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技术转型管理
【课程背景】
当前,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对企业而言,研发管理越来越重要,研发管理人才的培养就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现象是,绝大部分企业,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外企,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90%以上的研发管理人员是从技术能力比较强的骨干工程师提拔起来的,刚刚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非常多的情况是角色转换不适应,在走到管理岗位后,从能力技能上,心态心理上,出现以下种种困扰和困惑:
1、重度技术导向,典型工程师思维,过度关注技术过程和技术细节,对产品市场成功,财务成功没有概念。
2、凡事亲力亲为,宁愿自己赤膊上阵,也不愿意培训指导下属,忙得焦头烂额,实际结果却是效率低下,绩效糟糕。
3、不知如何主导制订团队工作计划,不知如何控制团队工作计划实施。
4、不能抓住管理重点,而是成为救火队员,被紧急事情纠缠得团团转,无法按计划有效开展工作。
5、不知道如何分派工作,如何领导团队,更不知道如何确保你的团队不出差错。
6、不知道如何领导和激励团队,团队要么一团和气,要么一团死水,组织氛围没有合理的引导。
7、不能把握亲和力和威慑力的尺度,下属要么轻慢懒散,要么战战兢兢,容易走极端。
8、团队绩效不佳,不知如何进行绩效管理。
9、不懂指导和培养下属,部属成员能力无法提升。
10、部属团队不稳定,团队成员流失大,团队成员经常招聘经常离职等等。
以上诸多问题,常常导致疲惫不堪,焦头烂额,一筹莫展,束手无策,不能有效达成企业整体目标。
作为一位以前只对技术负责的资深技术专家,需要转变为对全流程负责的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或者是对某一专业领域负责的部门经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全流程的系统认知?思想和行动上要实现哪些蜕变?要掌握哪些管理技能?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力?这些就是本课程探讨的重点。
【适合对象】
1、企业CEO/总经理、研发总监、研发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产品经理
2、研发总经理/副总、公司总工/技术总监
3、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4、转型管理岗位的技术骨干
【课程收益】
1、通过学习,学员能够陈述从技术到管理的心理困惑及初步的解决方法。
2、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列举从技术走向管理转变的几个关键要素。
3、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练习和应用从技术走向管理的五个好习惯(成果导向、综观全局、聚焦重点、发挥优势、集思广益)。
4、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初步应用四个核心管理技能(目标与计划、组织与分派工作、控制与纠偏、领导与激励)到对应的管理工作中。
5、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初步应用技术到管理的几个转变解决工作总的实际问题。
6、通过学习,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学员能够讲述与领导沟通的方法技巧,并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7、通过学习,通过讲师展示和解析的技术管理案例资料(流程、制度、模板、表格等),通过授课现场演练,在课后进行复盘巩固,学员能够制定技术到管理的行动计划,初步应用到管理工作中。
【课程大纲】
模块一、技术转型管理组织驱动与自我认知
1、VUCA新形势下,技术走向管理的源动力
2、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模型
3、技术管理职位与通用管理有何不同?
4、素质模型:技术型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聚焦模块
5、技术人员VS管理人员
6、角色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 自我驱动到驱动他人
2)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掌握
3) 由管事到管人事统管的转变
4) 由发现问题到推动解决问题的转变
7、角色转换的进阶之路(角色、态度、知识、技能)
8、管理技能的培养
9、个人魅力的打造(习惯、领导力、沟通能力)
10、团队作战:组织融合和团队打造
11、研讨演练:如果你是众口难辨的张经理该如何应对?
模块二、技术转型管理思想行为习惯的修炼
1、习惯的核心价值: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2、习惯之一:成果导向
1)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2) 成果导向对技术管理者的要求
3) 研讨:技术管理者在具体工作中怎么做才算是成果导向?
4) 点评:技术整体资源管理方法论(保证技术资源整体投入产出比)
3、习惯之二:综观全局
1) 对技术各级管理者来说全局在哪里?
2) 综观全局的要求(理解自己在技术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贡献)
3) 建立技术团队的创造性与规范性相结合的文化
4) 案例研讨:管理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破例?
5) 案例研讨:技术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6) 案例研讨:游戏规则建立中的赏罚基本原则是什么?
4、习惯之三:聚焦重点
1) 技术管理人员忙碌却无成效的原因剖析
2) 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分类和时间管理
3) 问题解答:谁都知道应当按四个象限安排工作顺序可为什么我们总安排不好?
4) 讨论:对技术管理者来说到底什么是重要的工作?领导交代的工作到底属于哪个象限?
5) 案例:张经理的工作如何聚焦重点
5、习惯之四:发挥优势
1) 不同的技术人员有什么优势
2) 是发挥优势还是克服弱点
3) 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发挥不同技术人员的优势
6、习惯之五:集思广益
1) 怎样才能使技术团队绩效*化
2) 技术团队合作的5种方式
3) 因为差异(四个层次)所以要集思广益
4) 差异会导致冲突吗?差异与冲突的关系
5) 为什么技术人员与测试人员、QA会有冲突
6) 冲突的状况与组织绩效
7) 集思广益经常使用的方法论(脑力激荡法、德尔菲、*、共创空间)
模块三、技术转型管理需学会与领导沟通
1、技术管理者自己沟通能力不强而领导又不懂技术怎么办?
2、为什么技术工作自己觉得开展的很好却得不到老板或领导的认可?
