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合理避税 [返回PC端]

*政策解读:2019年社保改嫁税务后,企业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8-10-12 16:11:32

讲师:讲师团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755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企业社保税务管理课程培训

【培训内容】
(一)2019年社保改嫁税务后,企业如何应对
1.社保改嫁税务后,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2.税务征收社保,如何影响企业招聘?
3.员工可否放弃缴纳社会保险?
4.可否协商不缴纳社会保险,将社保费用以补贴形式发放?
5.协商不缴社保后,员工能否反悔索要经济补偿?
6.缴纳的社会保险险种不全,可否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7.如何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8.低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劳动者可否要求支付经济补偿?
9.低于社保缴费基数缴纳工伤保险,是否由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10.试用期应否缴纳社会保险?
11.离职当月是否仍需缴纳社会保险?
12.如何处理社会保险争议问题?
13.如何应对员工要求补缴社保? 
14.社保补贴可否折抵单位应缴的社保?
15.可否要求员工承担滞纳金、利息?
16.违反社会保险规定,企业将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和惩戒措施?
17.企业从哪些方面可以降低用工成本?
18.如何合规降低社保基数?
19.如何设计工资结构,提升员工福利待遇?
20.全国人大新修订的个税法,个税改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应对?
21.如何实现个税筹划?
22.解读:9月6日召开的*常务会议,确定落实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的配套措施;以及会议强调,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以激发市场活力,引导社会预期向好。

(二)社会保险可以秋后算账吗?
1. 税务部门征收社保与人社部门征收社保的口径有何差异?
2. 新征收模式下企业原来少缴、没缴社保的问题是否会被追责?
3. 新征收模式下,合规化缴费,职工成本要承担多少?
4. 在不涨薪情形下,招聘工作将面临怎么样的压力?
5. 新征收模式下,如何调整传统用工的匹配方式或结算方式?
6. 新征收模式下,使用学生实习、超龄雇佣、小时工、兼职工等特殊用工是否纳入企业单方缴费基数?
7. 新征收模式下,高收入群体缴费是否纳入三倍封顶?
8. 新征收模式下,通过第三方人力公司社保违规是否会关联到本企业?
9. 社保缴费基数、住房公积金和个税的金额是否要统一起来?
10.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可以避免吗?
11. 三个月内的过渡期内,企业可以如何提前做好布局工作?

(三)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有效办法
1. 工资总额≠个税基数≠社保基数
1) 很多单位就直接按照发给大家的每月工资计算社保缴费基数,这就完全不对了。
2) 你知道工资薪金中22项不需缴个税吗?
3) 社保缴费基数是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呢?答案也许都不是。
2. 新个税修正案政策梳理与分析
1)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含税收入额=收入额+免征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2) 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具体操作前瞻。
3. 优化薪酬结构
1) 薪酬模式重组,发挥每一笔钱的*能量
2) 案例解析企业优化薪酬结构策略
3) 选择不同工作时间制度依法降低加班工资支出
4. 年终奖的存废变数与支付设计,避免全员社保基数增加
1) 年终奖:发的不是钱,是智慧
2) 年终奖的两面性
5. 用工思维的革命——多元化用工
1) “灵活用工”的用工模式能否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产能效率?
2)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将有近20年的快速成长期,你们会选择使用吗?
3)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四)新征收模式下,员工收入配置如何再设计?
1. 如何调整员工部分补贴支出形式?
2. 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员工福利补贴?
3. 如何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4. 形成对外有竞争力且内部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
5. 薪酬与所得税的关系
6. 节税筹划方法

(五)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及今年个税税收稽查重点 
1.企业发给员工的哪些收入应对作为工资薪金每月扣税? 
2.2018年10月份后劳务报酬还能减去费用扣除标准吗? 
3.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除了每月5000元外,还有哪些专项扣除可以操作? 
4.个体工商户、业主制、合伙制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5.新个税修正案中大股东收到分红、利息如何缴个税?需要并到每年六万中吗? 
6.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稽查重点有哪些? 
7.哪些企业会被列为个人所得税稽查重点? 
8.新形势下稽查与以往稽查的区别在哪里?如何避免进入黑名单? 

(六)个税改革后税收风险防范及应对 
1.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的个人所得税学问多; 
2.差旅费包干应注意啥问题? 
3.劳保用品及防暑降温费如何处理? 
4.职工旅游和客户旅游费用的财务处理需防税务风险; 
5.补发工资要交个税? 
6.企业年终奖如何报个人所得税? 
7.商业促销行为引发的个人所得税风险在哪里? 
8.职工福利的个人所得税如何处理最安全? 
9.辞退内养,不可忽视的个人所得税风险点; 
10.自然人股东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无关? 
11.股权激励别忘了个人所得税纳税和扣缴义务; 
12.全员申报有学问; 
13.两处以上所得如何合并纳个税? 
14.“五证合一”后,你还想虚列人员工资费用吗? 

【讲师介绍】
余明勤  百朗特约专家,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副司长
王振麒  百朗特约专家,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副司长
韩智力  百朗特约专家,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劳动法专家;
杨永琦  百朗特约专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劳动法专家;
孙群义  百朗特约专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劳动法专家;
杨毅新  百朗特约专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处长,从事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政策、劳动合同政策和社会保险政策制定等工作近二十年,直接参与和起草了大量现行法律政策,负责监督劳动部门政策执行和指导工作,担任国家人力资源管理职称考试专家等多项社会职务。
苏建伟  百朗教育课程总监、首席讲师,法学硕士,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系世界500强企业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企业法律顾问、高级经济师。 
赵济强  百朗特约专家,执业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青岛市律师协会劳动法专委会主任,实战派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范战江  百朗特约专家,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争议原处长,*劳动法专家;
程延园  百朗特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李晓敏  百朗特约专家,执业律师,法学博士、实战派企业人力专家, 江三角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副教授。李晓敏律师具有法学与经济学背景,从事法律工作16年,曾在北京高校担任法学教师、工会劳动争议兼职调解员。李律师长期专注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理论和实务工作,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尤为擅长为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管理提供法律培训服务、劳动规章制度合规审查、竞业限制制度设计与流程管理,以及为企业人力资源重组提供系统性法律解决方案等。
(每次培训从以上专家中选配,以实际通知到会专家为准)

企业社保税务管理课程培训

上一篇: 银行竞争分析与区域市场管理
下一篇: 做最赚钱的终端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