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员工管理制度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兼员工管理与劳动风险预防性质,对公司通常的员工管理内容、方式及其弊端、漏洞有所分析,同时对这些管理内容和措施发生的法律风险予以揭示。
二、课程对象
本课程对象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部门管理的人员。
三、课程目标
通过参与课程培训,帮助企业在人事管理、部门业务开展过程中加入法律风控因素,使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相互融合,员工管理方式和内容更加完备并相互呼应,在企业发生员工仲裁过程中,降低因违法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脱节导致的风险。
四、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员工管理的内容、目标、依据和常见风险。
通常企业的员工管理职责由人事、行政部门负责,以人事管理为主,业务部门以管理工作内容为主,虽有分工但缺乏呼应,配套对接不够。员工管理的依据以劳动合同、员工手册、公司各类通知、部门制度和工作流程等为主,常见管理内容的缺位、违法、不成文及相互矛盾等问题。
第二部分:分述各个员工管理依据的必备内容及常见问题。
1、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在员工管理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是企业与员工“一对一”的管理依据,常见风险有未签订或逾期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权利义务依据缺位、双倍工资风险;劳动合同内容违法、岗位缺乏职责与标准描述、违法变更合同内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下缺乏外部监督导致用工企业频繁被仲裁等风险,另就劳动合同、劳务合同、服务合同的风险与管理性质做区分比较,便于人事管理选择。
2、员工手册:实践中员工手册常有未公示、错误公示的形式风险导致引用无效、员工手册内容有关范围、程度描述笼统导致引用异议、员工手册内容繁冗固定,未能与公司管理变化相适应、内容违法(违法规定惩罚措施、调岗权利等),附有若干常见案例予以讨论。
3、公司通知、决定:该类管理措施数量多、内容杂且灵活,尤其大中企业常见多部门多个通知,应当注重通知的形式规范,上升为公司管理意志,定期汇总重要的管理措施到员工手册;实践中通知的灵活性亦造成与成文制度的冲突,零散的通知、修正造成制度的不稳定性和凌乱,是员工管理中比较忌讳的。
4、部门制度、工作流程与要求:该部分是员工管理中常被疏漏的板块,业务部门对员工的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一般缺乏书面方式,部门的工作习惯和岗位的固有流程、灵活的考核要求、部门负责人的风险意识缺位导致对员工的管理依据证据不能有效形成,发生因工作原因解除劳动关系时常常使得人事部门陷于被动,发生仲裁风险。
5、员工激励。好的管理方式是注重正面引导的,该部分对员工管理的物质、精神奖励、短期与长期激励(如奖金、升职与股权激励等)做了区分和比较,对不同层级员工的激励措施提出建议。
五、课程方式
课程主要结合律师在公司顾问和诉讼、仲裁代理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风险、案例为切入点,结合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穿插案例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建立员工管理制度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