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运营的本质,说穿了,其实就是拿钱换取客户的时间。
买方市场的长期存在,决定了不仅消费者需要拿钱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经营者也要转换思路,尝试用钱去购买消费者的关注和好评,这背后其实就是购买消费者的时间。过去,线下经营时,企业会做新产品的免费试用,邀请消费者的到店有礼;现在,线上流行的好评返现,积赞有礼,都是这种趋势的反映。其中,这两年爆发的“看广告分钱”模式,就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
什么是“看广告分钱”?
“看广告分钱”的运营模式,起源于2015年左右的互联网,其中国内又以“趣头条”当时的风头最劲。“趣头条”以“刷新闻赚钱”的经营模式扬名于市场,虽然期间屡遭官方媒体点名批评,但依旧在成立不到三年的时间,就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市,加剧了资本对此类运营模式的热捧。
从根子上来说,“刷新闻赚钱”仍然属于第三方付费的模式,也就是与传统媒体 “羊毛出在猪身上,让狗来买单”的盈利逻辑,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但是在对消费者的刺激上,变成了更为简单、粗暴的现金刺激,而且刺激的频率更快,刺激的反馈周期也更短。
2020年第四季度,“趣头条”的季报首次宣布盈利,直接触发了今年年初这种模式的爆发。打着看视频挣钱、玩游戏挣钱、充电、租车也挣钱的各类花式噱头,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为了在这一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不惜以疯狂撒钱的姿态,在消费者的手机屏幕上跑马圈地,唯恐错过了又一个新崛起的风口。
这些平台型公司,无论是看新闻分钱,还是打游戏分钱,其实归根到底还是靠消费者集中看广告挣钱。
他们一方面找到有广告投放需求的广告主,另一方面通过“看广告分钱”的噱头,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
然后,搭建一个中间媒介,形成广告投放和收看的载体;
最后,通过控制广告费的分配比例来获利。即将一部分收取的广告费作为费用和利润留下,一部分作为“看广告分钱”的市场费用,分配给看广告的人,以此循环往复。
消费者集中看广告的目的实现了,企业的盈利逻辑也说得通,这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看广告分钱”的受众
“看广告分钱”模式的目标受众,主要是低收入人群,这类人群主要特点是数量庞大,且整体购买能力和社交资源相对较弱,属于线上运营的典型长尾人群,也是非常精准的人群。
我们在做线下客户运营时,主要偏重“二八法则”,即要将资源集中投放在重点客户身上,并选择性地放弃80%的非重点客户。这是由于在线下,如果要聚合80%的非重点客户,企业的运营成本太高,产出的利润很难覆盖成本。而线上的*优势在于,互联网聚合长尾人群的成本相当低,而一旦聚合成功,收益可以轻易覆盖成本。这也是互联网企业为什么敢于“看广告分钱”的原因所在。
“看广告分钱”的广告主
第一类是阿里、腾讯、快手、抖音等平台型的大公司。“看广告分钱”是他们吸引消费者的手段,这种运营模式只是他们盈利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在城市的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殆尽之际,他们亟需将中国的县、乡、镇、村的消费者人群,尽快圈进互联网世界,然后借助“长尾效应”,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上,实现下一波的增长。
第二类以创业型的小游戏公司为代表。他们既是这种业务模式的草创造,也是这种模式的参与者。他们需要一个聚合了大量低线消费者的广告投放平台,然后将消费者的注意力资源,主要售卖给第一类公司;同时,他们也需要不断增加新的用户,以增强他们和广告主的谈判能力。因此他们不仅会搭建广告平台,也会在其他平台,尤其是类似的“看广告分钱”的平台投放广告。所以,我们可能在某一款消消乐的小游戏里,会发现APP在同时给我们强制推送另一款消消乐的游戏广告,而广告的内容居然是拆穿分钱小游戏中,套路消费者的手段和把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竞争对手之间难得的竞合关系,堪称真正意义上的友商。
第三类是以开设小白理财课程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虽然还是那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陈词滥调,不过,这已不是二十年前上海街头,面对精英阶层的洗脑轰炸,转而调转*口,对准了五环以外的低收入人群。这类公司完全是瞅准了目前第一类和第二类公司的大量出现,低线消费者有了一个聚合的端口,他们不过是借着这个趋势,顺势收割一把,所以大部分小白理财课程暴露出来收割韭菜的心情之迫切,已然呼之欲出。
“看广告分钱”的中间商
这个市场真正意义上的中间商,是以创业型的小游戏公司为主。当然,腾讯化整为零后,其实也推出了很多类似的小游戏,在这个市场上与他们竞争。中间商们主要采用的是将20世纪 90年代的经典街机游戏,稍加修改,搭建成一个广告投放和收看的载体。这些游戏是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在接近目标消费人群的便利上,多了一份天然的亲近感。
“看广告分钱”是一门好生意吗?
弄清楚了谁在这个模式里玩耍,也就明白了每个人出发的目的。不同的出发的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未来走向,也决定了这种模式的生与死。
以收割韭菜为目的,赚一笔就走的线上小白理财课程,显然对市场缺乏足够的敬畏心。
他们也许能够挣一笔快钱,但是不可能在市场待得太久,因为傻子即使再多,也有醒来的一天。去看看网上对这些小白理财课程的评价,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们不是这个市场的主流,也就不在我们今天的深究之列。
以“让消费者集中看广告”为目的的创业型游戏公司,如果仅以广告为盈利来源,路将越走越窄;靠广告同行之间的相互导流,无法解决系统自我造血的窘境;而以为第一类公司提供五环外人群为目标,又很容易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工具,这也导致大多数分钱小游戏在分钱环节,其实是口惠而实不至。
甚至对于用户,创业型的游戏公司想靠一个单一游戏的周而复始,长久地黏合目标人群,显然不够现实。毕竟,这些游戏在上个世纪已经被抛弃过一回,二十年后再被抛弃一次,也只是历史的轮回。而且随着后期“看广告分钱”的限制越来越高,用户减少是一个必然结果。
也许,这些创业型的游戏公司最好的结局,是在最好的时间,以一个最好的价格,被第一类公司收购,然后,自己套现离场。
“看广告分钱”的业务模式,对阿里、京东们来说,才是一门真正的好生意。
当拼多多、快手、抖音等竞争对手,快速地把我国五环以外人群聚拢到自己的平台时,阿里、京东们也正遇上了市场下沉的瓶颈。 “看广告分钱”的目标人群,正是传统电商巨头们垂涎已久的对象。他们把五环外人群聚拢到自己的平台后,并不需要像第二类公司一样,把这些资源再次导入到“看广告分钱”的系统里盈利,当然,这可以作为他们的选项之一。他们成熟的电商体系,比如淘宝的特价版、京东的京喜,才是他们将这些下沉市场变现的重要通道。甚至,阿里、京东们更大的生态系统在等着这些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至此,阿里和京东们终于有了与拼多多、快手、抖音等新电商,在低线市场一决高下的底气,而对于这个模式里持续有热钱涌入的原因,我们也看到了可能的答案。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