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集团化办学背景与模式
西宁市在教育领域推行集团化办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背景。“十三五”时期,西宁市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出台了《西宁市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按照“以城带乡、以优带潜”的形式,将城区27所优质中小学与三县15所薄弱乡村校组建为12个教育集团,开启了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这种改革探索出“四互四共”集团运行模式,即管理互融、师资互派、教学互通、学生互动,党建共抓、资源共享、文化共育、质量共评。
管理互融方面,建立集团总校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的理事会制度和集团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集团办学关于师资建设、经费保障等“1 + 9”制度框架体系,开展团队式管理帮扶试点带动乡村学校管理升级。师资互派上,按照“学科对应、余缺互补”原则,城乡互派支教跟岗教师480多名,乡村教师长期和短期跟岗培训达4000人次,集团乡村教师得到全面的指导帮带。教学互通方面,通过统一课表、统一进度、统一监测等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提升农村教学质量。
二、集团化办学中的资金预算实例
以青海昆仑中学教育集团为例,在资金预算商讨会上明确了资金使用要有规章制度。如规定没有预算不予报销,每次使用资金前要提交预算报告,资金报销一月一结且专款专用。该集团年度资金46万元进行了精细预算。其中29万元用于打造校园文化,像花费5万元在良教乡中心学校建立少队室,2万元建立广播站,2万元完善良教乡中心学校的校歌,1万元打造小学部的鼓号队,1万元用于学生劳动教育,另外14万元用于打造法治文化基地、团建党建文化墙等。这体现出集团化办学中资金预算有着明确的规划和使用方向。
三、西宁集团化办学的目标与发展
西宁市积极构建集团现代治理体系,全面加强教育集团党的领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各教育集团成立集团理事会,制定集团办学章程和发展规划。各成员校围绕集团总校文化内核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教学方面,各教育集团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常规检查等多方面协调一致、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盘活集团内教师和教研资源。
到2025年,全市分学段要形成6 - 8个有质量、有特色的优质教育集团,满足群众就近“上好学”的需求。目前首批试点涉及西宁十一中优质教育集团和西宁七中优质教育集团等不同模式的探索。
四、关于西宁集团化管控培训费用的推测
从目前提供的资料来看,并没有直接提及西宁集团化管控培训费用具体的数值。但是从师资互派中乡村教师培训达4000人次等情况可以推测,培训费用可能是由集团内部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像青海昆仑中学教育集团的资金预算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如果有培训相关的预算,可能也包含在整体的集团资金规划里。
如果从师资培训的规模和对乡村教师提升的重视程度来看,集团化管控培训费用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它可能涉及到教师培训的教材、场地租赁、培训讲师的报酬等多方面。以其他地区类似集团化办学的经验来看,可能会有政府的部分资金支持,同时集团内学校也会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培训费用。不过由于没有确切的数据,难以准确说出西宁集团化管控培训费用到底是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集团化办学中培训是提升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在资金预算中有相应的考量。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