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培训
课程背景:
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信贷,信贷法律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几年来的培训实践表明,不同的银行对风险防范的要求各有其特点。
为了使课程能够*限度地满足银行客户的需求,本人将最近几年来的课程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分出三个板块来讲授银行的法律风险防控。针对本大纲的使用,客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选择三个板块中的一个进行学习,或分别选择三个板块中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基础篇民法典背景下的信贷法律风险防控:
民法典总计1260条,其中新修订条款约600条左右,新确定的法律规则300条左右。如此大容量的法律,在新中国的立法史上是空前的。用一部法律取代之前的九部法律,其内容的宽度也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帮助银行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民法典》,增强法律意识,本课程对《民法典》中的物权通则、所有权、保证合同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银行信贷业务实际,又对用益物权及担保物权的实际应用场景及其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缜密的探讨。
实务篇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
民法典中的很多条文,特别是物权编、合同编中的条文,与银行业务密切相关。很多规则的变化,也直接冲击着银行的具体业务。为了帮助银行等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民法典》中有关金融业务的条款,增强法律意识,本课程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民法典》中的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债法规则、银行业务与担保、借款主体审查、借款合规、不良资产处置。
疑难篇民法典担保制度与银行债权管理:
《民法典》中,担保物权77个条文,保证合同22个条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71个条文。合起来的170个条文囊括了我国民法中担保制度的全部规则。虽然170个条文并不算多,但是,作为民法规则中的“天花板”,理解起来却十分艰涩,常令许多业内人士也望而生畏。
对上述170个有关担保条文的正确理解,直接关涉银行等企业的债权管理。而担保制度又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唯其艰难,必须突破!
本课程拟采用循序渐进、通俗易懂的方法,对民法典背景下的担保制度进行系统全面的解读,并就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案例分析,以资作为业务借鉴的模板。
课程收益:
● 深入理解主要法规的关键条款
● 指明操作上的风险点
● 学到具体业务的法律操作技巧
● 系统掌握担保制度的总体架构;
● 厘清各类担保的要点及风险点;
● 深刻理解担保的操作规则和风险规避方法。
课程对象:
银行从业人员;银行信贷经理、客户经理、网点主任;企业全员法律培训、员工岗前培训、员工素质培训、合同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合规管理及风控人员等;金融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风控、信贷、合规及法务等管理人员,金融行业全员法律培训。
课程大纲
基础篇:民法典背景下的信贷法律风险防控
第一讲:物权通则与所有权
一、中国特色的物权体系
引用:《诗经?北山》
物权编的结构与逻辑
二、物权通则
1、 一般规定与公示原则
2、 物权平等保护原则
3、 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
案例分析:机动车转让未过户的“悲催”
4、 交付、善意第三人
三、所有权的一般规定
所有权的四项权能
案例分析:《商君书》中那只兔子“名花有主”了
四、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
1、 国家所有权的广泛性
2、 集体所有权的特定性
3、 私人所有权的平等保护/关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
五、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1、 规划的车库、后建的车库
2、 地下人防工程的使用权问题
3、 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及其表决票
六、相邻关系
七、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
1、 共有的类型与共有财产的分割
2、 共有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八、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
第二讲: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
1、 双层经营体制与三权分置改革
2、 农民用土地融资,抵押的到底是什么?
3、 户籍制度改革与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1、 住宅的土地使用权续期问题与未来财产价值
2、 商业、工业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与价值评估
3、 “一铺养三代?”:关于财富传承的新思考
三、宅基地使用权
1、 “小产权房”动了谁的奶酪?
