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劳动法知识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广大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法,本文将围绕2025企业劳动法知识培训要点进行解析,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查阅。
一、劳动法基础知识
项目 | 内容 |
---|---|
劳动法 | 国家关于调整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 |
劳动关系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劳动合同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
劳动者 | 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
用人单位 | 使用劳动者为其提供劳动,支付劳动报酬的单位 |
项目 | 内容 |
---|---|
平等自愿原则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 |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 国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
劳动合同自由原则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报酬保障原则 |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报酬 |
二、劳动合同管理
项目 | 内容 |
---|---|
劳动合同形式 | 书面形式 |
劳动合同内容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姓名、住所、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
项目 | 内容 |
---|---|
变更条件 | 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
变更程序 |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
项目 | 内容 |
---|---|
解除条件 |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解除程序 | 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三、劳动争议处理
项目 | 内容 |
---|---|
调解机构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
调解程序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应当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开始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告知当事人依法申请仲裁。 |
项目 | 内容 |
---|---|
仲裁机构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
仲裁程序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开始仲裁;仲裁庭应当自组成之日起十五日内开庭;仲裁庭应当自开庭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
项目 | 内容 |
---|---|
诉讼机构 | 人民法院 |
诉讼程序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立案;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
企业劳动法知识培训对于企业合规经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表格解析,希望广大企业能够更好地掌握劳动法知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力量。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