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外包是一种将企业的培训活动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来完成的培训方式。这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办理报到注册、提供后勤支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讲师、确定时间表、设施管理以及课程评价等核心职能。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够以更低的费用、更好的管理和更佳的成本效益进行培训活动,同时责任更加清晰。
流程如下:
1. 进行组织内部的培训需求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外包。评估内部培训的成本效益,以决定是自行承担还是寻求外部专业服务。
2. 根据企业当前状况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如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可选择外包部分或全部培训;在精简阶段,可选择全职能外包或仅针对特定培训部分。
3. 制定详细的项目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类型、参与员工及特殊要求,并征求多方意见以确保计划符合企业需求。
4. 寻找合适的外包服务商,并将项目计划书递送给他们。选择服务商时,要考虑其专业能力、文化适应性及沟通技巧。
5. 在签订合同前,对服务商进行严格的考核,了解其资质,并确保合同包含赔偿条款。参与合同谈判的人员需熟悉业务,以保护公司利益。
6. 注重与外包服务商的沟通,特别是在计算机软件培训等常被外包的领域。确保员工了解培训进展并提供反馈,以保证培训质量。
7. 外包后,持续监督和控制培训质量,定期跟踪服务费用、成本和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
二、培训外包的优势
在当前商业环境中,许多企业选择将培训外包作为一种策略。其优势在于:
1. 根据企业特定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如设立内部专业培训中心。外包专家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确定员工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等全方位内容。
2. 成本节省显著,可节省约40%的人力成本。外包培训目标更具针对性,通过深入研究,目标达成率可提升30%。外包服务通常能保证高满意度(平均90%以上),反映为培训效果和转化率的提升(能提升60%),同时员工流失率降低10%。
3. 通过外包,企业无需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和招聘相关人才,只需定期监督外包团队的工作即可。这样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而将培训工作交给专业合作伙伴处理,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培训外包是一种有效的企业培训策略,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培训目标,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四、业务外包:企业策略的新趋势
业务外包,也被称为资源外包或资源外置,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并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此策略于1990年由*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正式提出。企业通过业务外包,将一些非核心、辅助性的功能或业务交给外部的专业厂商,利用他们的优势来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业务外包的实质在于企业重新定位和资源分配,集中资源于最能体现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塑造并发挥独特、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策略的实施,可以使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借助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业务外包还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加速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强化组织的柔性和敏捷性。
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业务外包因其能促进企业集中有限资源和能力,专注于核心业务,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而日益受到企业瞩目。虚拟企业经营的主要形式就是业务外包。企业首先要确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然后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最优秀的专业公司。例如,世界*的飞机制造公司波音仅生产座舱和翼尖,而全球*的运动鞋制造公司Nike从未生产过一双鞋。
业务外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外包业务的监控不足,可能增大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导致质量监控和管理难度加大。业务外包可能挫伤员工工作热情,导致员工失去敬业精神。特别是在研究与开发等业务外包中,专利和版权的归属问题可能引发纠纷。外包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会转移企业控制权,导致企业失控。但过分依赖外包企业也可能导致交易成本提高。
当前业务外包的主要特点包括:及时获取终端信息以把握市场脉搏,将机械性、重复性的业务通过数字化、软件化外包出去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及通过因特网与合作伙伴实现资料互换和信息共享。根据不同的标准,业务外包可分为整体外包和部分外包、生产外包和销售外包等。其中,部分外包主要是将核心业务无关的辅助性活动外包出去,而整体外包则是将所有业务流程全部外包。还有研发外包、生产外包、物流外包等方式。
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式。利用外部资源弥补自身不足,集中资源于核心业务,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也要谨慎,避免因选择错误的外包商而导致关键技术失败或失去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还需在世界范围内寻求业务外包,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取资源和优势。
业务外包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策略。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也需要注意风险和问题,确保业务外包能真正为企业带来益处。尽管业务外包的益处众多,如降低生产成本、分散经营风险、获取外部稀缺资源等,但实施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全面考虑并深入分析影响业务外包的因素,对于企业利用外包优势、规避外包风险至关重要。
企业的业务外包策略需与其整体战略相契合。整体战略是制定业务外包的基础,而业务外包则是整体战略下的具体实施措施。企业的战略不仅决定了自制与外包的决策,还影响外包对象的选择、外包模式以及供应商的挑选。如波特教授所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可采取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等基本策略。追求成本领先的企业往往致力于成为行业成本*的领跑者,这要求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而差异化战略则侧重于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以获取溢价回报。在外包决策中,成本领先的企业可能更看重供应商的成本优势,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则更关注供应商资源与企业资源的匹配程度及整合难易度。显然,与企业整体战略不匹配的外包策略不仅可能降低外包效果,还可能使企业陷入风险之中,进而损害其核心竞争力。
企业实施业务外包时,选择合适的业务和资产至关重要。业务的性质和所需资产的特性都会影响外包决策。核心业务如软件企业的研发、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等,是企业的关键业务,通常也是企业擅长的、能创造高收益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应保留在企业内部。而非核心业务则可考虑外包,以降低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也影响外包决策。专用性资产一旦形成,其另作他用的难度较大,对于这类资产的市场交易风险较高。而对于通用性较强、使用难度不大的资产,市场交易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在业务外包中,厂商与外部供应商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制造商对市场的服务水平。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是制定业务外包策略中的关键一步。选择供应商时,企业需明确目的——是获取资源还是降低成本?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潜在供应商,如投人品质量、成交价格、交货期限、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等。在选择供应商时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而忽视供应商的能力和服务质量,否则可能会损害外包业务的质量,最终影响企业的市场表现。
由于业务外包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纵向一体化的中间形式,厂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合作双方的理念和文化差异、沟通机制的有效性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外包失败。强化对外*程的管理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管理协调机构、构建沟通渠道、细化外包合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等方式,强化对外*程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
成功实施业务外包需要企业在策略制定、业务和资产选择、供应商挑选以及过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外包优势,规避风险,实现持续发展。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