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公开课内训文章


首页>公开课程 > 劳动合同 [返回PC端]

企业解决劳动合同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讲师:毕春秋天数:1天费用:元/人关注:2035

日程安排:

课程大纲:

劳动合同的协商谈判培训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工伤事故和解协议中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关于工伤的界定
不得认定工伤的情形
怎样理解“上下班途中”?
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承担哪些费用?
停工留薪期的确定
如何应对工伤员工借故拒绝复工并不断休假?
员工能否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同时又要求第三方支付人身伤害赔偿?
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替代工伤赔偿?
未足额缴纳社保所产生的工伤保险待遇差额的处理
如何签订工伤事故的私下和解协议?
(案例一、二)

第二章 调岗调薪中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双方协商调岗调薪的相关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岗的法律依据
其他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岗调薪的情形
如何做到单方面的调岗调薪能*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法律风险?
如何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调岗调薪的条件?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薪资的综合要点
(案例三、四)

第三章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重要解读
第四十一条裁员的法定程序及第四十二条之不能裁除的五类人员
假裁员/架构重组/经营困难/转产等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实操
裁员的四种情形,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协商中解除职业病、工伤、非工伤医疗期及孕/产/哺乳期四种情形时,如何表达协议金额中全部法定或其参照部分的金额?
低于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律风险及其规避手段
末位淘汰与竞争上岗的法律风险
(案例五、六)

第四章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中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低于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有无法律风险?
如何规避法定标准下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法律风险?
近年来,各地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案件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企业中海量存在的“自动离职”员工埋藏着哪些巨大的法律风险?
用人单位应对“自动离职”员工的三条基本措施
(案例七、八)

第五章 长期“两不找人员”与档案滞留人员管理中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何谓劳动关系、劳务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特殊劳动关系及双重劳动关系?
“两不找”究竟属于何种劳动关系?
“两不找”的历史渊源与成因
“两不找”的风险之一——社保补缴
“两不找“的风险之二——不规范劳动关系带来的劳动纠纷隐患
档案滞留人员的风险
“两不找人员”与档案滞留人员的应对措施
(案例九、十)

第六章 经济补偿金、经济赔偿金中的协商谈判与法律实务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赔偿的情形
劳动者可否同时主张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
“50%额外经济补偿金”是否继续适用?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主动提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及其操作技巧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及年限计算标准,以及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的比较
2008年前后关于经济补偿之相关法律规定
2008年前后关于经济赔偿之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跨2008年经济补偿金的四个经典案例
(案例十一、十二)

第七章 劳动合同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预防策略
劳动者关于提供虚假资料/履历的法律承诺(《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劳动者关于保密或竞业限制的声明(《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条)
双方关于劳动者*有效通讯送达地址的约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双方关于劳动者工作地点的约定(《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双方关于劳动者岗位、薪酬调整的约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四十条;最高法司法解释)
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四十条)
预防直线部门经理擅自口头解除员工劳动关系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案例十三、十四)

劳动合同的协商谈判培训

上一篇: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
下一篇: 供应商开发、选择、考核与关系管理公开课


其他相关公开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