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管理能力 [返回PC端]

《转型增效:从技术人才走向管理》

发布时间:2025-02-13 14:01:04

讲师:巨一铭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32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从技术人才走向管理培训

课程背景: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众多企业在技术创新推动下迅速成长。在此过程中,一批技术精湛的人才脱颖而出。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张与业务多元化,技术人才晋升管理岗时暴露出诸多问题。他们长期专注技术细节,形成思维定式,难以快速适应管理工作中对战略规划、资源调配等宏观层面的把控需求。在团队协作方面,习惯独立作业的技术人才往往缺乏有效沟通、激励与协调团队成员的经验,导致团队合力难以形成。
同时,从技术视角转向管理视角时,他们在应对复杂人际关系、处理组织内部矛盾以及平衡多方利益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这不仅阻碍了个人职业发展,也对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限制。
为帮助技术人才顺利转型,填补管理能力短板,特设计本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其管理素养,促进企业管理团队的优化与升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

课程收益:
深度自我认知与思维破局:清晰洞察从技术到管理转型过程中的思维桎梏,开启全方位思维转变之旅,顺利跨越转型初期的认知障碍,为后续管理能力的提升筑牢根基;
精准转型路径导航:明晰技术人才迈向管理成功的核心要点与关键发展路径,精准把握各个转型阶段的关键任务与挑战,加速实现从技术骨干到卓越管理者的角色蜕变;
多元角色驾驭与团队引领:全面掌握技术型管理者的五种核心角色内涵,熟练运用角色转换策略,显著提升团队领导力与管理效能;
魅力领导塑造与团队凝聚:通过巧妙处理团队人际关系、有效管理自身情绪、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全面提升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团队氛围;
高效沟通赋能与协作升级:熟练掌握高效沟通的核心技巧与关键要素,包括针对不同员工的沟通策略、结构化沟通模型、多元沟通技巧以及沟通七要素与五颗心等,有效解决因沟通不畅引发的管理难题,提升团队整体运作效率。

课程对象:从技术人才刚提拔的管理者、技术岗位的管理者

课程大纲
导入:开启新旅程,改变思维方式
第一讲:转型起点技术人管理转型剖析
一、技术人员的五种性格特征
特征一:事无巨细的人
特征二:技术人员喜欢单打独斗
特征三:习惯听从安排,而非自己进行计划
特征四:语言沟通能力较弱
特征五: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团队的利益和作用
二、技术人员向管理者转型的三个维度
1、思维方式的转型
2、知识结构的转型
3、自身角色的转型
三、技术人员所必备的思维
1、全局思维看问题的大局观
2、双赢思维左右逢源获资源
3、顾客思维从局外看局内
四、技术人员转型过程中常犯的五种角色错误
第一种:错把自己当做民意代表
案例分析:某企业管理者的错位问题
第二种:对上级的决定执行不力
第三种:身在管理岗位做下属的工作
第四种:部门主义、以我独大
第五种:习惯对下属发号施令

第二讲:角色锚定技术管理者多元角色
角色一:企业文化的传承者(三承三启)
1、承前启后
2、承上启下
3、承点起面
角色二:做业务和专业的带头人
1、身体力行
2、言传身教
角色三:员工技能的辅导者
用自己的所长去发挥下属的所长
角色四:决策、策略的建议者
角色五:部门问题的终结者
案例分析:海底捞的优秀员工
视频案例:董明珠从技术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
解析:技术性问题VS管理性问题
工具:管理性问题的思考模型图
工具:问题思考模型

第三讲:转型核心关键要点与发展之道
一、心态重塑与转型要点
案例讨论:探讨海纳百川对角色转变核心的启示
二、摒弃抱怨,树立积极管理态度
1、管理者抱怨的弊端
1)破坏团队氛围
2)影响团队士气
用建议替代抱怨
2、面对下属抱怨的处理方式
1)不可压制
2)及时引导
工具:消除抱怨的目视法
三、勇担责任,管理者的价值导向
1、管理者的价值
1)对团队负责
2)对企业负责
情景模拟:责任的定义
讨论:责任担当对于管理者的意义
视频分享:海尔张瑞敏的自述
2、责任担当对团队的影响
1)上行下效
2)团队归属感
四、技术转型后的管理发展之道
1、凝聚人心(培养团队)
2、将心注入(激发团队的能量)
3、躬身入局(避开管理者的发展误区)
案例解析:一个技术人才的成功之路
视频解析:管理者的辉煌与失败

