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查课程
课程背景:
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合同作为法律和商业交易的基石,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企业间的合作、商品或服务的买卖,还是知识产权的许可与转让,都离不开合同的约束与保障。然而,随着交易复杂性的增加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合同审查工作变得日益重要且充满挑战。
合同审查不仅是对合同文本的简单审阅,更是一项涉及法律、商业、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工作。它要求审查者具备扎实的法律功底、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合同审查,可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平性和可执行性,为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合同审查的各个方面,帮助学员掌握合同审查的核心技能和方法。课程从合同审查的准备工作入手,逐步深入到合同结构、权利义务条款、违约责任条款以及其他条款的审查,最后总结了合同审查中常见的错误及检查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全面提升合同审查的专业水平,为企业的合同管理和风险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课程收益
1、全面掌握合同审查技能
2、提升法律与商业洞察力
3、优化合同审查效率
4、增强合同管理能力
5、提升职业竞争力
课程对象:公司市场、技术、财务、法务、人事等各层级领导、各部门管理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讲:合同审查的准备工作
一、思想准备
1、写合同的目的:明确合同是为谁写的
2、合同的基本要求
1)定义准确
2)结构完整
3)逻辑清晰
4)法言法语
二、合同审查的目的
1、服务交易而非消灭交易
2、控制风险
3、转嫁损失
4、便于操作
三、资料准备
1、合同文本:复印件或电子版
2、附件与关联材料:所有提及的附件及关联合同
3、主体资格与标的物合规性材料
4、工作方法
1)复印件再复印,形成卷宗
2)电子版保存副本,统一存放
3)文件命名规范:客户名称、业务事项、律所名称、日期
四、法律准备
1、判断适用的法律关系
2、涉及的法律法规:日常积累与法律检索
3、行业规则、案例与技术鉴定
4、合同范本与法律研究
五、商业准备
1、与当事人充分沟通
2、合同背景
3、合同目的(交易目的)
4、双方当事人地位
5、商业条款
六、工作准备
1、工作要点:当事人最关注的条款
2、成果形式:批注、修订、定稿等
3、成果标准:简单校正、细致修订、提升层次
4、成果受众对象:法务、商务、领导、对方
5、交稿截止日与时间预算
6、需要他人配合的事项
第二讲:合同审查的结构审查
一、合同审查的步骤
第一步:审合同的结构
第二步:审具体细节问题
第三步:复查外在表达(如标点符号)
二、合同结构的基本要求
1、结构完整
2、体系清晰
3、逻辑严密
三、结构完整
1、合同法规定的结构模块
1)主体信息
2)标的、数量和质量
3)价款或报酬
4)履行地点、期限和方式
5)违约责任
6)解决争议的方法
2、从合同目的看结构安排
1)房屋租赁合同
2)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3)供货合同
四、体系清晰
1、结构安排合理
按时间先后、按主体、按事项
2、标题设计科学
概括主旨意思、不冲突、不重合
3、条款归类正确
同类条款集中、权利义务责任分开
五、逻辑严密
1、定义一致、主体一致、引用准确
2、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责任、闭环
第三讲:权利义务条款审查
一、权利义务条款的基本要求
1、准确:合同表述需*无误,避免歧义
2、合法:条款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避免无效条款
3、实用:条款设计需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可执行性
4、对等:双方权利义务需对等,避免显失公平
二、权利义务条款的审查办法
1、目的性审查
1)广义解释合同目的,包括直接目的和动机
2)确定条款是否满足合同目的和动机
3)区分核心权利、重要权利、一般权利
2、完整性审查
1)描述合同权利义务履行的各个环节。
2)控制节点设置合理,确保过程控制。
3)结合约定条款和任意性规范,完善合同内容。
3、*性审查
1)存疑表达*化,消除误解
2)模糊语言具体化,明确标准
3)行为要求具体化,确保可执行性
4、合法性审查
1)排除违法性条款,关注效力性规范和管理性规范
2)确保条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5、实用性审查
