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渠道销售

银川生产成本管理培训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25-02-22 21:49: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68   


一、成本相关概念的讲解

  1. 总成本与收益
  2. 在生产成本管理培训中,首先要明确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是利润*化,而利润是由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得到的。总收益是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总成本则是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这是理解生产成本管理的基础框架。
  3.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4. 显性成本是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例如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像企业雇佣一名工人,每月支付5000元工资,这5000元就是显性成本。
  5. 隐性成本是不需要企业支付货币的投入成本,例如企业所有者时间的机会成本。比如企业主放弃自己原本月薪8000元的工作来创业,这8000元就是隐性成本。无论是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对于企业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一个创业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需要100000元开始业务,利率为5%。如果全部借款,显性成本就是5000元借款利息;如果使用40000元储蓄并借60000元,显性成本为3000元借款利息,同时还有2000元的隐性成本(5%的储蓄利息损失)。

  6.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

  7. 会计利润只考虑显性成本,而经济利润则考虑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当办公室的均衡租金上涨了500元/每月时,如果是租用办公室,显性成本增加了500元/每月,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都减少了500元/每月;如果自己拥有办公室,显性成本没有变化,会计利润不变,但隐性成本增加了500元/每月(使用自己办公室的机会成本是租用它的价格),经济利润减少了500元/每月。

二、成本的构成内容

  1. 可列入成本开支的范围
  2. 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原价和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钢材(原材料)、包装产品的纸盒(包装物)以及运输原材料的费用等都属于成本开支范围。
  3.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按产品提取的更新改造资金,租赁费和修理费。企业购买的生产设备,随着使用年限会产生折旧费用,这部分费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4. 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所发生的不构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购置样品机和一般测试仪器的费用。对于一些科技型企业,研发新产品过程中的测试仪器购买费用等属于成本。
  5. 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节约奖、技术改造和合理化建议奖。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工资、福利等都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和按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教育费。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权益保障和职业技能,同时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7. 产品进行包换、包退的费用,废品的修复费用划报废损失,停工期间支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维修费和管理费,削价损失和经同级财政机关批准核销的坏帐损失。
  8. 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公证费和登记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列入成本的排污费。
  9.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企业为了维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贷款,产生的利息费用计入成本。
  10. 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饭庄费、广告费和销售机构的管理费。例如一家销售电子产品的企业,将产品运输到销售点的费用以及在电视上做广告的费用等都属于成本。
  11. 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动保护用品费、冬季取暖费、消防费、检验费、仓库经费。企业日常办公中的办公用品购买费用、员工出差的差旅费等都在成本范围内。
  12. 生产成本的组成
  13. 生产成本包括各项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例如在服装厂,布料是直接材料,缝纫工人的工资是直接工资。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内的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分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维修费、修理费及其他制造费用。比如车间主任的工资、车间设备的折旧费等属于制造费用。

三、生产成本管理的职能与方法

  1. 成本管理职能
  2. 成本预测是对未来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例如根据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人工成本变化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情况。
  3. 成本决策是在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专门的方法,对有关方案进行判断和选择。比如企业决定是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成本较高但效率高)还是继续使用旧技术(成本低但效率稍低)。
  4. 成本计划是根据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具体规定在计划期内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支出的成本、费用。企业制定年度成本计划,明确各项成本开支的预算。
  5. 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行相应的帐务处理。例如准确计算生产一件产品所耗费的原材料、人工等成本。
  6. 成本控制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对各种生产消耗和费用进行引导、限制及监督,使实际成本维持在预定的标准成本之内的一系列工作。如通过制定原材料消耗定额,控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材料使用量。
  7. 成本分析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例如分析为什么这个月的人工成本比上个月高,是因为加班还是人员增加等原因。
  8. 成本考核是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企业在年底对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情况进行考核,对表现好的部门进行奖励。
  9. 成本管理方法
  10. 研究成本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成本计算系统。例如采用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计算方法,准确计算产品成本。
  11. 实施节约开支的办法,*限度的减少成本。比如企业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办公用品采购、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等方式节约开支。
  12. 加强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如在生产线上重新布局设备,减少物料搬运的距离和时间,从而降低成本。
  13. 加强预算管理,定期对预算执行进行评价。企业制定月度成本预算,每月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
  14. 加强监督,及时发现发生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设立专门的成本监督小组,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情况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成本超支或者浪费现象,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上一篇: 运城企业管理培训报名攻略:专业机构报名渠道全解析!
下一篇: 运城企业管理培训新动向:培训班地址及课程解析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