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培训
课程背景:
新冠疫情的肆虐,不但使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一场浩劫,也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率先走疫情阴影的中国经济,如何在国内外的不确定性中,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寻求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本讲座结合“十四五规划”、“两会”,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以*关系为代表的外部市场形势、台海危机,以及宏观经济结构、社会民生等内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明确后疫情时代国内外经济格局转变趋势,基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及社会需求,分析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国际化的视角、独特的观点,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解析当下,展望未来。
课程收益:
讲座紧密结合以*关系为代表的国际市场环境、经济格局的演化趋势,深入探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现实及发展,围绕“十四五”规划、“两会”决议,深度探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分别针对*关系、结构调整、政策布局、社会民生、区域增长、创新发展六个核心问题,展开全面深入地分析比较。各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六大部分内容总体构成中国经济的全像。精准有效地为金融部门、银行、企业、投资家等不同经济主体,分析形势、合理决策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帮助。
授课方式:
讲授、研讨互动、案例教学
授课对象:
政府、相关行业中高管理层
课程大纲/要点:
一、对外开放新阶段:*关系与双循环
内容简介:随着*关系的恶化,当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四面楚歌”,*贸易战、中欧经贸关系也日趋紧张,“中国威胁论” 、“去中国化”的思潮像新冠疫情一样在全球蔓延。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循环、内外双循环”的全球化政策调整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于国内产业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3.1 为什么我们被世界“讨厌”
3.2 何时解放台湾
3.3 后疫情时代*关系的实质
3.4 “国内大循环”主体格局
3.5 “双循环”格局下的出路与对策
二、宏观经济新形势:结构调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容简介: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问题、总结经验,并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预测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寻求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2.1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
2.2 什么是经济结构性调整
2.3 高质量发展下的“换挡超车”
2.4 双碳目标下的产业转型之路
2.5 发现未来的朝阳产业
三、经济政策新格局: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和中国智慧
内容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确立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特别在全球抗疫斗争中,凸显出中国制度和政策的强大优势。因此,结合“十四五”规划、“两会”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理解政策导向,或成为经济各部门“四两拨千斤”的法宝。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2 “十四五规划”解读未来经济
3.3 “两会”政策导向
3.4 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政策保障
3.5 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红利与政策风险
四、社会民生新问题:“未富先老”与“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短期看市场、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是解读中国经济的秘诀。人口因素是所有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本质。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问题、三农问题、以及近期*提出的“共同富裕”建设,即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危”,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
4.1 从“七普”数据看中国的人口趋势
4.2 城市化、少子高龄化与“人口红利”
4.3 “共同富裕”的内涵及意义
4.4 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
4.5 “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五、区域经济新动向:把握“极化经济”的大趋势
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沿海先富、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不同阶段。而今,国内大循环下经济产业的空间布局已开始逐渐摆脱区域的传统界限,发挥人、财、物等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焕发出“极化”发展的新动力。
5.1 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极
5.2 区域壁垒与经济一体化
5.3 “极化经济”的正负效应
5.4 各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及特征
5.5 区域经济与区域产业
六、创新发展新时代: “互联网+”、“大数据”革命
内容简介:赶超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创新驱动”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然而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推成出新”。新技术、新概念虽然能催生新产业、新需求,但也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影响。因此,客观理性地分析理解新生事物,寻求平衡,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地发展。
6.1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6.2 谁是“互联网+”“大数据”的受益者
6.3 “线上”、“线下”能和谐共生吗?
6.4 颠覆传统的“元宇宙”
6.5 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中国经济的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