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公开课
课程对象:研发部各层级人员,新产品项目管理部门,工艺部门和质量部门可以有针对性选择参加---课程主要面向是研发、工程部门
课程背景
DFMA与DFC都属于DFX面向X的设计家族。DFX的形成与发展是经过了一个过程,最初诞生于机械设备型产品的装配设计优化DFA,逐渐向多行业和多样化产品扩展,并最终形成DFX家族,目的是设计阶段即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从“将来”出发,着手现有设计或优化原有设计。
DFX家族中不同的模块,跨越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间,也是一些行业研究机构不断总结历史上的技术思维和方法总结出来的系统化的方法体系,但是,因为行业产品的差异性,这种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些行业产品只存在理念和思想,并没有系统化的方法开发出来。
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主要是围绕集成电路和电路板)是相对走在前面的,并且产生了与新产品项目相结合的技术规范和系统方法。
企业在学习DFX系统方法时,需要了解到一点,众多相关的模块中,有主干部分,有分支部分,主干部分也就是内在的技术路径,多个模块可以挂接在技术路径上。在DFX家族中,DFMA(面向可制造型可装配性的设计)本身包含了技术路径的主干,以此为切入点,其他模块都可以在路径的不同节点进行挂接,例如DFC,DFR,DFSC等。
本课程应企业的需求,主要包含了DFMA与DFC,但是同时也力求将DFX整体架构和技术路径向学员进行透彻解析,以便于后续可以自行扩展其他模块的方法体系。就本次课程来说,DFMA与DFC之间就具有接口关系,所以它们能够整合起来,实际上,对于DFX家族的其他模块,也是存在交接关联的,在DFMA中已包含了DFX中的很多技术方法
每个产品领域的DFMA工作是有很大差别的, 因为它是与具体产品直接相关的,对于电子电气综合型产品来说,不但有电路相关设计,也有产品的结构化考量,本课程以重点讲述系统化的技术方法,工具,实际应用,就是工程部门可以怎样做,做些什么, 包括企业的新产品项目如何有效地把DFMA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可以复制的经验
由于Cost Down 已成为行业竞争的主导方向,在此前,生产降本和采购降本已经在企业里深入应用,进一步挖掘成本降低空间是企业普遍关注的,众多历史上的行业研究表明,产品成本的70-80%来取决于产品设计,通过优化产品先期设计,达到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同时保证质量和产品项目的效率,就成为一个现实的需要,研发部门和工程师,通过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特殊技术方法,能够在设计开发工作中,直接产生成本优化的设计结果,是课程的方向。
课程大纲
序号 |
内容 |
描述(课程中展开详细内容) |
内容说明/案例及演练 |
第一天内容 |
|||
第一部分前言 |
课程概述及技术路径 |
|
为后续内容提供一个蓝图和总的展开指引 |
第二部分 (首要重点) |
DFMA主干产品结构系统分析技术及方法(设计阶段) |
|
实战演练:现场可任意提出公司实际产品,小组根据课程给出的方法共同演练 |
第三部分 |
产品电控部分DFM技术方法及相关工作 |
|
本章节可能采用扩展的分支内容和技术资料 |
第四部分 (重点) |
产品成本随设计的生成路径 |
|
这是一个综合章节,DFC与DTC方法为重点,在这里VA/VE是作为一个分析工具模块加以运用的,VAVE是DFC的传统构成部分 |
第二天内容(说明,在两天时间的交界, 可能会根据学员掌握情况做一定进度调整) |
|||
第五部分 |
可制造性与成本在设计工艺交接中的展开传递(设计转工艺阶段) |
|
DFC较新的分析理念与方法 |
第六部分 (重点) |
整机装配结构的DFA工作 |
|
本部分是专门针对整机结构装配的DFA策划 |
第七部分 (重点) |
产品稳健性设计方法 |
|
稳健性设计方法,是DFMA与DFC的交叉设计手段,也是从设计到制造的关键桥梁,它解决的是 |
第八部分 (首要重点) |
设计与制造可行性分析 |
|
这部分是重点内容,目的是在新产品诞生过程早期充分分析制造可行性,避免后续遗留问题,有大量实例和成套的技术工具 |
第九部分 |
DFMA、DFC在相关技术课题及案例分析 |
以下几方面是重要的DFM相关课题
|
本部分以案例分析为主,有些是共同参与的练习 |
课程总结与研讨 |
|
讲师简介
丁远顾问简历与介绍:
优秀实战型讲师,中国质量协会高级会员,质量与可靠性管控资深专家,深圳质量协会特聘企业评估专家,西门子管理学院特聘专项讲师
工作经历:
16 年汽车/电子行业工作经验,先后在不同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担任过研发工程/项目/质量/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中高级管理职位,在企业管理和技术方面均有很深入的研究,在液压,热能工程方面的发明专利曾获国家奖项,年轻时就代表所在的集团公司投标开发*重点项目中石化加油站设施国产化和燃油税收网络化,其后转入*跨国公司技术管理职能,在综合运用统计分析,风险分析,6sigma设计手法,可靠性工程来达到产品和零部件高要求方面有多年独到的研究,开发有独特实用的产品系统分析/系统开发知识体系,并有研究十数年的尤其注重制造公司里的可操作性,出身于制造现场,服务于制造现场。
从业领域包括汽车制造,火车制造,石油设备及自动控制,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如LCD/PCBA,高端消费电子等,在跨国公司的新产品项目导入、6sigma管理、可靠性工程、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在就职飞利浦公司和捷普电子器件,曾在公司*或欧洲工厂接受6sigma、精益生产与供应链管理训练并用于公司在国内外包工厂中的管控与改进项目,取得显著成果.
产品设计公开课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