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安全管理 [返回PC端]

互联网时代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21 11:00:10

讲师:孙海荣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313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信息安全体系培训

【培训对象】
企业全部人员

【培训收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长效机制。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训》课程目的 网络信息安全就是要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司法部门肩负着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和建设的重要责任,面对黑客攻击、信息泄露、网络病毒等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和形势,如何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和提升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已成为司法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一部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状况
(一)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网络安全威胁治理成效显著
(二)APT组织利用社会热点、供应链攻击等方式持续对我国重要行业实施攻击,远程办公需求的增长扩大了APT攻击面
(三)App 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但个人信息非法售卖情况仍较为严重,联网数据库和微信小程序数据泄露风险较为突出
(四)漏洞信息共享与应急工作稳步深化,但历史重大漏洞利用风险仍然
较大,网络安全产品自身漏洞问题引起关注
(五)恶意程序治理成效明显,但勒索病毒技术手段不断升级,恶意程序
传播与治理对抗性加剧
(六)网页仿冒治理工作力度持续加大,因社会热点容易被黑色产业链利用开展网页仿冒诈骗,以社会热点为标题的仿冒页面骤增
(七)工业领域网络安全工作不断强化,但工业控制系统互联网侧安全风
险仍较为严峻
二、我国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数据分析
(一)恶意程序
(二)安全漏洞
(三)网站安全
(四)工业控制系统安全
三、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新型表现
(二)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多重成因

第二部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思路
一、国外信息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演化
二、国内信息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演化
三、我国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整体框架
四、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思路
(1) 参照我国网络安全定级保护2.0标准
(2) 确立中国特色的新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 未来研究趋势

第三部分 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对策
一、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二、对标等保2.0建设安全管理体系
三、重视新型的云安全和虚拟化安全
四、加强移动安全防护

信息安全体系培训

上一篇: 《赢在执行—团队执行力》
下一篇: 《自我赋能,点亮人生—赋能卡牌工作坊》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