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客户服务 [返回PC端]

客户体验设计与创新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02-28 11:11:23

讲师:吴金星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5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厅堂业务服务培训

【适合对象】
所有与客户接触的服务、营销相关岗位人员以及产品研发人员均可参与。

【课程简介】
这是一门与客户体验相关的通用课程,这就意味着所有与客户接触的相关岗位人员均可参与。
这是一门与客户体验相关的实操课程,这就意味着这门课会有明确的产出,而非泛泛而谈。
这门课讲什么?带来什么?
讲授与客户体验相关的优化方法,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带来绩效改进和相应的产出。
例如针对如何提升厅堂服务水平的问题,这门课带领与厅堂服务相关的人员进行客户服务动线分析,找出问题,并找出解决与提升方法。
例如针对信用卡营销的问题,这门课可以带领营销人员梳理营销流程,找出营销动线中营销客户体验的环节,并列出解决措施。
。。。 。。。
因为在一切与客户体验相关的互动背后,都包含了共性的原理和方法。本课程将从客户体验旅程出发,采用“画像-需求-路径-感受-机会”的五步法,结合不同的业务场景,带领学员进行分析探索,并最终行程基于业务场景的,能够客户体验的具体方案。

【课程优势】
本课程的特点
个性化
以分组方式进行开展,各小组按照不同条线、专业等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问题都是本条线或者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场景
实操性
围绕具体的业务、服务、产品展开,并在课程结束的时候,阐述具体的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具备较强的实操性和可落地性
案例丰富
以多家银行的现场图片和实践案例进行讲解,真实,可借鉴,接地气

【培训方式】
集中授课40%+案例演示20%+小组讨论10%+课堂操作30%

【课程收益】
一套系统的实施方法:课程采用绘制图的方式,现场产出具体的优化、改进建议,并为学员提供一系列的具体工具。
一系列的行业创新案例:提供多个参考案例、图片,皆为目前各家行具有创意、新颖性的方式方法,为学员提供较强的参考。

【课程大纲】
一、引入部分:客户体验时代的到来
(一)初级产品→产品→服务→体验的层次提升
(二)体验经济时代下客户的新需求
(三)个性化、令人难忘的互动成为体验经济驱动力
(四)客户体验本质:提升口碑效应
(五)客户体验目标:以体验驱动营销
(六)如何定义客户体验

二、工作坊第一阶段:一个完整的人物画像我们服务的对象是谁?完成什么目标?
(一)步骤一:绘制客户画像
1. 什么是客户画像?
2. 客户画像有什么用?
3. 如何绘制客户画像?
(1)客户研究
(2)创建角色
(3)增加细节
(4)创建一页纸摘要
(二)步骤二:清晰描述用户的使用需求和目的
1. 完成什么目标(人物)
(1)不仅仅是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创造并引领需求
2. 第一次小组工作:创建用户画像并描述各阶段的客户目标
(1)小组内部讨论需优化的业务/服务场景
(2)针对确定的业务/服务场景,描述典型客户的特征
(3)利用提供的工具,描绘客户画像
(4)确定客户的各阶段目标
3. 小组上台分享阶段成果

三、工作方法第二阶段:绘制体验地图
(一)步骤三:画出用户路径
1. 触点的分类
(1)情感触点:人与人的互动
(2)非情感触点:线上触点和线下触点
2. 如何确定触点:触点需要结合客户目标
3. 案例分析:智能柜台开卡的触点分析
(二)步骤四:记录用户情绪曲线
1. 明确客户的想法和感受
2. 常用方法
(1)观察与访谈法
(2)现场走查法
(3)问卷与统计
(三)第二次小组工作:基于业务/服务场景,绘制清晰的客户体验地图并标注客户感受
1. 小组内部讨论业务/服务场景的步骤
2. 分析各个步骤中的客户触点,并将触点标注到客户体验地图中
3. 采用情境演练的方法,分析各个触点的客户感受,并将其标注到客户体验地图中
4. 统计客户体验得分

四、工作坊第三阶段:获取机会点
(一)步骤五:改进建议
1. 分析机会点和问题点
2. 针对机会点/问题点的八种提升方案
(1)拔高波峰
(2)填平低谷
(3)优化凤头
(4)提升豹尾
(5)关键时刻
(6)延伸体验
(7)跳过流程
(8)重新排序
(二)第三次小组工作:小组讨论各机会点/问题点的解决方案
1. 小组内部进行头脑风暴,讲师明确头脑风暴的组织要求
2. 各小组将研讨结果记录到客户体验地图上

五、总结部分:小组成果展示
(一)各小组梳理绘制的客户体验地图,并分别上台进行讲解和分析
(二)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展示小组进行答疑
(三)讲师进行分析点评并给出优化建议

厅堂业务服务培训

上一篇: 网点功能分区与动线设计
下一篇: 敏捷学习地图开发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