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对运营商的影响:裁员与转型》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5G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5G的使用,仍有部分人不甚了解。在这其中,运营商面临的困境和转型之路,更是引人关注。
一、人口红利消失与困境根源
电信运营商过去长时间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人口红利,通过不断卖卡增加用户规模来保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随着市场饱和和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运营商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下滑。
尽管运营商一直在努力推进转型和变革,策划新的营销方案和政策,但这一切似乎并未带来预期的美好生活。运营商似乎陷入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其努力的目的和结果似乎只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而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行业变得更好。
二、停滞的十年与电信行业的衰败
几个核心业务自诞生以来几乎没有创新,例如短信业务、语音业务以及流量业务。这使得当运营商在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围墙内互相争斗时,围墙外的入侵者凭借一点点创新就能轻易冲击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例如,一个简单的微信就摧毁了运营商上百亿产值的语音和短信业务。
通过中国移动和腾讯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电信行业的衰败之路。腾讯市值、营收、利润和品牌价值的增长远超过中国移动,甚至已经超越了中国移动成为行业领先者。而中国移动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已经放缓,品牌价值也大幅下降。
三、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
虽然电信运营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他们仍然有机会扭转这一切。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数字化经济的兴起,电信运营商仍然可以在数字化时代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以发挥自己在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智慧城市、交通、能源、教育、医疗等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破局之路:涨薪、优化人才结构
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运营商需要打造管道能力、平台能力和内容能力三大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打造关键在于人才。我认为运营商的破局之路的关键落脚点在于涨薪和优化人才结构。
涨薪可以激励员工更积极地投入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优化人才结构可以引进更多具备新技术能力的人才,推动运营商在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裁员,去除冗余和低效的部门,提高运营效率。
5G时代对运营商意味着挑战和机遇并存。运营商需要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通过涨薪、优化人才结构等措施来提高自身竞争力,迎接未来的数字化时代。经过连续十年的停滞和降薪,电信运营商员工的薪酬水平已降至社会中等偏下水平。在通信行业,同等条件下,华为、腾讯、阿里等企业的薪资水平远高于电信运营商。
以中国移动为例,根据其2018年年报,用于员工薪酬的金额是818亿元,员工总数达46万,计算下来员工平均年薪为17.7万。但实际上,很多基层一线员工的月薪仍停留在2、3000元的水平。
面对这样的现状,电信运营商在招揽人才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面向数字化转型,运营商需要建立一支了解并懂得应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属于稀缺资源,不仅运营商需要,其他如腾讯、阿里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同样需要。
涨薪成为运营商解决人才问题的首要手段。涨薪不仅能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确保他们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裁员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现实问题。国外主流运营商已经在行动,根据Lightreading的跟踪数据显示,过去两年里,多家海外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裁员。
国内运营商在裁员问题上却鲜有动作。主要原因在于三大运营商都是国企,需要承担解决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的责任。裁员涉及重大政治风险,一旦发生集体抗议事件,企业负责人将直接承担责任。国内运营商最多只是停止社招,象征性地开放校招以完成社会责任指标,大多数传统省公司已经停止新增编制。
实际上,运营商的网络人员和市场人员都存在大量的冗余。在网络技术不断升级演进的背景下,那些可能已经很久没进过机房的员工能否快速适应新的网络模式转变是个问题。未来云化网络的管理模式将完全不同于过去,网络人员的规模将会极大压缩。随着运营商业务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以及营销方式的互联网化,市场人员的数量也需要大量减少。
按照AT&T对于未来成为一家立足于云的软件企业的估算,未来员工数量规模将缩减至此前的不足三成,员工类型的构成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而当前国内运营商的员工类型构成与未来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
事实上,对于运营商企业来说,无法产生价值的员工确实是一大负担,犹如一笔沉没成本,若不能妥善处理这一问题,运营商可能因此陷入困境,转型之路也将变得十分艰难。
除了可能引发争议的裁员措施外,运营商还需积极寻求其他解决方案。运营商应着重打造与公司战略重点及新业务形态相匹配的优秀队伍框架,包括经营管理、专业技术、营销服务和职能管理等四类人才。推动传统领域人员向新市场新领域转移,储备和培养适应未来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如网络、IT、大数据和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人才。
对于剩余人员,运营商可以通过培训强化其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并积极拓展经营范围,开发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比如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等,以解决人员安置问题。
对于那些在未来企业中难以找到位置的员工,裁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拿着微薄的收入却不愿学习新知识,内心焦虑不安,依然幻想着回到过去的黄金岁月。
随着5G时代的来临,运营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5G时代的互联网不再是主体,运营商也有机会用资本、网络与技术进行赋能,夺回主导权。这要求运营商提升技术能力,尤其是以现在的薪资水平,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留存成为一大难题。
在5G时代,视频社交将逐渐取代文字语音社交成为主流。运营商必须抢占视频社交的阵地,提供流畅、便宜、便捷的视频沟通方式,这需要运营商们集体行动,甚至需要行业标准的支持。
通信建设不再只是运营商的事情,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让运营商有了更多的骄傲感,但同时也需要审时度势,合理利用各方资源。在政企集团业务方面,运营商需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业务,并跟进服务。这需要新的流程设计和有战斗力的团队。网络、终端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运营商需要在内容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平衡各种业务和资源。合作共赢逐渐成为运营商的共识,恶性竞争只会两败俱伤。
近期,5G领域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的“委员通道”上透露,目前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正在进行网络试点,预示着5G手机将在下半年零星上市。随着5G概念股的强劲表现,专家们普遍认为,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5G将开启产业互联网的新阶段,并带来更为显著的贡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们对5G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5G具备高速、低时延和大规模连接等显著特征,不仅能满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还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标志着万物互联和人机交互新时代的到来。GSMA预测,到2025年,全球5G连接数量将达到14亿,占全球总数的15%。
在推动5G与4G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正在加快基础设施的升级。在建网初期,5G主要覆盖热点地区,并可以通过多模终端自动切换到4G网络。预计在未来几年中,5G网络投资额将达到9000-15000亿元,电信企业5G业务收入也将实现显著增长。
5G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增强移动宽带、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与4G相比,5G的应用将与更广泛的实体经济领域相结合,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壮大,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从直接贡献来看,5G的部署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包括网络设备采购、手机终端升级换代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应用开发。5G还将创造大量高知识含量的就业机会。从间接贡献来看,5G将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器,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助力传统产业优化结构、提质增效。
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国三大运营商正在全力推进5G试点城市的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在各自的领域内积极开展5G试验,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相对于韩美等国在5G上的激进步伐,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仍显保守,需要在争夺5G全球领先的步伐上进一步加快。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正开启产业互联网的新阶段,对构筑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意义重大。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力度,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