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政策解读

企业管理者消防培训与心得体验: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关键课程
发布时间:2025-02-25 00:33: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3   


一、火灾成因详解

生活因素引发的火灾:

1. 烹饪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引发的火灾。

2. 乱丢烟蒂、火柴梗导致的火灾。

3. 气焊、电焊操作不慎引发的火灾。

4. 烧烤物品和熬炼不当引起的火灾。

5. 烤火取暖不慎引发的火灾。

电器安装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

1. 电动机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引起的火灾。

2. 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引发的火灾。

3. 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的火灾。

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火灾:

1. 混存性质相抵触的危险化学品。

2. 焊接作业中违规操作引发的火灾。

3. 化工生产中超温超压作业导致的火灾。

4. 擅离工作岗位引起的火灾。

5. 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用火引发的火灾。

6. 在搬运易燃易爆物品时,翻滚、撞击、摩擦引起的火灾。

二、消防法律法规须知

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规定消防工作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求单位法定代表人及分管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责,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处罚规定: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义务的,将依法处罚。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将根据《消防法》进行警告或罚款,情节严重者可处以拘留。

重点单位消防要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台账。

三、火灾逃生技巧教学

利用疏散通道逃生:商场等公共场所设有室内外楼梯、自动扶梯等,发生火灾时是良好的逃生通道。

自制器材逃生:可利用现有物资如湿毛巾、绳索等制成防烟工具或开辟逃生通道。

建筑物逃生法:无法逃生时,可利用建筑物内外的突出部位、门窗及避雷网等进行逃生或转移至安全区域。

寻找避难处所:无法逃生时,应寻找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避难,同时发出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注意。

四、消防安全知识与措施

“四个能力”建设:包括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等,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

初期火灾现场处置程序:包括报警、组织疏散、火场警惕、初期火灾扑救及协助灭火等步骤。

“五懂”“四会”要求:员工需懂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职责,会使用消防设施器材等。

灭火器使用方法:明确指出拔下保险销,握紧喷管和压把,对准火焰根部扫射的步骤。

五、企业消防安全强化措施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企业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消防工作,加强防火安全教育,确保员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健全制度,消除隐患:建立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的长效机制,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配齐消防器材。

管理消防设备和器材: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定期检验和维修消防设备和器材,确保其完好有效。

加大值班巡查力度:企业保卫人员要提高警惕,把防火工作放在首位,巡视检查中仔细检查防火重点要害部位。

组织义务消防队培训:组建义务消防队,定期组织学习宣传消防法规和灭火技能,完善灭火预案,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预防和减少重大火灾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经营者消防法制观念淡薄。他们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存在侥幸心理,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公安消防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还有的企业经营者误以为只要配备灭火器、应急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就足够,无需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这种思想导致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得不到加强。

二、职工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和特种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未落实。在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员工大多数来自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他们往往未经过必要的岗前消防培训就上岗,甚至许多特种岗位工作人员仍无证上岗。一旦发生火灾,这些员工既无法有效预防,也不懂如何及时处置,自救能力低。

三、随着科技进步,新型企业的出现,新的火灾隐患也随之产生。这就要求企业消防保卫人员及全体员工掌握更专业的消防知识来发现和整险隐患。当前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专业知识的学习明显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四、当前消防安全教育与灭火技能训练存在脱节现象,重理论,轻实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灭火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经营者应充分认识到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严格执行员工岗前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消防基础知识培训,对特种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参加消防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企业的消防宣传教育要抓住消防安全责任人,并通过他们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培训。要培养或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来管理高新企业的消防设施。

做好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培训制度、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全员消防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


上一篇: 企业管理者必修教材:领导力与企业管理进阶指南(最新通
下一篇: 企业管理者短期培训课程聚焦实战技能提升:2025年管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