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思

李行思

心理课程讲师

 讲师首页 课程 文章 联系方式

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亲子教育

父母榜样,要“金刚怒目”还是“菩萨低眉”

讲师:李行思   已加入:2597天   关注:2350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个困惑,就是对于孩子是要严厉一点,凡事严格要求呢,还是要宽松一点,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度。

如果你也有同样困惑的话,不妨先来看一下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与他的学生李波特(RM Liebert)做的一项实验。

他们让一些10岁左右的孩子,分别由一个成年人带领玩一种新的保龄球游戏。保龄球的结果会用分数呈现,成年人和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拿取筹码作为奖励(筹码最后可以换取等价的玩具)。

这些作为“榜样”的成年人在孩子面前,会有两种情况表现:即:只有自己投球分数很高时,才拿筹码奖赏自己;或者分数并不高时,依然给自己筹码作为奖励。对自己孩子要求也分两种:高分才奖励,或者即使没有高分时也允许奖励。

也就是:“榜样”分别对自己要求宽松或者严格,以及对孩子宽松或严格要求,最后结合成以下四组情况。

1.自我宽松,对孩子也宽松;

2.自我宽松,却对孩子严格;

3.自我严格,对孩子也严格;

4.自我严格,却对孩子宽松。

之后成年人离开,让孩子自己投球,然后偷偷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

发现实验结果如下

(方格内为“榜样”离开后,孩子的自我表现):

<img alt=snap_screen_20180716172806.png src=http://www.huishi365.com/upload/image/20180716/1531733315102768.p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list-style: none; width: 439px; height: 193px; ti<x>tle=1531733315102768.png />

我们从上述的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当作为“榜样”的父母,如果平日对孩子在重要事情上并不做严格要求,甚至是过度溺爱的话,那么孩子对于自己也会过于放纵。而只有那些平常就对自己严于律己的父母,同时对孩子在关键性问题上面严格要求时,孩子也会表现出这种优质的特性。

那些只对孩子比较严厉,而自己表现出来行为却并不统一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如果父母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自律能力的人,至少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而不要嘴里叼着烟、手里拿着酒瓶,却要求孩子不能接触烟酒。或者自己一回家就痴迷于手机,却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机。

其实如果了解注意力脑科学原理,或者听过我课的学员,也都知道大脑前额叶是我们注意力、自控力、短时记忆等方面的脑控制中枢。对于孩子来说,前额叶还正处于发育时期,并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自己的行为并不能像成人那样作出有效的控制。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在很多关键性的问题上,比如危险、犯罪、网络游戏等难以抵抗的诱惑,一定要有适当的严格性,而不要相信孩子的自律能力。

对于其他事情,却可以在安全合理的基础上,给出孩子充分的自由度,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比如如何收拾自己的房间、完成作业后的时间自由支配等。这样可以训练孩子的前额叶发展,有助于孩子的自律能力发展。

最后我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参考文献:W Mischel ,RM LiebertThe role of power in the adoption of self-reward patterns.《Child Development》,1967

上一篇: 想买培训师成长的书,一直没找到一本满意的,直到这本书
下一篇: 苏泊尔供应链降本增效的启示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