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劳动合同 [返回PC端]

《劳动合同法》应对策略

讲师:安新强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06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公司劳动合同法

【课程时长】
1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招聘和合同签订的法律风险
一、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如何预防劳动者的“应聘欺诈”,如何证明劳动者的“欺诈”?
2、招收应届毕业生,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3、招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4、招用待岗、内退、停薪留职的人员,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5、入职体检需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6、入职前后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如何保留证据?
7、《入职登记表》如何设计,才能起到预防法律风险的作用?
8、劳动者无法提交《离职证明》,该怎么办?
9、企业如何书写《录用通知书》,其法律风险有哪些?
二、劳动合同订立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1、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2、劳动者借故拖延或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如何应对?
3、未签订劳动合同,需支付多长期限的双倍工资?是否受到仲裁时效的限制?
4、劳动合同期满,继续留用劳动者,但未续签合同,是否也需支付双倍工资?
5、什么时候为*时间,签署劳动合同、用工协议?
6、法律禁止2次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和试用期限该如何约定?
7、用人单位收购其他组织时,如何与被接收的员工签订、变更劳动合同?
8、应否与属于职业经理人的法人代表签订劳动合同?

第二讲:试用期的法律风险
1、可否先试用后签合同,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 
2、员工主动申请延长试用期,该怎样操作,才规避赔偿风险?
3、试用期满后辞退员工,最少赔2个月工资,该如何化解?
4、试用期最后一天辞退员工,赔偿概率为70%,如何化解?
5、试用期满前几天辞退员工,赔偿概率为50%,如何化解?
6、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范围包括哪些,如何取证证明?
7、《试用期辞退通知书》如何书写,以避免违法解除的赔偿金?
8、出现“经济性裁员”情况,优先裁掉试用期的新员工,合法吗?

第三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底是不是铁饭碗,会不会增加企业成本?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理由有哪些?
3、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何风险?
4、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期间工作累计满10年,能否要求将固定期限合同变更为无固定期限合同?
5、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合同;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能否拒绝?
6、合同期满劳动者由于医疗期、三期等原因续延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能否拒绝?

第四讲:特殊用工协议
1、培训服务期与劳动合同期限有何不同,劳动合同期限与服务期限发生冲突时如何适用?
2、培训服务期未到期,而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是否属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规避?
3、劳动者严重过错被解雇,用人单位能否依据服务期约定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4、在什么情况下,可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5、在什么时候,企业更有主动权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6、无约定经济补偿的支付,竞业限制是否有效?
7、竞业限制的经济补偿的标准如何界定?
8、要求员工保密,企业需要支付保密工资吗?

第五讲:劳动关系解除与终止
1、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约定支付适当的经济补偿,事后劳动者追讨经济补偿的差额部分,仲裁机构有可能支持劳动者的诉求,企业如何避免案件败诉?
2、能否与“三期妇女、特殊保护期间的员工”协商解除,如何规避风险?
3、员工未提前30日通知企业即自行离职,企业能否扣减其工资?
4、员工提交辞职信后的30天内,企业批准其离职,可能有风险,如何化解?
5、员工提交辞职信后的30天后,企业批准其离职,也可能有风险,如何化解?
6、对于患病员工,能否解除,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法律风险?
7、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末位排名为由解雇员工,往往被认定非法解雇,企业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8、以“组织架构调整,无合适岗位安排”为由解雇员工,感觉非常符合常理,但往往被认定非法解雇,企业该如何做才避免风险?
9、以“经济性裁员”名义解雇员工,感觉非常符合常理,但往往被认定非法解雇,企业该如何操作?
10、《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如果表述不当,往往成为劳动者打赢官司的有力证据,企业该如何书写,才避免案件败诉而承担法律责任?
11、解除劳动合同前未通知及征求工会的意见,是否构成非法解除?
12、劳动合同到期后,经常出现该终止的忘记办理终止手续,该续签的忘记办理续签手续,其引发的风险非常大;那么企业该如何规避风险?

第六讲:违纪违规问题员工处理
1、劳动者往往拒绝签收处分、解雇通知书,如何应对?
2、问题员工往往拒绝提交《检讨书》或否认违纪违规事实,企业该如何收集证据?
3、对于违纪员工,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处理?
4、怎样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5、如何在《惩罚条例》中描述“一般违纪”、“较重违纪”及“严重违纪”? 
6、怎样理解“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7、如何界定“重大损害”,“重大损害”是否必须体现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8、如何追究“严重失职、严重违纪违规”者的法律责任?
9、能否直接规定“禁止兼职,否则视为严重违纪违规”?
10、直线部门经理擅自口头辞退员工,仲裁机构往往认定企业非法解雇,企业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11、劳动者不辞而别、无故旷工,却主张被企业口头解雇,往往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企业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12、“录音录象”证据,仲裁与法院是否采信;企业内部OA系统上的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第七讲:企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的法律风险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哪些内容跟劳动法有必然联系?
2、人力资源、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哪些必备内容?
3、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要求给用人单位带来哪些风险,如何应对?
4、非国有用人单位如何组建“职工代表大会”?
5、无纸化、网络化办公下的公示,存在哪些风险?
6、如何公示或告知,更符合仲裁或诉讼的举证要求?
7、规章制度能否规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8、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劳动者可以被迫解除并索取经济补偿,如何防范?

第八讲:绩效管理制度与薪酬制度的法律风险
一、绩效管理制度的法律风险
1、企业单方调整岗位,员工往往可被迫解除合同并索赔经济补偿,如何规避?
2、调岗时没有书面确认,员工到新岗位工作2个月后能否要求恢复到原岗位?
3、可否对“三期内”女职工进行调岗、调薪?
4、员工认同绩效结果,为什么在“不胜任工作”引发的争议中还是败诉?
5、为什么企业根据绩效结果支付员工绩效奖金,最终被认定非法克扣工资?
6、法律上如何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7、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如何合法辞退?
8、绩效正态分布往往强制划分5%的员工为不合格者,是否合法?
二、薪酬制度的法律风险
1、工资总额包括哪些工资明细?
2、新进员工薪资管理问题及处理技巧;
3、调整工作岗位后,可以调整薪资标准吗?
4、如何通过薪酬调整处理员工失职、违纪等问题?
5、值班算不算加班?
6、加班加点工资支付常见误区?
7、用人单位如何设计工资构成以降低加班费成本?
8、未经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自行加班的,是否需支付加班工资?
9、劳动者主张入职以来的加班费,如何应对?
10、劳动者在工作日法定节假日加班,能否安排补休而不予支付加班费?
11、病假、年休假、婚假、产假、丧假等的享受条件及工资待遇标准?
12、离职员工往往回头追讨年终奖,有可能得到支持,如何规避该风险?
三、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2、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
3、劳动者可否同时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4、经济补偿计算的基数及标准如何确定?
5、经济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的适用范围?
6、如何计算《劳动合同法》生效前后的经济补偿年限?
7、如何理解“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8、劳动合同法环境下“50%额外经济补偿金”是否继续适用?

公司劳动合同法

上一篇: 《劳动合同法》之五险一金
下一篇: 劳动合同管理和劳动合同风险规避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