第四讲:认知重塑知识结构与思维转型
一、思维转型:从自我中心到多元管理
1、学习方式的转变
2、思维模式的转变
1)从专注事到专注人
2)从管理走向经营
小组讨论:改变自己与改变他人
二、认识管理的深度内涵
1、管理与领导的本质
对比管理者与领导者不同表现形式
案例分享:阳明心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2、从管理向领导转变
1)从向外求转向内求
2)从控制到释放
3)从管理到影响
3、六种管理风格的认知
1)指令型
2)民主型
3)亲和型
4)领跑型
5)愿景型
6)辅导性
根据下属的不同表现形式所要采用的管理方式
测评工具:领导风格测试与解析

第五讲:领导力塑造领导魅力与管理提升
一、赢得下属追随的秘诀
1、换位思考
2、帮助下属实现目标
3、利他思维
案例解析: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思想
案例解析:杜月笙的“人心至上”
4、提升内在格局境界
二、提升容纳与情绪管理能力
1、团队发展与容纳的逻辑关系
案例解析:董明珠对下属犯错的处理方式
2、容纳力建立的理论与实践方法
1)学说话理论
2)学走路理论
情景讨论:管理者因材施教的反思
3、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不随意批评下属
2)情绪在团队内部的负面影响
3)树立权威而非职权
4)利用管理机制替代批评
三、以身作则:引领与激励之道
1、经营团队的认同感
情景体验:触摸凝聚团队最有效的方法
2、团队出现问题的核心
3、身教大于言教
情景体验:身教与言教的作用对比

第六讲:沟通进阶高效沟通与角色跨越
一、关键沟通与有效提问
1、Z世代员工性格特性
1)Z世代是质疑权威的一代
2)Z世代是追求平等的一代
3)Z世代是关注趣味的一代
4)Z世代是重视自己体验的一代
2、红灯思维与绿灯思维
3、结构化视角沟通模型
1)相应情绪
2)确认事实
3)看见诉求
4)明确行动
4、用提问放大影响力
沟通工具:GROW提问模型
二、高效沟通的三个前提
1、环境
2、气氛
3、情绪
视频解析:沟通要素的掌控
三、高效沟通的五个技巧
1、认同的技巧:先求同再存异?
2、表达的技巧:如何做到表达高效,说服有力?
3、互动的技巧:怎样互动才会让对方不会有压力
4、倾听的技巧:你该怎么听,别人才愿意说?
5、反馈的技巧:如何适时地回应?
四、高效沟通的七个要素
1、拥有同理心
2、掌握两个度(柔软度与自信度)
3、认清沟通中的三视(俯视+平视+仰视)
4、禁伤害性语言
5、辨沟通对象(四维度)
工具:乔哈里之窗-认知自我的源头
工具测评:DISC行为风格测试
视频解析:不同性格的沟通方式
6、禁止沟通中的冷暴力
7、采用六多一少的沟通宗旨
五、高效沟通的五颗心
1、喜悦心沟通法
2、同理心沟通法
3、包容心沟通法
4、赞美心沟通法
5、爱心沟通法

第七讲:时间增效工作时间管理解码
讨论: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一、让工作时间更高效
1、正确认识工作时间(四性)
目的性、针对性、运用性、收益性
2、准确诊断工作时间
3、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4、高效运用工作时间
询问原因+借用外力
5、持续改进工作时间
善回顾、梳流程、建机制
6、轻松推进工作的五步法
挖掘需求→制定方案→提请决策→精细执行→总结复盘
二、时间管理的方法
1、要事第一
工具表单:时间四象限管理
2、知行合一
工具表单:工作时间效率测试表+工作时间效率自信表
3、聚焦整块时间

从技术人才走向管理培训

上一篇: 领航成长—管理者辅导员工的技术与艺术
下一篇: 《数字化时代下的企业管理模式》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