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公文写作 [返回PC端]

模式化新闻写作——银行系统的新闻写作技巧

发布时间:2024-08-06 15:14:04

讲师:孙玮志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653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模式化新闻写作课程

课程背景:
天天都在接触新闻,但我们真的了解新闻吗?
经常都会采编新闻,可我们真的会写新闻吗?
好不容易在新媒体上发了一篇新闻,但关注的人却很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总算引发别人关注了,却发现辛苦写就的新闻又被迅速地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这该怎么办呢……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新闻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巨大的和潜在的经济功能。对于银行而言,通过新闻传播,不仅可以增加知名度,从而使市场注意力*化,由此获得营销的成功;同时,也有助于赢得社会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为其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无数的新闻事件告诉我们,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我们作为一项长远任务来规划落实。如何快速捕捉新闻?如何快速撰写新闻?如何借助新媒体快速传播新闻?如有一套成熟有效的模式,这些问题应该可以高效解决。

学员收益:
1.熟练掌握找新闻的模式;
2.熟练掌握写新闻的模式;
3. 熟练掌握发新闻的模式;
4. 切实领会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公关的策划技巧;
5. 强化新媒体背景下的宣传工作能力;
6. 熟练运用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

课程特色:
1.专业讲师是专门研究创意写作与新媒体写作的博士,副教授,*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科院高级访问学者,“格局创意写作”系列丛书作者,曾长期在新闻中心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对新闻写作有着深切的理解和研究;
2.通透追根溯源,将新闻写作和新媒体传播的相关理论讲明白、讲透彻,让学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3. 实用课程汇总了诸多新闻写作和传播经验,提供了诸多写作案例,拿来即用;
4.有趣讲故事、做游戏、看电影,让课程与枯燥说拜拜。

授课对象:
银行中层干部、新闻编辑、新闻通讯员。

授课方式:
1.主题讲授;2.分组PK;3.现场演练;4.案例研讨;5.视频欣赏;6.游戏互动

课程大纲:
第一章:找新闻的模式
第一节:究竟什么是新闻
怎样通俗地理解新闻;
写新闻究竟是让我们写什么;
发新闻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主要解决:透彻认识新闻的问题。
第二节:寻找新闻点的模式
1.从无到有;
2.从少到多;
3.从稚嫩到成熟;
4.从兴盛到衰败。
主要解决:如何找新闻的问题。

第二章:写新闻的模式
第一节 撰写新闻的根本原则
1.新闻,嗨的是自己还是读者?
2.是什么样的习惯让我们陷入自嗨?
3.为什么读者视角难以做到?
4.如何做到“读者视角”?
主要解决:提高新闻可读性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标题的撰写模式
1.怎样让标题更有吸引力;
2.如何避免成为标题党;
3.如何对标题中的关键词进行有效设计;
4.如何通过标题提高新闻稿的点击率。
主要解决:如何写好新闻标题的问题。
现场演练:寻找银行工作中的新闻点。
第三节 新闻导语的撰写模式
怎么样把新闻导语写快写好;
如何增强新闻导语的可读性;
新闻导语究竟应该写哪些内容。
主要解决:如何写好新闻导语的问题。
第四节 新闻主体的撰写模式
怎么样把新闻主体写快写好;
如何增强新闻主体的吸引力;
怎么实现一分钟写一篇新闻稿。
主要解决:如何写好新闻主体的问题。
第五节 新闻语言的优化模式
怎样让语言的呈现效果更好;
怎样让读者爱上我们的语言表达;
怎样通过语言表达让读者喜欢我们的新闻信息;
怎样通过语言表达让读者爱上我们的新闻平台。
主要解决:如何优化新闻语言的问题。
第六节 人物通讯的撰写模式
如何把人物写“活”;
如何增强人物通讯的可读性;
如何增强人物通讯的趣味性。
主要解决:如何写好人物通讯的问题。
第七节 会议通讯的撰写模式
如何让会议通讯“好看”;
会议通讯的重点内容应该是什么;
如何有效抓住会议重点。
主要解决:如何写好会议通讯的问题。
第八节 如何把新闻通讯写出深度
报道类型决定报道深度;
调查性报道的撰写技巧;
分析性报道的撰写技巧。
主要解决:如何撰写深度报道的问题。
现场演练:撰写银行系统的各类新闻稿。

第三章 发新闻的模式
第一节 媒体的吸粉模式
为什么你的媒体平台吸不来粉丝;
新闻宣传为什么需要加强媒体建设;
吸粉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主要解决:如何强化媒体建设的问题。
第二节 新闻的发布模式
怎样让更多的读者读到我们的新闻;
怎样让读者对于新闻形成深刻的印象;
如何促使读者对我们的新闻形成持续的关注。
主要解决:如何在发布环节提高新闻宣传效力的问题。
现场演练:为银行新闻设计一份能够聚拢人气的传播方案。
第四讲 总结、回顾

模式化新闻写作课程

上一篇: 《校招新员工——抵抗焦虑 阳光起航》
下一篇: 结构性思维—工作必备思维方式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