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管理技巧 [返回PC端]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六项必修课

讲师:王乾元天数:2天费用:元/人关注:2045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六项必修课

课程收益
理解为何要从技术走向管理
帮助技术人才成长为管理人才
掌握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技术人才与管理的差别与转变

讨论:技术走向管理的烦恼?
技术人才与管理者的主要区别
从专业技术人员走上管理岗位的几大优势
从标准化到合理化的转变
从自己做事到让别人做事的转变

第二单元:管理者思维模式的转变
用户是谁
管理者的价值何来?
什么是用户?
问题: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反思:你是用哪种思维做管理者?
基于用户思维的“金字塔模型”
用户画像定义
如何构建你的用户画像
练一练:构建你的用户画像
什么是服务?
讨论:服务的起点在哪里?服务的终点又在哪里?
忠诚度 .VS. 满意度
“关键时刻”在体验中的重要性
“关键时刻”对领导力的借鉴意义
什么是场景?
什么是场景化管理体验?
场景的“痛点 .VS. 触点”
练一练:萃取*管理触点?
讨论:什么是*的场景化管理体验?

第三单元  绩效转变,从被考核到目标管理与绩效辅导
讨论: 您认为哪个公司管理更规范?
人本绩效的“31哲学”
人本绩效的绩效管理
案例:恒大地产的成功秘诀――目标计划管理体系
人本绩效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定义和含义
目标管理五要素
目标管理的实质
目标的设定SMART原则
目标设定工具一:KPI技巧
目标设定工具二:等级法技巧
练习:设计岗位目标4个步骤
人本绩效的“强调辅导”思想
绩效辅导的流程
情景演练:如何开展一场成功的绩效辅导
人本绩效的工具--绩效改进
案例:某地产集团项目绩效改进案例

第四单元    高效沟通――左右逢源,把握机遇
高效沟通的基石――动力对话技术
什么是动力对话技术?
测一测:倾听能力自我评估
什么是立体式聆听?
聆听训练: 如何听出对方的动机、假设(信念)及情绪
情境演练:成本部张工听到销售部赵总,就觉得心烦意乱…
什么是三重区分?
区分练习 :“同情”与“关心”
“坚持”与“固执”
如何做到有效的区分?
情境演练:绩效考核中工程部王工绩效落后……
测一测:发问能力测试
什么是启发式发问?
发问的核心技巧--上堆下切平行法。
发问要避免的误区
什么是建设型回应?
有效回应的关键
测一测:焦点自我测试
回应的三要素
先跟后带式回应术--回应的高阶技巧
情境演练:销售部抱怨工程部施工进度缓慢,影响开盘……
沟通的“漏斗模型”
沟通中的“身心语”解读
沟通的种类:向上、横向、向下
向上沟通要有“胆量”
案例:万科“一棵树”故事
向上沟通的三个职场雷区
上下级之间的责任与权利
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不同
上级的信任和重视
影片赏析:批评意味着什么?
如何面对领导的批评?
向下沟通要通 “人心”
向下沟通的三大难点:指令、授权、批评
解决之道:不要玻璃心,贵在“同理心”
如何有效发布指令?
情境演练:项目总如何下达指令,要求工程部开工后3个月内完工?
如何有效授权下属?
情境演练:开盘后两个月须完成去化80%的任务,销售总病假,如何授权下属?
如何有效批评下属?
情境演练:漂亮的总助赵*,经常打错字,如何批评并促其有效改正?
横向沟通强调“共赢”
横向沟通的三大障碍:本位、利己、吃亏
破解之道:
用户思维破解本位主义
共享共担破解利己主义
共赢思维破解吃亏心理
在人际关系中修行——把对他人的不满转成对自己的提醒
跨部门沟通的冲突管理流程
搁置争议:调伏情绪,放下争执
厘清目的:交流双方的背景信息,厘清目的
建立共识: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价值观
磨合方案:共同探讨可行的解决措施
跟进完善:鼓励信心,赢得对方的承诺
情境演练:项目成本总和工程总的冲突

第五单元    打造高效的人才梯队
人才发展的十八大兵器
建立入职引导人制度
企业教练的原理与应用
知识管理与职业导师制
挑战性工作与轮岗制
接班人计划设计要点
学习地图的原理与应用
员工积分制实操指南

第六单元    做一个全能的激励者
团队激励艺术――软硬结合是王道
硬激励的艺术
目标激励
权利激励
培训激励
晋升激励
软激励的艺术
荣誉激励
榜样激励
情感激励
参与激励
挫折激励
挑战与激励
情景演练1:项目人事主管能力超强、非常自信,如何让她做好对设计总的考核?
情境演练2:刚调任的营销总没有完成上月销售,如何让他承诺本月超额完成目标?

第七单元    奋斗者文化,拼搏者的大熔炉
文化塑造,成就业绩的前提
企业文化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模型
案例:万科和印力区域公司的文化融合
文化塑造--打造“共荣共创”的奋斗者文化
什么是“共荣共创”?
案例:万科的“奋斗者文化”
讨论:如何打造“共荣共创”的奋斗者文化

从技术走向管理的六项必修课

上一篇: 结构化研讨
下一篇: “社保改嫁税务”与个税新法后 企业社保合规化与高收入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