蓄能量的火山口
案例:元宇宙、虚拟现实、中科院数字地球与智能化态势化办公。
2、中国养老产业领域
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无法复制
科技的力量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出路
案例:保健、保险、通信、娱乐、医疗、机器人等。
3、人工智能领域
人工智能对人的代替性需求越来越旺盛
人工智能对产业转型发展的助力越来越强
人工智能与军事的结合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模式
案例:智慧农业、智慧工厂、智能化战争、机器人产业、无人机和无人驾驶产业、智能化创新,核心是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4、绿色能源领域
战争引发的能源替代热潮正在加速推进绿色能源产业
碳中和经济与碳排放交易已经成为大国激烈竞争的新领域
以电动车为代表的绿色能源经济已经逐步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案例:碳中和经济、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绿色科技。
5、军民融合领域
军民融合助力国防建设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军工出口是一个门槛很高但又十分暴利的行业
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与战争的预期带来行业发展机遇
案例:军工出口、智能化战争、无人作战平台。
6、文化产业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成功已经在全球带来深远影响
“四个自信”为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带来巨大动力
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已有中国一席之地
案例:网络游戏产业(出口)、网络文学产业(出口)、音像视频产业(出口)。
7、地域化个性化创意化进出口领域
激烈的行业内卷与市场竞争
产业升级除了升级技术和市场还有思想
案例:1、自行车企业的地域化差异性出口;2、服装工厂的灵敏反应模式出口。
8、欧盟及一带一路各国对华投资的吸收与利用
被动的吸收(配套完善产业链)与主动的抄底(技与客户)
风险防控与双向互动
案例:欧盟对华投资增长。

宏观经济形势课程大纲

上一篇: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投资热点
下一篇: 四季长虹: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十项全景营销战略布局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