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营销策划 [返回PC端]

行业高质发展 保险专业致胜—新周期下保险市场趋势思考

发布时间:2024-05-24 14:57:56

讲师:李瑞倩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628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保险市场趋势思考课程

【课程背景】
中国保险业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2023年是落实二十大大政方针的开局之年,宏观经济的企稳,将推动银行业与实体经济走上相互促进的正螺旋。金融监管体制即将迎来划时代的变革,保险业的发展迎来更为规范和有效的监管环境。
读懂周期,才能掌握规律,认准趋势,方能乘势而为,在这样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下,保险业如何应变、求变、改变,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特别是理财经理与财富顾问如何在这一时期服务客户?何为客户提供专业资产配置与营销服务?成为“看见趋势,读懂周期,营销落地,影响升级”的新时期保险人。

【课程收益】
读懂宏观经济形势与保险业营销服务的内在逻辑关系。针对当下保险存在的营销问题有进一步的认知,能够在客户对接当中展示个人的专业性;
明晰后疫情时代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的主要特点,对症下药,从当下行情出发分析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的认同感;
增强对市场形势技波动的敏感性,提供超出预期的专业服务促营销产出,通过专业与及时的服务,提升客户的留存率与大客户的挖掘;

【课程特色】
干货,没有废话;科学,逻辑清晰;实战,学之能用;投入,案例精彩

【课程对象】
保险公司中高层管理、内勤、外勤等相关岗位人员

【课程大纲】
一、2023年*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1.“*金融工作会议”,而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政治定位上的根本变化
明确主体责任主导者,并将后续会议中发挥重要作用。
*金融会议的召开频次
2.金融行业的苦日子可能还要熬很久
会议评价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
会议评价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未来金融监管压力很大
保险行业也将迎来强监管
3.金融工作的政治性进一步增强,*和地方党委的地位显著提升
强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
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破窗”效应、“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
保险行业迎来金融洗牌下的发展先机
4.强化金融工作的从属性,明确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利率水平可能易下难上(即便上行、幅度预计也有限)
较长时期内保持在低位水平,以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保险产品仍可保持长期锁定利率的优势
明确提出要做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与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则首次出现在*级别的会议上
预计后续可能会有相应引导性政策出台
金融监管部门也将会针对这五大金融推出具体体的引导性与考核政策。
5.将“全面强化监管”与“防范化解风险”放在一起阐述
对金融市场有较多阐述: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防范风险共振
金融市场的地位在提升
政策层面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力度可能会增强
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预计资金出境会越来越难
利用保险产品的金融属性对资产做风险隔离
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快和稳的关系
6.*金融工作会议关键词总结
监管
风险
坚持
市场
高质量发展
服务

二、“报行合一”下银保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1.为什么要推行“报行合一”制度
产品差异差的来源在费率
恶性竞争导致行业乱象
2.“报行合一”制度推行,对保险公司各渠道的影响
银保渠道率先推行,率先受益
经代渠道如临大敌
个险“报行合一”受到最多忧虑
个险优势凸显

三、中国保险业发展趋势与应变发展模式
1.响应及时,占领C位
最快捷的服务体系
最有战斗力的专业营销队伍
迎合市场的推动能力
2.攻心营销,价值现行
标准化+制式化服务
政策解读+需求匹配+赋能双赢
3.营销革命,三创破局
创新形式:定位、洞察、需求
创意策划:注意、兴趣、联想
创意服务:推动、引导、规划

四、终身寿和年金产品营销思路探索
1.如何从国家政策变成谈保险?
通过政策看风险
降息风险
养老风险
境外资产转移的风险
其他风险
婚姻风险
财富风险
传承风险
风险谈透、功能谈够
终身寿和年金产品的功能
2.“保险+服务”一体化方案激发客户需求,医康养生态撬动业绩增长
3.“保险+信托”
4.做好家庭保单开发
2公式(收入储蓄支出关系公式)+3张图(拉车爬坡图、房屋巩固图、小船航行图)
5.做好群体保单开发
商会、协会
异业联盟
政府政策引领部门的联动营销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社保局

保险市场趋势思考课程

上一篇: 从客户关系增进到忠诚客户培育的痛点解决
下一篇: 对公客户经理商务素养及开门红产品组合与客户营销技巧实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