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认识常限于培训的表面价值,往往将之视作获取证书的途径,而忽略了其内在的实质意义。为此,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活动时,必须注重引导员工转变观念。
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课程时,每期的培训都需伴随严格的考试与考核环节。对于考核结果优秀者,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更需注重精神层面的嘉奖,以促使员工由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学习。除了强化员工的硬技能培训外,软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等。这些软技能不仅是硬技能培训的有效支撑,更能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培训收益。
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员工传达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培训对个人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也能达到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二、强化管理,精准实施培训策略
要使员工培训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发展培养合适的人才,必须加强对员工培训的管理。
过去,企业的员工培训管理多停留在培训的规律性、员工的出席签到等日常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培训必须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进行。现在,企业需要从战略管理、需求分析、计划管理和实施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加强。
(一)员工培训的战略管理
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经营战略。人力资源部门需根据企业经营战略,制定相应的员工培训战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外部引进,更应注重内部培养。员工培训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应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这样不仅有利于培训的针对性,也有利于培训的顺利实施。
(二)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首先要进行企业分析,明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需求。接着进行工作分析,了解员工达到理想工作状态所需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发现员工现有水平与未来工作需求之间的差距。当员工能力低于未来工作需求时,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三)员工培训的计划管理
员工培训的战略实施需要有完善的计划来保证。员工培训计划应具体落实到每年度末,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员工培训计划。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审核、批准和汇总,然后进行企业下一年度的培训计划安排。
(四)员工培训的实施管理
好的计划需要靠好的实施来实现。培训机构要认真落实培训计划,严格管理每个环节。培训结束后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考核,对于不合格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参加补考。人力资源部门需要重视对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培训效果的有效反馈和及时跟踪。
三、定制化与前瞻性并重的培训内容
企业员工培训不仅需要考虑当前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长远发展。在做培训需求分析时,要找出员工现有技能水平与岗位所需技能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差距,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和针对性,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所有项目的培训。在一定时期内,培训主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大部分单位有职位说明书,可按职位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培训内容。
四、以人为本的持续有效培训
企业要实现持久发展,持续有效的员工培训是必须的。这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要使企业决策者端正对培训的认识,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其次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一套能够激发员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最终实现员工能力的提高、价值的提升、人力资源的增值,使企业保持稳定高速的发展。
作者所在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深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及员工培训的必要性。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旨在使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安全:企业之锚,人员之翼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追求卓越业绩的也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安全。企业的稳定与安全已成为所有经营管理者首要关注的议题。如何深化安全文化的理解,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答案就在教育和培训之中。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安全形势的挑战,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重新审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时期安全生产的需求让我们深感肩负的重任和期望。“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渗透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每一次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背后都指向我们对员工安全的忽视。我们必须将安全培训作为重中之重,从源头上解决安全生产的问题。
安全培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它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对策,是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柱,更是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需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特别在企业全体员工范围内推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认识和教育,力争达到全员安全意识提高的新高度。我们要深化对安全文化的理解,提升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以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条例》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初次安全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
企业安全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 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的转业知识。还包括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记录和台账。
3. 关于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事故的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预案的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同时包括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4. 特种作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其他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5.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关于培训方式,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需要按照上级要求集中到常德安培中心或组织参加省级培训单位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而其他员工则需要参加本企业定期组织的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具体的学习计划如下:
每年的1至2月份,重点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每年的3至4月份,重点学习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预案的编制及应急处置的相关内容。
每年的5至6月份,深入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内容,并了解安全生产管理相关台账。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确保企业的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