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党政培训 [返回PC端]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体系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研究实践》

发布时间:2025-02-12 11:43:48

讲师:许森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7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党的建设体系课程

课程大纲
一、“企业党建”的历史沿革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二、新时代国企加强党的建设有哪些重点要求
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国企党建工作,归纳起来有13项新要求。
1、强调国企必须具备的“六种力量”
2、提出国企深化改革要坚持“三个有利于”
3、提出国企两个“一以贯之”
4、提出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总要求:“四个坚持”
5、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6、明确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
7、加强对国企领导人监督和管理
8、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
9、关于对国企领导人的要求
10、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的培养
11、全面从严治党在国企落地“四个要”
12、明确各级党委责任
13、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三、把握国企党建内在规律、针对性与任务
外国企业管理有两个基本层面:管理层和被管理层。中国国有企业除了这两个层面外,还有渗透于这两个层面的党员队伍,起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共同进步。

四、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把握“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内涵
两个作用一句话:
重点是领导人员教育与监督。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再次被强调。
(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三)加强国企党建工作使党组织使命更加清晰
(四)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五)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开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新局面
(一)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1、反腐力度丝毫不减。形势依旧严峻复杂。
2、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腐败的表现与特点。
3、印发党内法规规范,补足短板制度反腐。
4、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对策。
(1)完善组织领导体系,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2)健全规章管理制度,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3)抓好制度监督执行,强化考核问责机制。
(4)加强反腐惩治力度,增强反腐拒变防线。
(二)开创新时代国企党的建设新局面
1、坚持两个“一以贯之”解决融合问题。
(三)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体系
(四)加强支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一是组织体系设置标准化、规范化。
二是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规范化。
三是阵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五)提高国有企业党组织创新能力
(六)科学完善党建业务综合考核激励机制
(七)管好党员队伍
(八)选好配强党组织“一班人”,特别是“班长”
(九)着力推进国企基层党建智能化创新
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提高对做好新时代党建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二是进一步提高党建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扩大党建信息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树立“一盘棋”的意识,推动各级党建网络平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四是正确处理网络党建与实体党建的关系,推进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五是立足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大党建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选拔力度。

六、国企各级领导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一)*服从和思想统一
强大的执行力,是中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法宝”。
(二)责任感是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动力和源泉
1、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能自觉地承担和完成应当做好的分内之事的心情。
2、责任感与执行力是军队战无不胜的必要条件,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形式。
3、干任何工作都需要有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才能走的远。
(三)重视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
领导者的主要责任有两个,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干部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健全与优化组织,二是选对与用好人才。超常用人之道。
(四)纪律性和作风建设
1、纪律是基础。
2、严肃就是纪律规矩严明。
(五)时刻准备打仗危机意识
国家、集体,企业、行业,都要有这种危机意识,不懈奋斗创新精神,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这个时代。
(六)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七)善于总结经验
启示一:历史和实践表明,战略预判越准确,战略预置越到位,形势发展的主动性可控性就越强,战略管理所体现出的意义和价值就越明显。
启示二:有压力才能绝地反击。对我们的启示:慧眼独具,抓住战机,机遇稍纵即逝,主动寻找时机;敢于担责,敢于揽责。最重要的是“肯打”,只有肯干才行。

党的建设体系课程

上一篇: 价值线索甄别及客户有效触达——项目总监的市拓指南
下一篇: 中高端客户期交保单开拓秘籍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