2、 “小产权房”的未来走向:基于民法典的思考
四、居住权制度及其用途
1、 居住权制度的实质及其来龙去脉
案例:法国老太太的长寿秘诀
2、 抵押权与居住权的冲突如何处理
3、 “以房养老”与新的金融业务领域
4、 “学区房”能否用居住权解决,诸多问题怎么解决
五、地役权
六、担保物权体系
1、 法定优先权与广义担保
2、 走出债权实现的困局
3、 担保制度的一般规则
七、抵押财产的范围
财产可否抵押的底层逻辑
八、浮动抵押与超级动产抵押权
1、 留置权
2、 超级优先权
3、 浮动抵押的权力顺位
九、抵押权与租赁权的关系
1、 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
2、 优先购买权的实现路径
十、动产质权与留置权
1、 流质条款的处理
2、 商事留置权的适用规则
第三讲:保证合同及其实务辨析
一、保证合同的基本特征
1、 典型的单务合同
2、 第三人的无限责任
3、 对保证人无优先受偿权
二、债务加入与保证
责任轻重之比较分析
三、保证意思的识别
1、 识别方法
2、 《民间借贷规定》第20条
四、保证方式及其识别
1、 《民间借贷规定》第4条
2、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
案例分析
3、 先诉抗辩权的例外
五、保证期间
1、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期间的衔接
案例分析
2、 新旧规定的差异及其风险点
案例分析
六、撤诉的不同效果
七、保证期间的连带关系
八、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第四讲:公司为他人担保及借款合同
一、《公司法》16条与越权代表
1、 利益冲突与代理成本
2、 对该条文理解的各种学说与结论
二、善意的认定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7条
三、无需机关决议的例外情况
从《九民会议纪要》到《担保制度解释》的变与不变
四、越权担保的民事责任
1、 《担保制度解释》、《九民会议纪要》的规定
2、 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担保权人的特殊规定
五、权利救济
六、债务加入准用担保规则
1、 《担保制度解释》、《九民会议纪要》的规定
2、 做此规定的底层逻辑
七、变相利息的认定
《九民会议纪要》的规定
八、高利转贷
九、职业放贷人
第五讲:担保纠纷案件的审理
一、关于担保的一般规则
担保从属性的表现及其适用
案例分析
二、关于不动产担保物权
1、 混合担保中担保人之间的追偿问题
2、 追偿权的底层逻辑演绎与银行合规风险点
3、 《担保制度解释》的一锤定音
4、 借新还旧的担保责任承担规则
5、 未办理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的效力
6、 房地一体化原则与清偿顺序
三、关于动产担保物权
1、 流动质押的设立与监管人的责任
2、 质权、抵押权的清偿顺序与规则
四、关于非典型担保
1、 非典型担保的类型
2、 商铺租赁权质押、出租车经营权质押
第六讲:课程复盘与贷款合同审查
1、 借款合同与担保合同的关系
2、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3、 对公司作为贷款担保人的审查
4、 对担保公司担保的审查
5、 居住权与担保物权的冲突
6、 已婚人士的贷款审查
7、 银行的特定审查责任
问题答疑
实务篇:信贷业务法律风险防控
第一讲:债法规则及其变化
1、 债的分类
2、 债的保全与转让
3、 债务履行顺序
4、 债的抵销与终止
5、 合同的订立与成立
6、 合同的效力
7、 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
第二讲:保证合同的新变化与司法解释
1、 保证方式的识别方法
2、 一般保证的当事人
3、 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规则
4、 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规则
5、 共同保证的保证期间规则
6、 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规则
7、 撤诉对保证期间的影响规则
8、 保证合同无效时的保证期间确定规则
9、 与保证期间有关实施的审查规则
10、 保证人的抗辩权
11、 差额补足等增信措施的性质确定规则
第三讲:银行业务与担保(上)
1、 担保体系
2、 担保的从属性
3、 担保物权的基本特性
4、 共同担保及其求偿权问题
5、 以新偿旧对担保的影响
6、 反担保及反担保人责任
7、 无效担保的法律责任
8、 最高额担保
第四讲:银行业务与担保之公司对外担保(中)
1、 利益冲突与代理成本
2、 认识及其演变过程
3、 适用对象与立法目的
4、 担保解释的基本规定
5、 担保解释的特殊规则与准用
第五讲:银行业务与担保(下)
1、 抵押权的基本特征
2、 抵押物的范围
3、 抵押权登记及其效力
4、 抵押权的存续期间
5、 抵押人的权利
6、 破产程序与担保人责任
7、 担保争讼的主管与管辖
8、 动产质权与实务操作
9、 权利质权
第六讲:借款人的主体资格
1、 民事主体与借款主体
2、 自然人借款主体的审查
3、 个体工商户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借款主体审查
4、 法人借款主体审查
5、 非法人组织借款主体审查
6、 借款主体从事特殊行业的法律审查
7、 承包、租赁特殊经营主体的借款审查
第七讲:借款合规管理
1、 尽职调查常用网站
2、 项目合规审查
3、 借款申请事项合规审查
4、 贷中合规审查
5、 贷后合规审查
第八讲:不良资产处置合规与民法典的时间效力
1、 不良资产处置方式概览
2、 不良贷款的诉讼清收
3、 不良贷款的非诉讼处理方式
4、 民法典的时间效力问题
课程复盘与答疑
疑难篇:民法典担保制度与银行债权管理
第一讲:民法与担保制度
一、走出债权实现的困局
1、 民法对债权的保障
2、 债的保全与担保
3、 担保制度的运行机理
案例分析
二、担保制度的逐渐成熟
1、 担保制度在民法领域的确立
2、 《民法典》对担保制度的新发展
3、 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制度
案例分析
三、担保制度的一般规则
1、 对一般规则的认识视角
