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名师博客 > 行政管理

西湖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基地:2025年精英培育之旅
发布时间:2025-02-22 17:03:48

讲师:   已加入:天   关注:2   


杭州的干部培训地点值得推荐的是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浙江大学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高端培训中心,依托于浙江大学深厚的师资力量,承载了“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宗旨,形成了“前沿、创新、精品”的核心理念,以及独特的培训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学院已经成为继续教育事业的合作伙伴,优秀企业家终身学习的平台,以及中国企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的培育基地。学员们赞誉其为优秀企业家的摇篮和党政干部的思想库。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与多个部委、大型企业以及地方合作共建了多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开发了丰富的继续教育项目。每年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管理和科技人才。特别是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活动中,该学院为多个省、市、自治区培养了大批和企业人才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受到了教育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西湖区审计局作为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三个主要职能科室,均为股级单位。办公室负责局内外的综合协调、人才培训、职称评聘等工作;审计业务科负责财政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及使用效益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科则负责对科级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关于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西湖区审计局共有行政编制7名,工勤事业编制1名,设有局长1名,副局长2名,以及科长或主任(股级)共3名。

会展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国际上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其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各国都非常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我国自九十年代以来,会展旅游业发展迅速,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目前,我国会展旅游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开始重视并主导其发展,各地纷纷建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掀起展览场馆的建设高潮。主要会议接待单位也纷纷加入国际会议组织,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等国际会展中心城市。一、会展场馆及外部条件概述

北京市及上海市作为国内大型城市,拥有丰富的会展场馆资源。北京市目前拥有大型展览场馆12座,总面积近14万平米,而上海市的展馆总面积与之相当。这些城市拥有众多的旅游定点饭店和星级饭店,为会展业提供了优质的住宿和会议设施。其交通状况良好,如地铁、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为会展业的举办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二、国际会展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举办的国际会议和展览数量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会议和展览活动。如北京曾举办的世界邮联大会、世界建筑师大会等国际会议,以及汽车展、电子展等国际展览。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也促进了会展业的发展。

三、会展产业体系与服务体系

随着多年的实践,国际会展业形成了一整套接待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的会展业也在逐步形成自己的服务体系,如会展组织者(PCO)和目的地接待者(DMC)的分工合作。为培养专业人才,北京等地还举办了专门的培训班,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网络技术与会展业的结合

现代网络技术在我国会展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会展业的网站不仅介绍会展信息,还开始直接经营网上会展业务,这显示了我国会展业起步的科技含量较高。

五、我国会展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会展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市场化程度过低。这导致我国没有形成完整的PCO、DMC接待服务体系。在主导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会展业非市场化。我国会展市场仍是单一买家市场,且会展业尚未独立成为一个产业。外部环境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审批手续复杂,以及城市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六、市场化和外部环境的改善策略

为推动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化进程,需要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应完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手续,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应培养专业的会展组织者和接待者,形成完整的接待服务体系。还应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应将会展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发挥二者的协同效应,推动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七、总结与展望

会展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受到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当前,即便是北京这样的城市,距离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这无疑制约了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硬件与软件的权衡中,我们往往偏重硬件,而忽视软件的重要性。在会展业的建设上,我们过于注重展馆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如表五所示)。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并不仅仅依赖于场馆的建设,更依赖于软环境的规范化、国际化等。

针对会展及奖励旅游业,国际上有着深入的认识,其中包括MICE的四个方面。除了展览,会议也是会展旅游业的重要部分。目前各地在研究会展旅游业时,普遍重视展览而忽略会议。例如,在北京市研究室所做的《北京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对会议的问题提及甚少,更多地关注了展览业的情况。

在国际化品牌的会展方面,国际上知名的会展大多集中在米兰、巴黎等城市。而在我国,除广交会等少数会展具有一定世界影响力之外,绝大多数会展都是临时性的、国内性质的。

至于对会展业的研究,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对会展旅游业的各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尤其严重的是,缺乏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导致统计口径混乱,无法准确分析会展业的范围、效益等。

展望未来,我国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如下:

会展的法律规范将进一步强化,并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登记制转化。国家已经开始制定有关会展的法律、法规,未来几年将会相继出台,使会展业市场更加规范化。

协会将更自主地规范会展行业的行为。例如,自1998年北京组建的国际会议展览业中介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成立了类似的协会,以支持公平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及欺诈行为,优化展览业市场环境。

第三,会展业将向少数大城市集中。特定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将成为我国会展业的中心。国际会展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

第四,随着国际会展的增加和会展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专业化的会展中介公司将大量涌现。目前我国的会展企业数量众多,但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随着市场的完善,会展旅游市场将逐渐专业化细分。例如ICCA和UIA等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了细致的市场分工。

第五,大型旅游企业如上海锦江、中青旅等已经进军会展旅游市场。更多的大型旅游集团看好这一市场的前景,正在积极布局。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规模、服务优势等进入会展旅游市场。

第六,随着中国的入世,国际会展组织和大型会展公司纷纷进入中国。他们通过合资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预计未来几年,国际会展公司将全方位进入中国市场。此外国际会展组织还通过开设培训班等方式介入中国会展旅游市场。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展览场馆的全面过剩问题。过度建设的场馆可能会面临生存危机。除部分国际大都市的会展场馆效益稳定外许多小城市的会展中心将面临挑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会展场馆可能会全面过剩这也提醒我们在发展会展旅游业时要注重合理规划避免盲目建设。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推动会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建设场馆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需要我们全方位的努力和投入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上一篇: 西湖中小企业管理培训机构:打造卓越管理能力的培训平台
下一篇: 银川心理培训课程的收费情况


其他相关热门文章:

其他相关课程:


联系电话:4000504030
24小时热线(微信):
13262638878(华东)
18311088860(华北)
13380305545(华南)
15821558037(华西)
服务投诉:13357915191

 
线上课程关注公众号