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动式管理的内涵与重要性
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MBWA)起源于*管理学者*思(T. J. Peters)与瓦特门(R. H., Jr. Waterman)在1982年出版的《追求卓越》一书。它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这不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有着多方面重要意义的管理策略。
从信息获取角度看,正式的沟通管道透过行政体系逐级上传或下达,容易产生过滤作用以及缺乏完整讯息的缺点。比如在超过三个层级以上的正式沟通中,不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讯息传达,经过层层转达后,往往原意尽失或者上情没有下达、下情没有上达。而且透过正式沟通管道搜集到的讯息,缺乏实际情境的辅助,不易让主管做正确的判断。而走动式管理能够搜集最直接的讯息,上层主管可以勤于搜集*讯息,并配合情境做*的判断,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管理效果来看,走动式管理是一种情感管理。管理干部深入基层,到一线员工中走走、看看、问问,无形中就将自己的工作理念和专业技术知识灌输给职工,同时也缩短了职工与领导的距离,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从而工作更加卖力。它也是一种现场管理。企业的员工作业劳动在现场,企业的矛盾问题集中展现的现场,管理者不到现场抓管理,就会耳不聪,目不明。走动管理能立即处理现场所发生的基层管理者和生产者所不能解决的各种事件,及时发现困难和问题并协调处理,确保工作质量,还能快速、全面地掌握生产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台北相关院校资源与走动式管理培训的潜在联系
在2025年QS运作管理学专业排名中,中国台湾有不少院校表现出色。例如台湾清华大学,QS专排为151,这是中国*级研究型大学之一,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台湾成功大学,QS专排为201,是台湾南部地区的*大学,是分享“迈向*大学计划”5年500亿补助的研究型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QS专排也为201。这些院校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有走动式管理培训课程,但它们在运作管理学方面的资源优势,可能会对相关培训有所影响。这些院校的学术资源可能会被培训机构借鉴,或者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部分会参与到培训当中。比如,从这些院校毕业的管理学专业人才,可能会成为培训机构的讲师,他们在学校接受的先进管理理念的教育,能够在走动式管理培训中传授给学员。
三、选择走动式管理培训机构的考量因素
培训机构的资源也很关键。比如是否有专门的培训场地,场地的设施是否齐全。如果是涉及到模拟演练,是否有相应的道具和设备等。另外,是否有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员在课后复习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
培训口碑与客户评价
四、台北可能的优质走动式管理培训机构推荐(假设性)
虽然没有确切的调查数据表明哪些机构是台北最好的走动式管理培训机构,但根据上述的考量因素,我们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优质培训机构。
比如,假设存在一家名为“台北卓越管理培训中心”的机构。它的讲师团队由来自知名企业的高管和本地院校的管理学专家组成。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有系统的走动式管理理论知识,又有大量的本地企业案例分析,并且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个性化的实践操作课程。培训方式上,采用课堂讲授、模拟演练、小组讨论和企业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从口碑上看,在台北的企业管理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许多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反馈培训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性的推荐,在实际选择台北的走动式管理培训机构时,企业或个人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预算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