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培训管理 [返回PC端]

复制成功——高效课程开发实务

发布时间:2022-09-13 16:32:17

讲师:周鹏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574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课程结构开发培训

【课程背景】
过去数十年是中国企业飞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众多的最艰辛的创业阶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多数企业即将步入转型阶段,或者说即将步入“二次创业”。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核心知识和经验急需传承,不能随着人才的晋升、离职等客观原因而消失,如何将这些个体的优秀经验变成组织能力,成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就成为众多企业考虑的重要事项之一。
也许你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
-一些成功企业越来越发现自身的成功经验复制和迁移就能够帮助员工取得高绩效,但缺少能够提取这些经验的人才和系统性方法;
-业务部门和专家往往认为开发课程是培训部门的事情,不知道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外部购买标准化课程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内部独特性的要求;
-通用课程的大规模化、内部讲师/培训管理者能力的快速提升,使得通用课程内部开发和讲授成为常态。

【项目收益】
您的企业将:
-可以快速、批量化的沉淀组织智慧,将个体经验变成为组织能力;
-成功经验快速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组织能力得以提升,组织效率随之升高;
-通过培训来解决业务问题成为可能,将业务问题解决交给内部人,持续优化解决方案,在培训中不断提升组织能力;
-群体动力得以激发,所有人都能够变得更优秀。
内训师/业务骨干本人也能够:
-创造并扩大个人影响力,这是个人发展的关键环节;
-不断将个人经验转化为实操理论,个人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市场价值逐级攀升;
-成为内部标准创建者,获得更多的内部认同和职业发展机会。

【培训对象】
-骨干员工及内部讲师;
-有授课任务的技术骨干和一线经理人;
-公司内部专/兼职内训师;
-企业培训经理、人力资源经理、产品经理;
-希望把外来的课程改造得适合公司实际需要的内训师;

【学习收益】
-能够精准选择有价值问题,确保优化课程内容范围
-能够采用多种需求分析方法,挖据学习需求
-能够结合需求分析结果,列出培训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能够提炼出企业内部的实践,沉淀组织智慧
-能够结合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利于学员记忆的)培训课程结构,
-能够设计完整的学习体验活动,让学员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
-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课程的内容呈现展示,提升课程颜值
-能够完成各类课程手册的编写,实现全套课程包

【课程纲要】
一、课程定位与需求分析工具/方法-定方向为何要开发该课程
-基于所需能力开发
-基于企业战略开发
-基于问题解决开发
-定学员哪些人需要培训
-学员确定的几种方式
-培训课件版本的确定
-定内容找准KSA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资源整合定位
-定目标什么样的课程是好课程
-课程开发产出及要求明确
-培训目标设定目标学员分析表
课程开发资源分析表
课程评价表

二、学习内容萃取工具/方法-学习内容的两个来源
-组织智慧
-成熟理论
-组织智慧萃取四步法技能类
-定:确定主题聚焦有用
-理:梳理流程还原现场
-挖:挖掘关键窍门输出
-提:提炼理论形成套路
-知识类内容的梳理方法
-知识类信息的梳理技巧
-成熟理论的收集渠道
-成熟理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注意事项组织智慧成就模型
“场景 挑战” 表单
流程-重难点分析矩阵
差异调研问题清单
案例收集模板
定性数据分析漏斗分析法
理论提炼命名规则

三、课程结构设计工具/方法-成人记忆的五个特征
-常见的课程开发结构模型
-KSA不同类型的架构特点
-知识类内容架构特点
-技能型内容架构特点
-态度类内容架构特点
-课程架构的边界确定
-内容广度线确定
-内容深度线确定
-课程架构推荐模板课程结构设计模板

四、学习体验设计工具/方法-促进学习体验的设计成人学习原理
-成人学习的五项原则
-课程设计的“90-20-8”法则
-开场活动设计
-开场活动的设计原理
-9类开场活动设计
-结尾活动设计
-结尾活动的设计原理
-5类结尾活动设计
-核心知识/技能教学活动设计
-激活旧知的7类活动
-传递新知的6类活动
-强化反馈的6类活动
-能量激活的活动设计
-培训过程中能量激活的价值
-能量激活的5类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匹配图

五、教学材料开发工具/方法-培训课件包开发
-讲师PPT设计的四项原则
-讲师手册开发五线谱
-学员手册开发技巧
-教学案例开发
-案例开发的三个关键点
-案例开发的关键技巧
-课件开发三级验证
-开发师验证
-内容专家验证
-学员验证讲师手册五线谱
案例开发工具
课程开发验证工具

课程结构开发培训

上一篇: 生命重于泰山 ——新时期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模式解构
下一篇: 传家有道——家族信托的营销技能锻造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