1)权利义务对应,确保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有责任
2)标的确定可能,避免不确定条款
3)行为指引可操作,确保条款能够实际执行
4)逻辑关系顺畅,避免矛盾条款
三、审查过程中的妥协和底线
1、商务条款的可妥协性
2、价格、付款日期、付款方式、质量要求等可谈判
3、核心条款的底线思维
4、核心权利、重要权利不可突破
5、当事人地位决定底线高低
6、优势方不可仗势欺人,弱势方需坚守底线
第四讲: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
一、违约行为形态
1、预期违约:明示毁约、默示毁约
2、实际违约: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完全不履行
3、迟延履行:迟延给付、迟延受领
4、不完全履行:瑕疵履行(瑕疵给付、加害给付)、部分履行
二、违约责任形式
1、继续履行
要求违约方实际履行合同义务
2、采取补救措施
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价等
3、赔偿损失
1)法定赔偿损失:履行利益(可预见性规则)
2)约定赔偿损失:损失计算方法、违约金、定金法则
3)定金:金额限制、实践合同性质
4)违约金:过高过低调整、与损失项目匹配
4、解除合同
违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赋予非违约方单方解除权
三、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方法
1、列举违约行为的具体表现
1)根据合同目的和权利义务条款,明确违约行为的形态
2)确定违约认定的方法和标准
2、规定不同的违约责任形式
1)针对不同违约行为,设置相应的违约责任形式
2)确保违约责任形式能够实现合同目的
3、明确违约责任形式的适用关系
1)定金与违约金:择一行使,但可针对不同违约行为合并使用
2)违约金与损害补偿金:低于损失时补足,过高时调低
3)实际履行与其他责任形式:可并用,但与解除合同不能并用
4)律师费:约定列入损失,要求对方承担
5)违约责任与担保:确保担保有效,明确担保范围涵盖违约责任
第五讲:其他条款的审查
一、鉴于条款
1、作用:叙述签订合同的背景、动机和目的
2、解决立约基础问题
3、解决可预见性问题
二、概念的界定
1、前后一致:确保合同中同一概念的使用保持一致
2、法律用语与生活用语的区别:按法律解释使用词语
三、合同主体
1、交易对手:确保交易对手符合订约目的
2、夫妻关系、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等特殊情况
3、资质审查:确认主体真实存在及具备相应资质
4、履行能力:审查主体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
四、合同标的
1、定位明确:如房产需明确位置、楼层、楼号等
2、技术指标:对于复杂标的,需详细描述技术指标及功能需求
五、争议解决
1、诉讼与仲裁的选择:根据当事人意愿及实际情况选择
2、管辖法院的选择:需符合法律规定,明确实际联系
六、合同的变动
1、适用情形:明确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情形
2、履行手续:规定变更、解除、终止应履行的手续
3、权利义务安排:明确解除、终止后的权利义务安排
七、其它小问题
1、发票:交付时间、法律后果需明确
2、联系人:明确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规定变更手续
3、份数:一式几份,谁持有原件需明确
4、附件:附件与正文关系需保持一致,避免冲突
第六讲:合同审查中的语言表达
一、语言*无歧义
1、用词准确,避免模糊表达
2、确保读者理解一致,无歧义
二、法言法语显专业
1、使用法律专业术语
2、体现法律思维和专业水平
三、新词习惯要界定
1、对新词汇、习惯用语进行界定
2、防止误解和歧义
四、标点符号要准确用
1、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
2、避免因标点错误导致理解偏差
第七讲:常见错误汇总与检查方法
一、检查方法
1、交叉检查法
同事间相互检查,避免个人思维局限
2、搁置检查法
工作完成后搁置几天再检查,发现之前未察觉的错误
3、三步检查法
结构检查-条款检查-形式检查
二、检查要点
1、完整性
1)结构完整:确保合同结构合理,标题与布局清晰
2)预判全面:对合同履行中可能的变化和违约情形进行预判
2、同一性
1)用词一致:同一概念在合同中保持含义一致
2)简称统一:使用简称时保持前后一致
3)计量单位统一:同一物品使用统一计量单位
3、实用性
1)条款可执行:确保条款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2)消灭矛盾条款:检查条款间是否存在逻辑矛盾
4、可靠性
1)消灭低级错误:如数字、币种、计量单位错误
2)标点符号准确:避免影响实质含义的标点错误
3)错别字与排版:消灭错别字,注意排版美观
合同审查课程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