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政策解读

融合弟子规精髓,共筑企业管理文化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2-18 11:22: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12   


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道

管理的核心在于人的管理,这一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没有管理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的良性秩序,这种秩序的维护并非依赖硬性强制措施,而是依靠人的自我约束。

对于个人而言,实现自我约束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第一步便是从遵循《弟子规》开始。

孝悌与忠诚的建立过程

现代企业中,员工流动频繁,这一现象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内部成本。因为现代企业最需要的是人才,但这些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企业自己去发掘和培养,这其中涉及的时间成本相当高。

当人才培养起来后,往往还未给企业带来大的效益就被其他公司挖走,导致恶性竞争。

创作背景及拓展

康熙年间,满清统治阶层为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汉人传统思想的认同。包括尊孔崇儒,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大修孔庙,春秋祭孔等。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的“圣谕”十六条,成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自身品德修养是融入的关键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众多中外企业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现代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管理理念的应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传统思想精华,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其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无为而治”的管理哲学是必须掌握的思想精髓。

第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之中。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融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例如,企业经营的基本理念“企业善待员工,员工热爱企业”,就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善”和“爱”的观念。

第三,定期对员工进行国学培训,使其形成遵循优秀文化行事的习惯。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有中高层员工才有机会参加传统文化培训,基层员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基层员工直接接触客户,如果他们具备国学修养,将对公司形象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应有计划地针对各层次管理者及员工开展培训,改善中高层管理者心智模式,提高其管理境界与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员工的《弟子规》及传统文化宣导与熏陶,提高他们做人做事的责任心与道德观念。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特点与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文化管理》课程特点

由于企业文化理论起源于日本,受西方文化基础影响,现代企业文化出现了追求短快、激烈竞争等特点。在引入中国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文化管理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企业文化管理》课程在传授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知识的也需要切实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了解现代企业文化的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今后的企业管理生涯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课程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到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和价值所在。

由于过去二十多年里,我们的社会主要聚焦于经济建设,物质发展被置于首位,从而形成了基于西方文化的企业管理特点的企业文化。针对这种“企业文化”管理特性,人力资源课程中的《企业文化管理》教学往往缺乏对中国的国情和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深入研究,忽视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相容性。企业设计的LOGO、制定的核心理念,以及构建的企业文化口号,往往围绕“服从”“规制”“效用”,频繁使用诸如“国际*,国内*、最优、*、最强”等表述。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了僵化、强制性的印象,让他们片面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重视经济和竞争,人性化管理等同于喊口号和收买人心,未能真正思考企业的发展是否适应现今的社会需求和符合中国国情。

事实上,企业的发展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缺乏这种底蕴,面对新兴和深层次的问题,企业难以取得良好的解决效果。如果一切决策都仅由领导和权力决定,没有明智和谐的文化来指导和定位企业,企业的发展道路将变得越来越狭窄,最终可能陷入困境。

我们的国家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国家的文化根基。丢弃它,国家将失去支撑力,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传统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就如同舍近求远。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特点,建立能够让企业长远发展的“企业文化”。这也是我们当前人力资源课程“企业文化”管理教学中需要实现的理念。

为了将我国传统文化“国学”思想与现代的“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我们必须探索如何将“国学”思想融入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教学中。这是适应当前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思考。学习“国学”是对西方管理的校正,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适应中国国情,理解中国人的礼节和思维,为他们在企业发展和创办企业时拥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要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升中国式管理智慧。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开设《国学与企业文化管理》课程,将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能力拓展培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结合管理学知识,培养学生将“国学”精髓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念。教师应将“国学”思想融入到“企业文化”管理中,提升学生的用人技能,最终实现以中国式管理思维统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课程学习应结合理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国学”人性管理,融合各家思想的管理智慧,分析企业管理现象,阐发国学管理智慧的实际应用。例如,《弟子规》教给我们诚信友爱;《孙子兵法》让我们懂得竞争之道和经营之道;《道德经》让我们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等。学习“国学”有助于我们明白用人的原则,遵循古人教导,重视人才、善用人才、人尽其才。在企业内推行国学文化要求管理人员从我做起,领会“国学”精髓,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做好沟通管理让员工有归属感。现代企业管理需要厚爱和严管并行,“礼”“乐”结合正是其体现。“礼”相当于制度约束,“乐”相当于厚爱员工让其身心愉悦地工作。

再次用“和合”文化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东西文化的结合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凝聚力的增强。引入传统的“和合”文化进入企业文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内部团结以及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时除了强调职业技能外还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国学”文化管理课程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学”教育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情怀和健全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国学”教育有效融入“企业文化”教学中让“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使现代企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深邃。

总之中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将其思想融入到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定会使我们的现代企业文化内涵更加深邃丰富起来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 精选优质管理培训:哪家公司最适合小型企业?
下一篇: 解析企业高效管理培训:深度理解其内涵与重要性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