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礼仪培训
介绍是日常工作和商务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业务活动中相互解的基本方式,也是双方走向熟悉的第一步。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交往,更多地沟通和更深入地合作。
所谓介绍,通常是指在初次相见时,经自己主动沟通,或借助第三者的帮助,从而使原本不相识者彼此之间有所了解,相互认识。无论哪种介绍,都必须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一、自我介绍
顾名思义,自我介绍就是把自己介绍给他人。在社交场合中,我们想要结识一个人,或者在公众场合想要让大家认识自己时,就需要自我介绍;在商务场合中,初次见面、拜访客户、接待访客、宴请等场合,也需要做自我介绍恰当的自我介绍,不但能增进他人对自己的了解,还能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创造出商机。
一般来说,自我介绍需要报清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以及自己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什么关系。自我介绍时要做到表达清晰、风趣、真实、流畅,尽量包含足够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及与接下来的与谈话相关的内容。
(一)自我介绍的基本原则
(1)内容要真实。自我介绍时,介绍的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浮夸、不投其所好。否则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信任。
(2)内容详略得当。自我介绍时,要根据场合需要确定内容的详略,有意识地抓住重点。
(3)真诚的态度。真诚的态度通过友好的眼神交流,自信的微笑,恰当的语音语调和得体的肢体语言来呈现。
(4)时间简短。介绍时控制好时间,言简意赅,最好将自我介绍的时间控白己食片
制在一分钟内。自己的领导
(二)自我介绍的形式
介绍自己,有不同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自我介绍的内容兼顾实际需要、双方关系、所处场合等,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一般自我介绍分为以下4种形式。
(1)应酬式。这种方式最简单,介绍的内容仅为本人姓名,主要适用于面对泛泛之交、不愿深交者,相当于问候致意。
(2)工作式。主要内容包括公司、部门、职务、姓名等,往往缺一不可。这种方式适用于正式的因公交往场合。
(3)交流式。介绍的内容与交流场合的主题相关,可以介绍自己的籍贯、学历、兴趣爱好、擅长、家庭、与交往对象某些熟人的关系等。适用于非业务的交流场合。
(4)礼仪式。主要内容包括正式的欢迎开场、本人姓名职务、正式的感谢或祝福等。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
(三)自我介绍的注意事项
(1)常规的自我介绍通常为三个部分组成:开场白、介绍内容、结束语。
开场白通常为称呼、问候和感谢;介绍内容根据工作式、交流式或礼仪式的不同形式来决定具体说什么;结束语则通常是寒暄、感谢或祝福。
(2)为了让对方记住自己,可以介绍自己姓名的含义,适当展开,如果有幽默感会更让人印象深刻。例如,我叫谢石,谢谢的“谢”,石头的“石”。别以为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哟。我本人个性很坚强,做什么事都很执着,像块顽石。(3)进行自我介绍前,可以先向对方点头示意,得到对方面应后再做介绍。如果你想认识某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他的资料,这样在自我介绍以后比较融洽地交谈。
(4)做自我介绍之前要看准对方空闲的时机,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对方倾听你所讲的内容,并且不会打扰到对方。比如,某甲和某乙正在交谈,你想加人,可以选择甲乙谈话出现停顿,或某个话题结束的时候再去自我介绍,并招呼:“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是×××。”“很抱歉,可以打扰一下吗?我是×××。”“两位好,请允许我自己介绍一下……”此类语言会更显礼貌。
二、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也就是介绍他人,又称第三方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被介绍人)引荐的一种介绍方式。介绍他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通常被介绍双方各自做一番介绍。有时,也可单向地介绍,即只将被介绍者中的某方介绍给另一方。
(一)介绍他人的时机
(1)与同事外出,路遇同事不相识的其他同事或朋友。
(2)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4)打算介绍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5)受到为他人做介绍的邀请。
(二)介绍人的身份
在商务交往中,介绍人应由接待人员、秘书担任,或主客双方都熟悉的人担任;在社交场合,东道主、长者或与被介绍的双方均有一定交情者都可以担任介绍人。
(三)介绍他人的基本原则与顺序
在为他人介绍前,先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使位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即“尊者优先了解情况”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为他人做介绍时的商务礼仪顺序有以下几种。
(1)介绍上级与下级认识时,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把下级人员介绍给上级人员,首先称呼上级人员,然后再将被介绍者介绍出来。如:“李经理,这是我的助理石青。石青,这是销售部的李经理。”
