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产品管理 [返回PC端]

企业经营分析和产品问诊

发布时间:2018-09-05 11:00:53

讲师:季猛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761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企业经营分析和产品问诊课程

【课程背景】
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对产品的绩效分析,发现影响产品绩效的“罪魁祸首”,并进行运营优化和管理?
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的购买意愿和需求?提升营销过程的转化率和效益?
如何制定产品绩效评估的标准和策略?
企业整体产品组合中,哪些好卖?哪些不好卖?如何优化和调整?
产品的当前绩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够好?导致绩效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系统化地整体打造和改进产品绩效?从市场运营到产品创新,如何进行改进?
如何对产品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挖掘潜在目标客户?刺激潜在需求?
如何组织各种营销活动,对产品进行展示和包装,提升销售转化率?
如何通过消费者研究,开展产品的改进和创新?提升产品吸引力?
本课程将全方位提供专有技术模型进行整体的市场研究!包括以下三大模块内容
基于我们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过程和工作模型的多年研究,本课程就是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法论,拥有多项专有技术对企业产品进行整体的打造!

关于授课和服务方式
不用担心技术太专业化,难理解的问题!各个技术模型的讲解都会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来促进学员理解,以前没有相关知识基础的学员也可以融会贯通!
授课会通过结合企业的实际产品和案例,使用工具“从头到尾”走一遍,保证技术工具的“可落地性”!授课效果侧重各种技术工具的“实际转化效果”!
本课程在九阳市场运营中心、雅迪电动车、宇通客车、上海贝尔集团、良品铺子、中联中科、湖北移动互联网运营中心等几十家企业进行落地实施!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大数据与企业经营分析模型

一、大数据分析与企业经营诊断:什么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
1.企业经营绩效与管理内容:分析什么?管理什么?目的是什么?
2.企业经营管理内容:市场管理、产品组合管理、产品创新管理与营销组合管理
3.企业产品绩效分析模型:四力博弈下的产品绩效分析
4.影响产品绩效的四个角色:消费者、竞品、企业、市场环境
5.思考:一个店铺的利润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营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企业经营分析主要内容:
1)企业产品组合分析:企业整体的产品绩效分析,哪些效益好?哪些不好?
2)目标市场和客户结构分析:客户有哪些类型?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客户价值
3)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分析:什么样的产品是客户喜欢的产品?
4)营销有效性和精准性:什么样的营销方式是最精准有效的?
5)企业经营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6)环境影响和预测:环境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7.案例解析:某电商店铺的绩效分析模型
8.案例解析:网络专车平台的绩效分析模型
9.企业经营分析的实施过程
1)企业经营数据的采集模式和规则
2)企业产品战略和绩效评估标准制定
3)企业产品组合整体绩效分析
4)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5)单品市场客户群结构分析
6)单品产品竞争力分析
7)单品产品营销力分析
8)整体市场环境分析
9)企业经营可行性评估和建议

二、企业经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模式
1.企业经营数据的类型和采集方式
1)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
2)产品生命周期:生产、销售、运输、配送、使用、报废阶段的大数据
3)常见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归纳法、访谈法、测试法、推演法等
2.企业营销分析的基本模型
1)企业营销工作分析的核心点是什么?——消费者需求和特征
2)营销模式和销售漏斗:客户的转化流程还原
3)营销互动和反馈:营销刺激物——消费行为&表达——消费需求&态度还原
3.迭代式消费者购买需求分析
1)什么是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如何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消费者需求?
2)第一阶:消费行为测试:营销刺激——客户行为反应——结果分析——需求假定
3)第二阶:偏好测试&销售攻防:客户诉求——需求释义——需求引导——产品偏好
4)第三阶:深度购买心理研究:营销场景——客户深度访谈和调研——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还原
4.案例:网络营销项目的经营数据采集和客户分析
5.案例:大客户营销项目的经营数据采集和客户分析

第二章 整体产品经营绩效分析和评估
三、产品经营绩效评估标准制定

1.业务类型、产品线和产品组合的划定
1)主营业务、延伸业务和辅助业务
2)产品线的长度、宽度、深度和密度
3)产品线的划分:市场——产品——技术三维产品线矩阵
2.产品绩效指标的划分
1)市场性指标:用户数、点击率、人气、会员数等
2)财务性指标:销量、销售额、利润、净现值等
3)满意度指标:客户评价、推荐率、重复购买
4)知名度指标:品牌、资质、传播范围、价值度
5)成本类指标:生产营销成本、经营风险等
3.产品战略和评估标准设计
1)产品的市场目标和角色设定:形象产品、利润产品、销量产品、促销产品
2)产品的市场策略: 高端市场?低端市场?低价进入?高价进入?
3)产品的绩效评估指标设定:用户数?转化率?利润率?销售额?

