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信息时代的透明人
讲师:张殷 已加入:1690天 关注:2337
<p>随着2020年5月民法典诞生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加紧制定,实践层面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这一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人们在享受着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智能、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自身的个人信息安全产生了深深的担忧。</p>
<p>在这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仿若裸奔,让人成了“透明人”,似乎毫无个人隐私可言,时刻威胁着个人生活的安宁和财产安全。</p>
<p>那既然如此,是否我们就干脆“缴械投降”,放弃自我信息的安全防护呢?</p>
<p>不!</p>
<p>不是的,既然都要推行相应制度,说明对我们个人隐私还是尊重的,还是会做到一定的安全保护的。同时,我们不能仅依靠外界的力量来做信息安全保护,其实,更重要、最意义的防护方法来自自我的日常细节的防范。</p>
<p>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告诉其他人自己的身份证、信用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或轻易地假借他人之手去办理、处理业务,因为您不能保证此人是否值得彻底地信赖,轻的说,您能保证他不能弄丢了?重的说,您能保证他不会去伪造您的证件做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些,咱们都不能保证,所以,我们得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p>
<p>当然不排除因业务需要,得提供个人证件这类的信息,强烈建议在复印、扫描证件信息时,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p>
<p>若是在外面小店里或他人电脑上,进行的复印、扫描、传真,请务必记得完成后,要及时清除在对方设备里的您的个人信息缓存。小心总是没错的。</p>
<p>说到了个人电脑,不得不提到你的电脑平时有加密的习惯吗?不用的时候,尤其是长期出差在外的时候,有拔掉网线或关闭路由器的习惯吗?哦,没有啊。</p>
<p>那么,请养成习惯,给自己的电脑加个密,出差的时候关闭到路由器或拔掉网线,不然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大门关了却没有上锁,您觉得有用吗?</p>
<p>加密不仅是对您的个人电脑加密,还有现在每天形影不离的手机也需要加密,可以使用数字+生物识别(比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也需要对您的手机上各种APP,尤其是支付宝、微信、网银类的,设置各类复制密码,并养成不定期更换的习惯,这样才能起到一定的安全防范。</p>
<p>很多人会说,设,一定设,那么多都得设置,不记得怎么办?</p>
<p>这时,总有聪明的人告诉你,你所有的都用一个不就可以了。</p>
<p>您一听还觉得对方聪明,对哦,我怎么没有想到。</p>
<p>此时,只想说您这样不仅方便了您自己,也方便了窃取您信息的人。</p>
<p>有时路边总有人会看似好心、无公害地送上一盒牛奶或鸡蛋之类的东西,而这看上去只是花费了你几秒钟扫一扫他的二维码。您真觉得这是天上掉馅饼吗?没有什么损失吗?</p>
<p>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那不过是为了获取您信息的一种迷惑的手段而已。因为您的那一扫很可能就让您自己的手机被植入了看不见的木马程序,从而被远程监控等不良后果发生。</p>
<p>为了保护好您的个人手机、电脑,建议进行必要的安全设置,比如安装杀毒软件,平时要进行杀毒管理;比如对手机APP中不必要开启的权限设置禁止,不开放其权限;比如不访问不健康网站。</p>
<p>那手机、电脑维修或报废时呢?常听说有以旧换新的大促销活动,那个旧的或废的,补一点差价就可以换回一部的手机或电话,多划算呀,对吧?</p>
<p>划算的好事背后真是这样吗?人家要一个旧的、废的设备干嘛用呢?真就冲着这“废铜烂铁”,本着资源再回收利用?</p>
<p>海燕啊,您可长点心吧。</p>
<p>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些背后是冲着手机里存储的信息或电脑硬盘里的数据的。维修时,要注意找可靠站点修理,并做好私密保护,谨记那年艳照门事件。</p>
<p>现在的各位朋友是不是经常泡在抖音、微博、贴吧、论坛等这类虚拟的社交软件应用中无法自拔?怎么看一个新闻,下一个新闻也是这类似的,也正好是您喜欢的呢?有时明明没有使用手机搜索过心理想搜的内容,哎,神了,怎么手机马上就能自动跳出心理的所想呢,这简直可以说有些可怕。</p>
<p>很简单,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讲究智能学习,只要您浏览过、点击过某一新闻,这背后的程序就会根据您日常浏览习惯和点击率高等特征,类似给您画出个脸谱图像,从而会快速记忆并及时推算您可能喜欢的内容;至于为什么它那么懂您,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可能是您的手机麦克风被内置的某类APP程序远程开启,然后。。。。。。</p>
<p>还有总会遇到什么事情总想着迫不及待上传朋友圈、抖音、微博公布、分享的朋友,也请在这些操作前,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以防不法分子盗取个人信息。真想在朋友圈、微博等晒照片时,也请不晒包含个人信息、家庭孩子等照片,如非想要晒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个人信息有关的照片,发前先进行模糊处理好吗?还有为了您的安全,也请非必要的时候,不要开启您的定位。</p>
<p>如果是遇到个人隐私已经泄露,被人拿来做坏事,或者被威逼勒索,记着要保留证据,如各类录音、录像、聊天截图等。比如微信聊天内容现在也是可以被用于取证,千万别清空删除了。留存好证据,并在第一时间内报警!</p>
<p>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高科技技术手段的发展,必然导致我们个人信息的完全透明,而是很多的时候,我们自己疏忽了对自己的个人信息的保护防范。当然,我们确实有的时候面对各类应用软件功能实现,不得不放开比较敏感的权限,这类问题深层次属于个人私权与经济高速发展之间的问题探讨了,这次就暂且不做过多研究和分析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和大家聊聊这个主题。</p>
<p>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注重隐私和信息保密,养成良好习惯,加强个人自我信息防护才是做到有效信息安全防范的关键。</p>
<p>今天就到这里了,下次再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