3、与领导沟通的重要性
4、领导的沟通类型
5、领导的沟通类型对沟通的影响
6、高层领导喜欢的沟通方式
7、与领导沟通的方式、方法与技巧
8、与领导沟通谨慎换位思考
9、汇报会上领导常问的问题
10、为什么领导在会上总是不断追着问?
11、高层管理者对技术的沟通信息需求(开发状况、资源状况、管理优化状况)详细介绍和模板演示
12、要想成功从技术走向管理首先做个成功的下属
13、研讨:如何做个成功的下属?改进的三个要点
模块四、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目标与计划管理
1、目标对我们的影响
2、如何根据公司的战略要求制定技术部门和技术项目的目标
3、技术部门和项目的目标如何分解到个人
4、如何帮助下属制定工作目标
5、目标的制定与下达(SMART化、愿景化、共享化、承诺化(PBC))
6、技术项目的目标为什么不容易SMART
7、开发管理中为什么要用模板,模板使用的3个艺术、为什么模板推行中总有困难
8、技术工作计划的PDCA循环
9、技术流程与计划的关系
10、技术项目计划制定的流程
11、PERT、关键路径和WBS
12、为什么技术项目计划不用PERT图
13、产品开发计划如何分成四级(四级计划的责任主体和制定时间点)
14、演练:每个小组制定一个半年计划提纲现场发表
模块五、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组织与分派工作
1、技术执行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2、常见技术组织形式及优缺点
3、如何对技术工作进行分解
4、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原则
5、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的步骤
6、给技术人员分派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7、技术沟通管理的内容
8、有效沟通的障碍/约哈里窗
9、面对面沟通避免的小动作
10、如何给其他部门分派技术工作
11、技术管理人员在分派工作中容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克服
12、给技术技术人员创造愿景、描绘愿景,尤其是关于项目与团队前途
13、案例研讨
1) 技术技术型团队的成员常被迫承担紧急的项目周期,该如何处理?
2) 给予技术技术人员的空间到底多大,犯什么样的错误可以接受?
3) 任务下达后完成得不好但因为是碰到困难又怎么处理?
4) 一个人承担多个项目遇到资源冲突怎么办
5) 两个领导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模块六、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控制与纠偏
1、技术工作为什么难以控制
2、技术工作追踪的步骤
3、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一:会议(具体操作与模板)
4、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二:报告机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5、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三:审计(具体操作与模板)
6、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四:合同书与任务书(具体操作与模板)
7、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五:预警系统(具体操作与模板)
8、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六:经验教训总结(具体操作与模板)
9、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七:测评(具体操作与模板)
10、技术工作控制方法之八:非正规控制(具体操作与模板)
11、技术工作如何度量、量化管理(有哪些量化指标、PCB)
12、关于控制的误区(用人不疑、甩手掌柜、与创新的矛盾)
模块七、技术转型管理核心修炼之领导与激励
1、技术领导权威力的来源
2、技术领导如何发展个人魅力
3、如何针对不同环境和不同的技术人员进行情景领导
4、讨论:如何增进技术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5、技术领导如何授权
6、技术领导如何辅导下属和培养接班人
7、技术部门中的“因人而异”的管理方法
1) 白金法则
2) 如何管理你团队性格特征不同的下属
3) 案例分析:如何考察与识别有管理潜力的技术型部属?
4) 尊重技术技术人员个性的沟通模式与方法
5) 案例研讨:如何管理技术型团队中的悍将、润滑油、老黄牛型的部属?
8、技术人员的考核与激励(专题讲解)
1) 建立功能型团队与项目型团队面向结果的绩效考核办法
2) 定性与定量考核法;
3) 有效理解结果、过程、投入的考核之间的关系;
4)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法):模板、业界案例、练习
5) 平衡计分卡考核法(BSC法):模板、业界案例
6) 个人业务承诺法(PBC法):模板、业界案例、练习
7) 考核流程与360度考核法:业界案例比较分析
8) 末位淘汰法
9) 各层次技术人员考核要求及关键内容
9、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与任职资格管理
1) 技术技术型人才的素质模型与特点
2) 培育部属(辅导的7步结构、技术技术人员积极意愿度的培育、能力度的培育、如何培养技术技术型新手、如何培养技术技术型骨干与高端人才)
3) 任职资格管理(双阶梯职业通道模型、任职资格的目的与作用、任职资格的体系与标准、认证与成长、职业生涯发展)
4) 基于任职资格的技术技术型人员的培训实习体系
5) 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系统工程师、QA、项目经理等)的正式培养机制——资源池
10、技术型人才的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方法
1) 技术技术型人才的需要
2) 案例研讨:技术技术型人才受什么因素激励?
3)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士气受哪些因素影响?
4) 案例研讨:技术型团队的凝聚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5) 管理者的红黑脸方法
6)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红脸?
7) 案例研讨:如何对技术型部属使用黑脸?
8) 案例研讨:能干的技术型部属犯了错误如何处理?
9) 案例研讨:如何在能力比你强的技术型部属中树立你的威信?
10) 技术技术型人员的物质型激励:薪酬包组合、组合结构、薪酬分配、薪酬梯级、工资奖金比例
11) 资历能力及报酬的关系、业界案例
12) 技术人员离职的征兆管理以及如何留住有价值的知识型员工
课程收尾:回顾和总结,技术转型管理书单推荐,五三一行动计划,Q&A
技术转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