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生产计划

造价企业管理手册大全:分类与要点解析(2025版)
发布时间:2025-01-23 12:09: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102   


关于国际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深度解析

在中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备受关注。基于现有状况的分析,我们探讨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动向,以及加入WTO后对工程造价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与热点问题。我们也研究了国际惯例和西方发达国家在造价管理方面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中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全面融入WTO,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如何发展,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前者属于投资管理范畴,后者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管理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

二、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与特点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改革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建筑业未被视为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上采用行政管理计划定价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初步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科学合理的投资确定机制,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与借鉴

不同区域和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上有所不同。从目前的资料分析,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在结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

以*为例,其工程造价管理实行市场化价格,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而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也各有其特色,如全过程管理、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等。这些成功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包括:有效的间接调控、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和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等。这些都代表了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也为我们提供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也正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方向:国际化和信息化。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逐渐增多,许多项目需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争夺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还表现在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经渗透到了工程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等,这些领域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广泛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招投标,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网络化和虚拟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的软件公司。这些迹象表明,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加依赖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信息化管理。

针对以上趋势,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快管理理念转化,树立国际化意识,强化自立自强、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以质取胜、依法经营、重视人才的观念。

2.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清理整顿现有咨询服务单位,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3.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建立市场化的价格机制,通过价值规律来发挥作用。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能够自发地调节建设市场的供求关系。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因此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4.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这是国际通用的计价方法,也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

5.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络的建设及应用,确保编制工程概算的质量。信息化工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化应该围绕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进行。

6.完善法规体系,加强管理职能。虽然入世后的管理权利会受到一些制约,但对经济的管理作用仍然重要,尤其在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领域方面,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7.对造价工程师进行重新定位。目前我国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新的形式下,急需对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职责范围等进行重新定位。

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工程合同要求,对工程项目总工期进行合理规划,依据设计图纸、定额资料以及现场技术条件等,制定出总体进度计划。在总体进度计划的控制下,结合业主的二级进度编制出相应的各级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进度的执行情况。针对每个单位工程,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每周召开班组长碰头会,检查上周计划完成情况,并及时调整总体进度计划,确保现场施工有序进行。由于工期的缩短,我们减少了人员窝工和机械闲置,降低了人工费和管理费开支,加快了设备材料周转,减少了资金占用,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业主和设计单位协商,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不仅能够满足建设设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还能节约工程造价。例如,在田湾核电站施工中,我们采用了大模板施工工艺取代钢模板施工,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由于大模板面积大、周转快、机械化程度高,混凝土表面光洁,减少了二次粉刷,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资金近20万元,赢得了业主和监理的好评。

在工程量及材料量价控制方面,我们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控制工程量,加强大型土石方工程管理,合理平衡全厂土石方工程量,减少运输距离,杜绝返工现象。加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做好采购计划,详细计算材料用量、品种、规格及质保等级。专人负责采购工作,全面了解市场价格和材料质量情况。对采购量大的材料实施招标制,确保货比三家,有效控制材料价格。我们将健全材料设备的使用制度,专人验收点数入库保管并设立台帐。在内部承包时核定材料消耗量并严格退料制度。建立材料节约分成包干办法使企业和个人共同受益。

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履行阶段是合同管理的第二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做好内部交接工作,落实担保措施,针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对方违约风险。通过评估发现合同在签订阶段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为了有效监控合同的履行情况,需要建立合同履行的监控机制,督促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和对方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这样可以及时搜集和反馈合同履行中的各种信息和问题,预防纠纷的发生,并在纠纷发生前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报警。当在合同履行中发现异常信号时,可以通过行使合同履行抗辩权、合同保全、合同变更、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等方式消除隐患。在决定措施时,需要对相关措施进行利弊评估。

合同履行或纠纷处理完毕后,要对合同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常规和标的额不大的合同,可以通过抽查合同文本进行评估,但对于异常情况或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则需要详细评估。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总,提出解决办法和完善措施。

关于合同管理制度的具体设想,首先要明确合同谈判及签订阶段的各项制度。包括授权指引制度、合同汇报制度、主体资格评估及对策、合同文本的准备、合同会签及审批制度等。这些制度的设立旨在规范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合同履行阶段,需要重视合同交付执行及履行情况确认、合同履行情况监督及其处理等环节。强化这些程序对于克服合同管理脱节、保障企业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合同归档阶段,要进行合同履行情况评估、合同责任追究以及合同管理制度的评估和修正。合同履行完毕时,要对合同签订和履行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措施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根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合同管理制度的运行情况,提出修订和完善意见,经过必要程序对制度进行修正。

由于每个企业的规模、产品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合同管理制度时不能照抄照搬,必须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进行设计。


上一篇: 造价企业管理书籍概览:书单与目录指南(至2025年)
下一篇: 造价企业管理费构成详解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