2、 构建一般规则的途径
3、 一般规则的适用范围
4、 掌握一般规则的意义
5、 《九民会议纪要》的适用问题
案例分析
第二讲:担保的从属性
一、担保从属性的表现及其适用
1、 范围上的从属案例分析
2、 变更上的从属案例分析
3、 转移上的从属案例分析
4、 消灭上的从属
二、独立担保的法律界定
1、 独立保函
2、 《民法典》与独立保函
3、 独立保函的法律适用
三、借新还旧与担保责任
1、 借新还旧的法律性质
2、 对借新还旧的立场变化
3、 对担保解释第16条的理解
案例分析
四、担保物权的委托持有
1、 委托持有及其背景
2、 对《债券会议纪要》第18条的理解
3、 对担保解释第4条的理解
案例分析
第三讲:担保合同的效力认定与归责
一、担保合同无效的原因与后果
1、 担保合同的地位及其法律适用
2、 影响担保合同效力的因素
3、 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案例分析
二、担保能力与合同效力
1、 对《民法典》第683条的理解与类推适用
2、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担保问题
3、 分支机构担保的效力认定
4、 职能部门担保的效力认定
案例分析
三、越权担保的合同效力与归责
1、 几个典型案例及其裁判思维
2、 担保解释的新变化
3、 越权担保的民事责任之辩
4、 无须公司决议的情形
5、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
6、 一人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效力
案例分析
四、标的违法与担保合同的效力
1、 违法建筑与担保合同的效力
2、 禁止或限制流通物作为标的的效力
3、 标的违法与无权处分的区别
4、 《民法典》第399条的规范性质
案例分析
五、意思表示瑕疵与担保合同的效力
1、 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2、 对“名为买卖实为担保”的处理
第四讲:担保人的追偿权
一、担保人的权利保护体系
1、 担保人权利保护的基本思路
2、 担保人的抗辩与抗辩权体系
3、 格式条款与担保人的权利保护
二、担保人对债务人的追偿权
1、 担保人追偿权的成立与范围
2、 追偿权在诉讼程序中的实现
3、 追偿权在破产程序中的实现
4、 担保人追偿权与清偿代位权
案例分析
三、共同担保人之间的追偿问题
1、 民法典前后规则的变迁
2、 共同担保与连带责任
3、 共同担保人无追偿权时的风险防范
4、 共同担保人有追偿权时的份额计算
场景分析
四、反担保的法律性质及其适用
1、 反担保的性质与效力
2、 反担保的保证期间
第五讲:保证合同
一、保证的类型及其识别
1、 保证方式的基本类型
2、 保证方式类型的识别
3、 对担保解释第25条的准确理解
4、 增信措施的法律性质
案例分析
二、先诉抗辩权的性质与权利行使
1、 先诉抗辩权的意义
2、 司法解释之间的协调
3、 先诉抗辩权的行使
案例分析
三、保证期间的法律适用
1、 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
2、 保证期间的司法审查
3、 共同保证的保证期间
4、 最高额保证的保证期间
5、 保证合同无效与保证期间
案例分析
四、保证与诉讼时效
1、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衔接
2、 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点
3、 连带保证责任中的诉讼时效
案例分析
第六讲: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则
一、担保物权的取得
1、 物权变动模式
2、 担保物权的善意取得
3、 法定担保物权的取得
案例分析
二、担保物权的效力
1、 被担保的债权范围
2、 用于担保的标的物范围
3、 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
4、 担保物权的追及效力
5、 担保物权的保全效力
案例分析
三、担保物权的竞合
1、 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及其适用范围
2、 担保物权顺位及其变更与放弃
3、 担保物权与租赁权、居住权的竞合
四、担保物权的消灭
1、 对民法典第419条的理解
2、 抵押登记的涂销
3、 担保物权的实现及其程序
第七讲:担保物权具体规则例解
一、不动产抵押的疑难问题
1、 未办理抵押登记时抵押人的责任
2、 抵押预告登记权利人的法律地位
3、 以划拨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效力
4、 房地关系与在建工程抵押的效力
案例分析
二、动产抵押权与质押权
1、 动产抵押的利与弊
2、 不得对抗的“善意第三人”
3、 “正常经营买受人”的认定
4、 动产价款超级优先权
5、 动产流动质押与保兑仓交易
案例分析
三、权利质押的法律适用
1、 可质押的权利及其范围
2、 汇票质押的设立条件
3、 信用证项下的提单质押
4、 “仓单乱象”与仓单质押的规范
5、 应收账款质押及其实现
案例分析
四、留置权的法律适用
1、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2、 留置权的实践难题
3、 如何理解“持续经营”
案例分析
第八讲:非典型担保与担保的新类型
一、让与担保
1、 让与担保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2、 对担保解释第68条的理解
案例分析
二、所有权保留
1、 所有权保留的担保功能
2、 买受人的物权期待权及其保护
3、 出卖人的取回权及其保护
4、 对担保解释第64条的理解
三、融资租赁
1、 融资租赁的担保功能
2、 出租人的破产取回权及其行使
3、 对担保解释第65条的理解
四、保理
1、 保理的类型及其担保功能
2、 多重保理的处理规则及其类推适用
3、 有追索权的保理及其适用
五、保证金账户
1、 保证金与保证金账户质押
2、 指导案例第54号及其意义
3、 对担保解释第70条的理解
六、新类型担保的法律适用
1、 新类型担保的界定
2、 新类型担保的具体情形
3、 对担保解释第63条的理解
课程复盘与答疑附:部分课件样式
商业银行法律风险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