四、整体产品品类结构分析与优化
1.什么是产品组合?为什么要做产品组合管理?
2.产品组合评估的基本原则
1)价值*化法
2)平衡法
3)战略一致性法
3.商品品类结构和关联性分析
1)品类与可营销性分析:品种多,是否销量就大?多少品种最合适?
品种数 vs 绩效:品类与绩效的关系
有效可营销品类宽度:最少浏览商品数、平均浏览商品数、最多浏览商品数
有效可营销品类深度:分类层级
有效营销性比率:可营销品类数/总品类数
*可营销品类数范围
2)品类互补性分析:客户是否会同时购买的商品品种多吗?为什么?
品类互补性分析:经常被同时购买的商品有哪些?很少被同时购买的商品有哪些?
配对率/利润率分析:经常配对购买的产品,利润高吗?
配对率/销量分析:经常配对购买的产品,人气高吗?
配对率/满意度分析:经常配对购买的产品,满意度高吗?
3)品类同质性分析:品种的增多是否并不能提升效益?
品种数/客户类数:品种增多是否增加更多客户类?
品种数/销量分析:品种的增多并没带动销量?
品种数/销售额分析
品种数/库存率分析

五、整体产品绩效分析和评估
1.销售漏斗和产品绩效
吸引率:吸引消费者关注和了解。
转化率:成功销售的客户转化效率。
盈利性:商品的利润
满意度:客户对商品的认可和推荐
2.产品吸引力分析:有效覆盖人群数/人气指数矩阵
推广多,人气不理想的产品
推广少,但人气相对还ok的产品
推广多,人气多的产品
推广少,人气少的产品
3.销售转化率分析:人气指数/销量矩阵
看的多,卖的少的产品
抢购中的产品。。。
看的少,但都成功卖掉的产品。。。
看的少,卖的也少的产品。。。
4.商品盈利性分析:销量/利润矩阵
问题商品
明星商品
金牛商品
瘦狗商品
促销品对整体收益的转化分析
5.产品满意度分析:销量/评价矩阵
主流争议商品
小众口碑商品
大众明星商品
小众垃圾商品
吸引力/满意度:言行一致商品、看上去很美现实很骨干的商品、人不可貌相商品
6.常见的产品绩效分析的方法
1)检查列表法
2)净现值和预期商业价值分析
3)以小博大法
4)动态评级和排序
5)项目打分模型设计
6)项目组合评审清单
7)气泡图
8)风险收益的气泡图变形
9)战略存储桶
10)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项目评审

六、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
1.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和市场前景预测
1)什么是生命周期?
2)时间序列的引入:同比/环比
3)销量/时间序列:产品的周期性消费趋势分析
4)利润/时间序列:产品的市场成熟度趋势分析
5)人气/时间序列:产品过气了吗?
6)评价/时间序列:产品的期望值趋势分析
2.宏观市场环境的影响要素:政治、经济、环境、科技、人口等因素
1)思考:为什么结婚率这么低?——宏观环境对结婚率的影响
2)宏观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3)宏观因素对消费者流动性的影响
4)宏观环境对企业经营门槛的影响
5)宏观环境对竞争性的影响
6)未来市场的走向和预测

第三章 产品效益问题分析和诊断
七、产品绩效诊断-C/D:客户群的构成和规模诊断Cient base Diagnosis

1.目标市场的群体结构分析和测试
1)为什么要细分市场?如何细分市场?
2)市场的细分的要素:基于消费角色、用途、场景和对象的细分
3)市场细分的方法:单项变量细分法和多变量组合细分法等
4)思考:养生壶、奶糖、微信、西服等产品的目标市场如何细分?
5)消费者特征变量:环境变量、人口变量、生理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
6)消费群体构成:功能性客户、投资收益性客户、送礼人群、追随购买者等
7)客户画像——客户显性外在特征的聚类和识别规则解析
2.细分市场规模和容量分析与诊断
1)有效需求量与潜在需求量
2)消费频次、数量和程度
3)客户群体数量、消费角色数量
4)保守型消费和超前消费
5)目标客户群的成长性和流动性分析
3.主要市场规模测算工具
占比加权法
连锁比率法
核心精算发
替代品类比法
购买力指数法
统计调查法

八、产品绩效诊断-P/D: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诊断Product Diagnosis
1.竞品的识别:企业内相似品类竞争和与外部产品的竞争
1)竞品的类型:直接竞争、形式竞争、预算竞争等
2)竞争领域、细分市场和对象的划分
3)波特竞争力分析
2.目标客户消费需求和期望值研究
1)消费需求研究
产品用途、使用场景、用户和对象
需求量和动机
需求的价值度
2)消费能力研究
消费能力:购买能力、使用能力、处理能力等
消费能力与消费观:有消费能力的客户就一定会购买吗?
抗风险能力分析
消费角色与消费能力
3)购买标准和期望值
产品吸引力指标:功能、质量、价格、安全等
产品偏好:外貌协会、品牌粉丝、经济实用者等
消费者偏好指标的评价:可感知的指标、可评价的指标
购买规则的制定:个人购买和组织购买
3.产品吸引力指标对比:创新策略
1)竞品的选择
2)吸引力指标的选择和权重
3)吸引力指标的基准线
4)产品评分
4.产品成本性指标对比:定价策略
1)购买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报废成本
2)使用风险指标
3)价格敏感度测量:客户感知价值
4)生命周期定价策略模型比对

