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大数据课程 [返回PC端]

《“跨界融合”——基于大数据的商业逻辑重构》—深圳讲师

发布时间:2018-07-12 09:14:50

讲师:张世民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57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大数据的商业逻辑重构

课程背景:
商业竞争最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对手是谁。最近几年,互联网以摧枯拉朽之势渗透各行各业,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令人目不暇接。微信让移动运营商们彻底沦为管道工;中国银联花了二十年培养的刷卡习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被移动支付取代;滴滴不拥有一辆车却成为全国*的出行服务平台;各种共享经济模式层出不穷,仿佛一切既有的行业形态都有可能被打破和重构。
这仅仅只是开始,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跨界融合的时代,所有行业都有可能面临跨界冲击。大数据的飞速发展,大大降低了资源之间的连接成本,重构业务形态和商业逻辑,进而促使产品和服务供应方式的改变。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如果固守过往的商业思维,不及时自我革新,唯有被时代抛弃。
课程收益:    
1.了解中国式“跨界融合”的产生背景,以及大数据在商业逻辑重构中的支撑作用;
2.借鉴其他领域经验教训,结合自身行业特点,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寻找更大的增长空间。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者、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领导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解析+小组讨论+现场答疑

课程大纲
前言:互联网下半场的集体焦虑
1.跨界时代的冲击——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2.高铁+外卖,康师傅们的日子不好过了
3.“跨界融合”的本质:场景转换与用户体验

第一讲:“跨界融合”——大数据应用外延
1.数据资产:传统行业的短板
2.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基因
1)什么是大数据基因:客户VS用户
2)跨界打劫——挟用户数据重构市场空间
3)降维打击——瓦解竞争对手的惯性生存条件
3.BAT们的边界在哪里?
案例解析01:新零售——阿里、京东的线下布局
案例解析02:微信连接一切VS通信运营商的困境
案例解析03:百度逆袭的AI新战略
案例解析04:美团打车VS滴滴外卖
4.为什么“跨界融合”在中国持续引爆
1)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互联网土壤
2)政策导向:十九大8次提及互联网发展
3)中国经济的后发优势
4)传统行业自我革新意识欠缺
5.大数据时代,那些将被颠覆的行业和即将消失的岗位
6.市场倒逼——躺着挣钱的时代结束了
1)长期习惯性无视消费者痛点
2)要么变革,要么淘汰
案例解析:出租车司机的份子钱降了

第二讲:拥抱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1.什么是商业模式?
2.商业逻辑决定商业模式的延展空间
案例分享:摩拜单车VS小黄车
3.数据是商业逻辑的支点
案例解析:互联网美发“优剪”的用户数据思维
4.内部数据采集与外部整合
1)数据是沉睡的金矿
2)发现运营中存在的不足
3)个性化、智能化营销方案
4)构建完整的客户关系链
5)最有效的决策依据
6)洞察行业周期性趋势走向
5.以销定产——用数据说话
案例分享:C2B个性化产品定制

6.模式创新是*的生产力
1)做别人不做的事
2)创新不是耍小聪明
3)创新不是瞎折腾
5.创新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差别
7.创新方法与实践
1)痛点列举法
案例分享:给纸箱装上拉链,一年卖出6个亿
2)逻辑推演法
案例解析:滴滴出行的大数据生态链
3)逆向思维法
案例分享:在非洲卖的最好的中国手机品牌
4)场景重构法
案例解析:一个小家电厂家的商业逻辑重构
结语:
既然“跨界融合”大潮势不可挡,我们能做的只有顺势而为。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掘更大的可能性。

大数据的商业逻辑重构

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策划
下一篇: 创新设计思维体验课-(洞察创新成败规律-从创新设计思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