(2)介绍公司同事与客户时,应先介绍同事,后介绍客户。把自己公司的人介绍给客户时,要提及客户的称呼和对方的公司名。如:“李主任,这是我们公司行政部的朱琦。朱琦,这是××公司的李主任。”
(3)介绍长辈与晚辈认识时,先介绍晚辈,后介绍长辈。介绍晚辈给长辈,首先要称呼长者,然后把晚辈介绍给长者,最后再介绍长辈。如:“陈叔叔,这是我儿子王博,他刚刚从南京大学毕业。王博,这是陈爷爷。”
(4)介绍女士与男士认识时,应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女士与男十认识时,通常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并引导男士到女士面前做介绍。介绍中,女士的名字应该先被提到,如“丽娜,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同学海涛。”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务场合,不必采用“女士优先”的原则,商务场合忽略性别,应遵从“地位高的人先知情”的原则。如介绍时可说:“王经理,请允许我将我的助手小张介绍给您。”然后说:“小张,这位是××公司的王经理。”在商业界,只有当两个人的社会地位相同时,才遵循优先让女士知情的惯例。
(5)介绍同事、朋友与家人认识时,应先介绍家人,后介绍同事、朋友。
(6)介绍来宾与主人认识时,应先介绍主人,后介绍来宾。
(7)介绍与会先到者与后来者认识,应先介绍后来者,后介绍先来者。
(四)为他人介绍的语言与手势
为他人介绍时,最好先说一些:“请让我来介绍一下……”“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之类的介绍词,之后再正式介绍。为他人介绍时,为了体现对他人的尊重,除了称呼和语言的准确,更要用专业的手势来表达。可以用“横摆式”,即掌心向上的手势来介绍他人,以示尊重(详见第二章举止礼仪)。
(五)被介绍后的回应
在介绍时,除长者或位高者外,被介绍者一般应起立、微笑、点头或握手致意,并说“您好”“久仰”“幸会”之类的寒暄语。如果介绍是在谈判桌或宴会桌上进行,则被介绍的双方不必起立,只需要微笑点头即可,介绍后可说些客套话。
要留意的是,介绍并不只是一种客套,更是一种新关系的建立。当有人把你介绍给别人的时候,无疑,你会很希望别人记住你的名字。如果他们下次再见到你时仍把你当陌生人,你一定会失望。同样,我们也应在介绍人把别人在绍给我们以后尽量记作对方的名字,以便在以后的社交中或商务场合相见价,能够准确地称呼对方,这才是尊重与礼貌的表现。
商务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介绍顺序问题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问题。而是涉及个人修养、组织形象以及商务活动的目的能否如愿达成的问题。但是在一些非正式场合,就不必过于拘泥于礼节,不必讲究先介绍谁后介绍谁。今绍人说“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即可做简单的介绍,也可直接报出被介绍者各自的姓名:“李燕、张晓明”。
三、集体介绍
集体介绍是他人介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介绍者在为他人介绍时,被介绍者其中一方或者双方不止一个人,甚至是许多人。在需要做集体介绍时,原则应参照为他人介绍的顺序进行。其基本规则: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尊者优先了解情况)。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时,在这个集体中的顺序则应当由尊而卑。
(一)集体和个人
(1)将一人介绍给大家。在被介绍者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或者难以确定时,应使一人礼让多数人。人数较少的一方礼让人数较多的一方,让人数较多的一方先知情。因此先介绍一人或人数少的一方,后介绍人数较多的一方或多数人。在会议、比赛、会见、演讲、报告时,可以只将主角介绍给大家,而不需要一一相互介绍。
(2)将大家介绍给一人。若被介绍者在地位、身份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当这些差异表现为年龄、性别、婚否、师生以及职务有别时,地位、身份明显高者即使人数较少,甚至仅为一人,仍应该被置于尊贵的位置,先向其介绍人数多的一方。
(二)集体和集体
人数较多的双方介绍。若需要介绍的一方人数不止一人,非正式场合可采取笼统的方法介绍,如可以说:“这些人是我的朋友”,“她们都是我的同事”等。正式场合还是要对其一一介绍。此种介绍,可按位次尊卑顺序进行。先介绍位卑的一方,后介绍位尊的一方,或先介绍主方,后介绍客方。介绍时从职
位高到职位低依次进行。
(三)当众介绍嘉宾
在大型演讲、会议、庆典、报告等场合,往往主持人会作为介绍人,来介绍参与者或演讲嘉宾,这是将一人介绍给集体的典型情况。在此较为隆重的场合下,介绍人要注意如下三点。
(1)突出嘉宾的重要性。为什么重大场合通常由主持人来为嘉宾做介绍,而不是嘉宾本人做自我介绍?因为中国人讲究自谦,不方便过于夸赞自己,突出自己的成就和贡献,需要介绍人代为公开告之。所以主持人需要将嘉宾的身分和重要性介绍清晰,尤其是与这个公开场合相关的能力和背景更需要重点突出,以方便其他人建立对嘉宾的信任和期待。
(2)尊重的手势。越是公开的场合,手势越重要,这是主持人以非语言的方式在表达和突出嘉宾的重要性和对他的尊重,可用横摆式。
(3)带头鼓掌。主持人介绍完毕,在结束时邀请观众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嘉宾。既是烘托氛围,对嘉宾表示欢迎,也是一个转场,代表了将接下来的内容转交给嘉宾。
要点回顾
1.本节重点为介绍礼仪中自我介绍、他人介绍和集体介绍的具体内容。
2.自我介绍的内容兼顾实际需要、双方关系、所处场合等,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分为应酬式、工作式、交流式和礼仪式4种形式。
3.为他人介绍的基本原则是“尊者优先了解情况”,介绍前要确定双方地位的尊卑,然后先介绍位卑者,后介绍位尊者,使位尊者先了解位卑者的情况。
4.集体介绍分为介绍集体与个人,介绍集体与集体两种情形。做集体介绍时,原则上应参照为他人介绍的顺序进行。其基本规则:介绍双方时,先卑后尊(尊者优先了解情况)。而在介绍其中各自一方时,在这个集体中的顺序则应当由尊而卑。
介绍礼仪培训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