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课程
课程背景:
Z世代指1995-2010年出生的互联网一代,习惯称为95后。2022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将突破1000万。这些新生代们在职场中的表现令众多管理者既爱又棘手。一方面高GDP、低出生率的生活环境、使95后生而享有更多的可支配资源。这些新生代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但另一方面他们忽视权威,漠视责任,蔑视义务,完全的自我……他们就像笔记本电脑,潜力无限,但必须轻拿轻放,他们就像新鲜草霉,及不易保存,95后大学生平均7个月就离职,简直太任性。
课程目标:
● 培养责任心和同理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 端正心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挫折,以高昂的热情和斗志投入工作。
● 掌握对上、平行的沟通技能,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信任,提高工作绩效。
● 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职场保留率。
● 掌握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技巧。
● 早日实现由职场新人到职场新秀的成功蜕变。
课程对象:新入职大学生
课程大纲
导入:出校园入职场,开始了“启程”“启蒙”“回归”之旅
案例:你就是你自己的CEO
第一板块:“启程”篇
第一讲: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
一、学校与职场的不同之处
1、人
1)学校:老师朋友、关系单一、个人主导
2)企业:领导同事、错综复杂、团队协作
2、事
1)学校:学习理论、多方庇佑、兴趣第一
2)企业:能力运用、责任担当、工作第一
3、境
1)学校:自由随性、经济宽松、漫无目的
2)企业:紧张规律、自力更生、职业规划
二、从校园到企业,需要转换的七大面
1、人生理想→职业理想
2、校园人→职业人
3、理论学习→实际应用
4、散漫的校园生活→紧张的工作状态
5、单纯的人际交往→丰富的人际环境
6、浮躁→理性
7、被呵护→自立自强
三、学校人与职场人的角色差异
1、“个体”与“团队”
2、“情感”与“理性”
3、“成绩”与“绩效”
4、“学习”与“工作”
5、“简单关系”与“人际关系”
四、记住自己的角色新员工
1、虚心求教
2、少想多做快执行
3、从点滴做起
4、向优秀看起
第二讲:阳光心态成就职场
讨论:职场新人如何面对挫折
1)学会冷静
2)停止抱怨
3)避免消极
4)不要逃避
5)先停一停
6)请人帮忙
案例:欢乐颂中的“关雎尔”如何从“职场小透明”化身“职场达人”
一、成长型心态
1、树立志向
2、坚信自己
3、持之以恒
4、勤奋创新
5、勇于进取
6、宽容合作
团队体验:成长型活动
二、同理心的心态
讨论:为什么要有同理心
1、如何培养同理心
1)要学会倾听
2)要换位思考
3)要识别情感
2、责任的心态
1)责任是一种使命
2)责任缺失人性使然
3)找方法还是找借口
4)担当责任更为自己
5)自我成就修炼责任
团队体验:责任担当活动
情景剧场:责任是每个成功职场人必须具备的品德
第二板块:“启蒙”篇让你的职场开挂的大咖策略
第一讲:职场高效沟通与协作技巧
一、新人入职,如何快速融入团队
1、新人融入团队为什么很重要
2、做好自我介绍快速与同事打成一片
3、求同存异,性格不合的和谐共处之道
二、向上沟通要有胆
1、三个卓有成效的向上沟通方法
1)主动沟通、定期对话
2)从对方真正关心的角度切入
3)公开支持、私下指正
2、三个卓有成效的向上沟通的工具
1)有效表达PREP原则
2)逻辑表达三步法
3)高效3A表达
练习:场景模拟
工具:向上级汇报的程序和态度
工具:向上级汇报细节的模板
工具:说服上级的6个技巧
三、换位思考平间级的沟通技巧
1、用建议代替直言
2、提问题代替批评
3、让对方说出期望
4、诉求共同的利益
5、顾及别人的自尊
团队体验:沟通活动
第二讲:职场助力,学可即用的PDCA
一、先有工作还是先有目标
二、制定团队目标的步骤
1、理解目标,听取工作任务
1)被召唤带纸笔
2)6W3H做记录
3)复述确认深理解
工具:用OGSM找到自己的目标
2、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工具:SMART原则
3、与上司对目标进行沟通
4、思考可能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工具:向上申请资源5步法
5、目标分解,细化任务
工具:用“WBS”分析细化任务
6、完成目标的时间期限
第三讲:做好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不佳的原因分析
二、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1、用目标管理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2、用四象限法则,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3、用80/20法则,把时间用于更重要的工作上
4、何保证任务高效达成
三、常用时间工具
1、时间管理矩阵
2、番茄工作法
3、GTD时间管理法精要
第四讲:职场宝典
1、爱我所做找到生命的福流
2、沉下心处处都是好工作
3、直面痛苦它是改变和成长的机会
4、面对问题调整心智模式
总结:完善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和行动计划
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课程
|
||
联系电话:4000504030 |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