九、产品绩效诊断-M/D:营销有效性和精准性诊断Marketing Diagnosis
1.营销活动的设计要素:营销对象、任务、方式、时间和地点
2.消费者购买模型研究:消费者买或不买的考虑要素和决策过程
3.信息的寻求、接触、和注意:推广宣传活动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1)营销时机分析:营销活动的时机选择是否能有效吸引最多潜在客户?而这些客户此时此刻愿意接受营销?
2)营销地点/渠道分析:什么渠道和地点遇到的潜在客户最多?
3)营销方式分析:什么营销方式最能吸引潜在客户注意?
4.产品的感知和认知:广告、品牌和宣传物的有效性分析
1)产品形象的感知:消费者是如何建立对产品的形象的?
2)服务形象感知:对服务是如何感知的?
3)价格感知:消费者对产品价格贵贱的感觉阈值是怎样的?
4)质量感知: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好坏是如何感知的?
5)性价比感知
6)风险感知:消费者对购买风险的认识情况是怎样的?
5.产品的学习和决策:产品销售和咨询工作的有效性分析
1)消费者对产品的知识结构
2)消费者学习的方法
3)消费者对动机、态度和消费经验的学习过程
4)产品的宣讲和销售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6.购买决策过程:促销成单和支付方式的有效性分析
1)决策过程和干系人
2)购买决策规则
3)购买和支付方式
7.售后服务管理研究
1)客户满意度研究
2)重复销售和二次转化率研究
3)客户流失原因分析
4)售后服务质量研究
5)售后服务成本风险可控性研究

十、企业经营可行性评估:生产、营销能力的匹配性和可行性
1. 产品供应链全过程分析
2. 资源采购管理能力调研:采购渠道、议价能力、质量管控
3. 研发设计能力调研:技术难度、人工、周期和风险
4. 生产能力调研:产量、生产周期、量产质量标准
5. 营销渠道调研:直销、分销等
6. 品牌认知度调研:品牌的知名度、覆盖率
7. 销售能力调研:商业成熟度、销售团队、销售周期等

十一、企业经营战略调整: 上市策略、计划、目标和路径制定
1.目标市场的细分:STP战略
2.细分市场的价值分析:购买意愿、购买力、频率和数量、流动性和增长性;
3.细分市场的评估和选择:面向最容易接触的客户群?空白市场?最有消费力的市场?
4.产品线策略:面向多维细分市场的产品排兵布阵。
1)产品/市场三维矩阵
2)模型1: 新的细分市场延伸和细分
3)模型2:将产品卖给不同的细分市场
4)模型3:为专一市场提供产品全覆盖
5)模式4:单一利基市场
6)模式5:全覆盖差异化市场
1.产品运营战略计划的制定
1)产品绩效目标制定:面向多维细分市场的产品排兵布阵
2)感知图和产品定位:功能、质量、价格、品牌、服务等定位
3)市场进入策略:低价进入、以小博大
4)资源配置
5)产品建设路标和计划
2.新业务、新产品新商机挖掘:
1)用户使用行为研究:基于用户活动过程,挖掘痛点,发现新产品机会!
2)新技术应用领域的研究:基于现有技术进行技术应用和延伸新产品!
3)企业资源的增值应用研究:基于现有企业资源,开发新产品!
4)新市场延伸研究:基于现有客户和市场,延伸新的产品!
5)来自竞品、和宏观环境因素变异,产生的新产品创意的研究。
6)来自供应链、渠道和其他利益干系人的新产品创意点的研究
3.现有产品改良和创新
7)产品定位研究: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定位调研研究。
8)产品功能改进研究
9)产品质量和性能改进研究
10)外观和人机交互性的改进研究
11)生产经营成本改进改进研究
12)产品安全性改进研究
13)产品适应性改进研究
14)产品标准化模块化改进研究

自主研发三大专有技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 评一个市场分析课程的好坏,一定要看有没专业的分析模型才能落地!——
【专有技术】:“基于营销场景的消费者购买心智分析模型”
——很多消费者研究分析技术分析的结果非常“碎片化”!不够精准!无法反应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各种因素和各种关联关系,只是进行“碎片式”的数据展示。该技术是自主研发的意向专有技术,专门研究影响消费购买之间的管理,建立了系统的逻辑关系,可更直观地用于运营管理,提升销售转化率!
【专有技术】:“四力博弈的产品绩效分析模型”
——该技术模型是针对产品的整体绩效分析,用于从消费者、竞品、企业以及市场环境四方来发现影响产品绩效的根本原因,以及之间的牵连关系!
【专有技术】:“面向多维价值流分析的*设计”
——该技术模型是针对企业从销售模式、定价策略、盈利模式、品类组合、产品创新、生产方式等各项运营环节,进行整体改进和策划!

企业经营分析和产品问诊课程

上一篇: 互联网平台规划和体系构建
下一篇: 移动互联网产品创新和规划设计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